•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追寻初心 中原印记|站在“黄河的最后一道弯”感受黄河岸边的“奋斗美”
  • 追寻初心 中原印记|站在“黄河的最后一道弯”感受黄河岸边的“奋斗美”

    时间:2021-05-09 22:15:54  来源:河南商报  作者:

    如今走在幸福路上的张庄村河南商报记者邓万里/摄

    河南商报记者马千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黄河大大小小的弯道不计其数。在开封市兰考县,黄河拐过了它的最后一道弯。

    历史上,这里是典型的“豆腐腰”地段,也是黄河改道最多的地方,“风沙、内涝、盐碱”难题困扰了兰考县数百年。

    “这附近的张庄村曾经是有名的大沙窝和大风口,后来焦裕禄书记带领群众找到了治理‘三害’的方法,这个五一节我带你去看看我们兰考人的奋斗美。”东坝头镇宣统委员王波涛说。

    幸福路上的“梦里张庄”

    走进张庄村,首先便被眼前的幸福路所吸引。

    张庄藏红花基地、玫瑰花醋、张庄布鞋、张庄春光芝麻盐、红色网红直播基地……这里绿树成荫,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小店,让这条路上的每一个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没走多远,眼睛便被一个种满了绿树和花草的小院子所吸引。“你看这个院子,这里就是张庄布鞋,平时村里的老太太就是坐在这里的亭子里、花坛边上制作手工布鞋。”王波涛说。

    石砖、瓦房、红灯笼、小木亭……在微风的吹拂下,花香夹杂着青草香扑面而来,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如梦境一般。

    “在这么美的地方工作,如梦一般,梦里张庄的说法是不是就是这样来的?”看着眼前的美景,不禁问道。

    “这里从以前漫天风沙的贫困村,到如今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奔小康,一切都像是梦一样的美好,通过村民的努力,现在我们不仅是梦里张庄,也是幸福张庄。”王波涛答道。

    河南商报记者在幸福路上发现,这条路上所销售的产品的包装上都印有“梦里张庄”的字样,这四个字不仅代表了张庄,更代表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拼搏的精气神。

    打造藏红花综合观光园助力当地经济增长

    在这条幸福路的路口,一个名叫“张庄藏红花基地”的门店引起了河南商报记者的好奇心。

    藏红花不是西藏的特产吗?

    王波涛说:“这是我们去年引进来的产业,兰考的弱碱性土质和气候很适合藏红花生长,目前,我们正建设藏红花基地,打造藏红花综合观光园,助力当地的经济增长。”

    张庄藏红花基地的负责人李松森介绍,藏红花也被称作西红花、番红花,沿古丝绸之路,波斯所产藏红花经印度传入西藏口岸,再传入内地,久而久之就有了西藏藏红花的误解,西藏的昼夜温差很大,是不产藏红花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西藏虽也能在大棚内培育出少量的藏红花,但远不能满足全国的需求。目前,藏红花在河南、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引种成功。位于兰考县的张庄藏红花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气候干燥,沙土肥沃,藏红花在这里可以露天培育,品质极高。”李松森说。

    梦里张庄去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在洛阳奥吉特菌业有限公司的食用菌培养车间内,河南商报记者发现,整个车间的温度、湿度都处于最适合蘑菇的生长状态,就算在里面待上一整天也丝毫不会觉得闷。

    小鸡炖蘑菇你一定吃过,但是你生吃过蘑菇吗?在食用菌培养车间内,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成了褐菇的培养基,全天然无公害种植。随手拿下一个褐菇,直接生吃毫无异味,只有褐菇鲜甜的汁水。

    王波涛说:“蘑菇要是做得好吃了,堪比肉的鲜美。如何让美食在张庄发挥更大的价值,如何将生产、教学、旅游结合到一起,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这样才能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吃了就想带走,让产业在提升当地经济的同时走向全国。”

    梦里张庄在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的过程中,当地村民不仅尝到发展旅游带来的甜头,也进一步坚定了发展旅游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梦里张庄2020年接待旅游团队近1800批次,近10万人次,带动周边220余人从事旅游活动。张庄村民从过去的祖祖辈辈靠传统农业度日,发展成为旅游的行家里手,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身份的华丽转变,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实现了致富梦。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