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记录郑州的变化 如果是你 将会怎样记录
  •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记录郑州的变化 如果是你 将会怎样记录

    时间:2017-04-10 21:07:01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作者:张馨予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记录郑州的变化 如果是你 将会怎样记录

    《咕嘟夜食》拍摄现场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记录郑州的变化 如果是你 将会怎样记录

    《咕嘟夜食》精彩情节

    河南商报记者吴智星受访者供图

    过去一直在过去,把它们记录下来,便于让我们寻找当年的模样。

    在郑州,有这么一群人,用视频、文字、照片、歌曲,记录下在郑州发生的身边事,也许,若干年后,人们能通过他们的记录找到往昔。

    【新郑州人】

    用短视频记录郑州文化

    张小文:来郑州10年,是个标准的新郑州人,干新媒体。最近,他拍的一组短视频在网上火了。

    短视频名叫《咕嘟夜食》,是部系列片,第一季共12集。片如其名,深夜“放毒”,不过,与其他美食节目不同,张小文的片子还讲述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国棉厂里的南方姑娘、郑州的哥、在郑州扎根的上海包子铺老板。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不同,《咕嘟夜食》受到不少人称赞,尤以第一集《南方姑娘》最受欢迎。网友高旭留言:“风吹走了一切往事,水冲散了一切回忆,却带不走故事中那一群南方姑娘的过去,像药一样苦,像蜜一样甜,个人滋味交织缠绵,就混合成了独有的郑州味道。”

    什么是郑州味道?这也是张小文想记录下来的。

    张小文有个朋友,每天下班回到小区车库,都会在车里多逗留两分钟,“啥也不干,啥也不想”。张小文把这种情况概括为郑漂的“焦虑”。

    现在郑州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城市化过程中吸纳的郑漂:两点一线,上班回家,没有归属感,很容易产生焦虑。张小文说:“就和郑州作为一个交通枢纽一样,交通虽然便利,但是总不能够让人感觉是过客。”

    在他看来,缓解焦虑的良药,是郑州的文化,是郑州的城市基因。在他看来,郑州是有文化的,棉纺厂里有,书院街里有。也许是出于商人的精明,张小文把美食选作记录郑州文化的载体,“深夜‘放毒’,往往点赞和评论数都很高。”

      【老郑州人】

    把回忆写下来留给后人

    在第一集《咕嘟夜食》里,有个嘉宾叫瓦尔特。熟悉郑州西郊的人也许知道,瓦尔特是个地地道道的老郑州人。

    2016年,瓦尔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抚摸郑州》。全书收录了包括瓦尔特在内的14位作者关于郑州记忆的文章:西流湖往事、碧沙岗地下舞厅、马记羊肉汤……一连串郑州人熟悉的名字,郑州人文风物的流转变迁,好不精彩。

    瓦尔特本名叫张锐,就职于河南日报时尚工作室,小学时就在郑州的市级媒体上发表过文章,获得过不少奖。不过,他正式开始写作是在2015年。

    2014年8月,张锐母亲患病,与世长辞。作为儿子,张锐心情低落,“我要是把母亲送到北京、上海的大医院,说不定老人的病还有转机。”陷在悔恨之中的张锐,把对母亲的思念写到了纸上,而后便有了《这思念他如刀让我伤痛》一文(亦被收录在《抚摸郑州》一书中)。

    张锐说,“希望写的东西,多少年后,别人翻出来看见,说,哦,以前郑州是这个样子。”

    【摄影爱好者】

    用照片记录变化的过去

    时代一直在变,微信公众号“瓦力城市漫游记”的号主“哪吒”用照片记录了下来。很多人熟悉“哪吒”,是因为瓦力——他的玩具。他随身带着瓦力,走到哪儿拍到哪儿,据说差不多已经把郑州走了个遍。

    其实,瓦力会火,只是一个“无心插柳”的事。2011年,微博上有个365天拍照的活动,“哪吒”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报名参加了,当时看到有摄影师用一张椅子拍台湾的风景,他便效仿,想带着玩具拍,而那时,家里就只有瓦力一个玩具。

    他现在每天拍一张,算是记录自己的生活,也记录一下城市,“究竟会不会有人看,或者有什么其他效果,也不想那么多了”。

    【记录者】

    让再次拥抱变成可能

    时代在发展,郑州在发展,过去一直在过去,庆幸的是,在数百万的人中,有些人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郑州发展的点滴。

    张小文说:“记录郑州的文化,让人们,尤其是郑漂有了认同和归属感。”

    瓦尔特说:“写下的东西,好让后人能捡起回忆。”

    “哪吒”说:“小时候的记忆总是美好的,记录下来,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李志唱:“时间改变了很多也什么都没有,让我能够再次拥抱你,郑州。”而记录者,让这种拥抱变成了可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