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为志愿军烈士寻亲难在哪儿?
  • 为志愿军烈士寻亲难在哪儿?

    时间:2021-09-10 21:29:30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日报记者 徐东坡 河南日报通讯员 海晓笛

    9月2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于前一日公布了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寻亲结果,河南籍烈士展志忠的亲人找到了。

    结果让人欣慰,过程很不容易。9月3日,记者采访了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处相关负责人,了解到为展志忠烈士寻亲的曲折过程。

    今年5月6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接到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关于摸排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亲属有关信息的函,有26名志愿军烈士需要寻亲,涉及郑州、开封、南阳、安阳、平顶山、驻马店等地。接到函件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专门印发通知下发到各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始为烈士寻亲。通过摸排发现,有11个家庭的情况与烈士的信息相符合,但是不是烈士的亲人,还需要进行DNA比对。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将信息上报后,7月13日收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发来的关于采集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亲属DNA检材的通知。

    “我们为26名烈士寻亲,报送了11名烈士的资料,退役军人事务部通知为9名烈士采集亲属DNA血样,目前只有展志忠烈士的比对成功,真的非常不容易。”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为烈士寻亲难在两点,一是烈士本人信息缺失或不准确,二是烈士亲人的信息也比较缺乏。

    抗美援朝战争已过去近70年,许多志愿军烈士能留下来的有效信息寥寥无几。当年不少志愿军官兵都有自己的印章,是他们和家人之间的信物,这成为寻找烈士亲人的关键线索。

    第七批回国的志愿军烈士遗骸中,“展志忠”是可识别的印章之一。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对照印章,通过查找史料和档案记录等寻找烈士后人,然后组织待核实的烈士亲属参与DNA的采集和鉴定对比,最终确定烈士的身份和亲缘关系。

    但即使有姓名留下,也不一定可靠。不少志愿军会改名,比如那时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起的名字不好听,参军后会改个名字。这增加了寻亲的困难程度,不仅是名字,籍贯等其他信息也可能会不准确。

    烈士亲属的信息也存在不确定性。烈士们牺牲时还很年轻,有的都没留下后代,即使有后人,有的烈士亲属已经搬离了原住地,寻找困难。而且,找到的烈士亲属大多是远亲,DNA比对比较困难。

    DNA鉴定被认为是身份确认的“金钥匙”,但因为很多烈士的近亲已去世,大多数志愿军烈士身份确定基本依靠远亲DNA进行比对,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2014年以来,退役军人事务部通过DNA技术手段仅确定了10名在韩志愿军烈士的身份,“让无名烈士变有名”仍需做大量工作。

    展志忠烈士的DNA比对之所以如此顺利,在于烈士的两个儿子仍然健在,这给寻亲降低了不少难度。

    “各地方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寻亲过程中,还出现一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难题——很难找到运输DNA血样的冷链。”该负责人说。

    根据退役军人事务部的要求,DNA血样在采集后,要在两个小时内装上冷链车,以零下20摄氏度或零下80摄氏度保存,运往北京。但我省大多数具备资质的冷链企业业务网点都在郑州,新蔡距离郑州300多公里,开车两个小时内难以到达,需要到郑州采集血样。

    展志忠烈士的两个儿子展超明、展超玉已经70多岁,身体不好,不宜颠簸。后经多方协调,新蔡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系上了在驻马店市有冷链业务的中集冷云。听说父亲展志忠的遗骸找到了,展超明、展超玉异常激动,来到离家20多公里的新蔡县中医院采集DNA血样。新蔡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将DNA血样用冰块冷藏后,立即送至驻马店用冷链物流送往北京,最终DNA比对成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