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我市立足“双赢”打好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 我市立足“双赢”打好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时间:2017-04-10 23:30:36  来源:济源网  作者:张龙

    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我市立足“双赢”打好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天白云好天气人人喜欢,近段时间我市这样的好天气比较常见。环保监测数据显示,元至8月份,我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46天,同比增加24天;PM10平均浓度116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66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降低9.4%、13.2%。“这与我市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很大关系。”市环保局局长赵金刚表示,围绕解决大气污染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补齐环保短板,我市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工业大气污染治理这一重点,精准发力,铁腕治污,提高实效,确保实现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转型升级“双赢”目标。

    为确保成效,我市环保等部门及早动手,超前谋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制定项目环评负面清单,坚持重污染项目“只出不进”;科学制定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1+8”工作方案,压实目标责任,确保任务落实,推动形成全市上下高度重视、重拳治污的工作格局。

    在治污过程中,我市坚持精准、精确、精细治污,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分类施策,铁腕整治。

    ——抓好提标改造:对火电行业,重点做好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今年对华能沁北电厂所有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对工业炉窑,落实“一个清单、四项内容、两查同步、三个一律”要求,否则坚决实行限产整治、停产整治或停电整治;对水泥行业,抓好水泥粉磨站提标改造和无组织排放治理,确保颗粒物排放达到标准限值;对石料加工企业,实施“休克疗法”,严格停产复工标准。

    ——抓好工艺提升:对钢铁行业,督促企业深化烧结机、球团、炼铁高炉、炼钢转炉、连铸和轧钢生产线的综合治理,严控烟粉尘和无组织污染物排放;对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强化资源综合利用以及重金属污染物深度治理,监管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对焦化行业,学习借鉴先进治污经验,加快推进脱硫脱硝治理,提升工艺装备水平。

    ——抓好停产整改:对玻璃拉管行业,督促全部完成脱硝治理工程建设,并监管设施稳定运行;对煤炭经营行业,科学规划整合,采取“四湿两覆盖”管控措施推进环境整治;对砖瓦行业,采取“三控一配套”措施,在企业落实“两备两公开”整治要求后方可允许其复工复产。

    ——抓好关闭取缔:建立“散小乱差”企业重点监管台账,采取集中交办方式,责成相关单位强化督察督办,确保关闭取缔到位。

    好的机制是工作推进的保障。我市坚持改革创新和健全完善全民治污的环保工作机制,为打赢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制度保障。责任网格化、执法模板化和管理差别化……我市率先在全省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市环委会成立网格化环境监管指挥中心,每周跟踪督察工业源污染整改进度,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环境执法监管新格局。同时,市环委会办公室牵头组织成立综合督察组,每周对各单位的任务落实情况督察一次,对督察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确保环保工作“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社会化监测也是机制方面的一项重要创新。我市首次在全省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遴选社会化监测机构,委托其执法监测,实现查测协同,作为督导企业整改的科学依据,全面提升监管督察质效。

    环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我市狠抓工业污染深度治理,督促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今年以来共深化治理企业129家,停产整治企业170家,通过“优胜劣汰”推动了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同时,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对“双超”(超标和超总量)和“双有”(使用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水平。我市还以循环经济促绿色发展,积极构建以开发“城市矿产”为主的社会层面大循环,加快推进企业间以废物利用为主的中循环,全面落实“吃干榨净”工业“三废”的企业内部小循环,引领企业科学规范发展。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呈现出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赵金刚表示,尽管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压力依然很大。下一步,市环保局将继续把工业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这场硬仗,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为建设“美丽济源”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