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醉倒秘境忠建河
  • 醉倒秘境忠建河

    时间:2017-09-12 23:11:56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图为青山孕育忠建河。

    图为请饮一碗侗家拦门酒。

    图为科技人员察看国家级保护植物珙桐。

    图为风雨桥,侗族的标志性建筑。

    图为忠建河示意图 制图:万璇

    忠建河,又名牛草河、勇洞河,源出咸丰县柿子坪,在咸丰境内称为忠建河,在宣恩境内称为贡水河,至恩施入清江干流。

    一条100多公里长的河流,多个国家级金字招牌光芒璀璨;流域内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民族聚居,风雨桥、吊脚楼、拦门酒、合拢宴、哭嫁、跳丧舞……民族风情浓郁,犹如这一方秘境山水,令人醉倒,难以忘怀。

      拦门酒合拢宴

    ——一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

    6月29日,农历六月六,正是宣恩县晓关侗族乡成立31周年的大喜日子,宣恩县第五届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在此举行。

    晓关乡是我省三个侗族自治乡之一,其余两个分别为宣恩县长潭河乡和椒园镇,均为侗族集中居住地,民族特色鲜明。值得一说的是,长潭河乡、晓关乡大部、椒园镇局部,均属宣恩县贡水河流域,也就是说,都在忠建河流域。

    进入野椒园村口,一阵悠扬的笙乐传来,两行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吹笙跳舞迎客。

    一旁,舞台早已搭就。客人坐定,一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家歌舞开始上演。侗家的阿哥头戴独角帽,身着刺绣短装,简洁干练;阿妹们头戴银冠,项戴银环,身着短裙,腿绑护腿,花枝招展,光彩照人。众人手持琵琶、笙、梆子等乐器,且歌且舞,边奏边跳,欢快热烈,把侗家人的热情好客,表现得淋漓尽致。

    表演即将结束时,阿妹们端上米酒,请贵客上台同乐。饮罢,大家手牵着手,一路跳着舞上台。不一会,只见里三层,外三层,偌大的舞台被挤得满满当当。

    终于要开饭了,运动员们肚子早已咕咕叫了。别急,进我侗家寨子,先要喝碗拦门酒。一根红绸扯起,拦住了寨门,进门的客人,请喝下这碗香甜的米酒。

    进得寨子,只见门前十余张桌子一字儿排开,席面上摆满了香喷喷的合渣豆腐、蒸肉、炕土豆等美食,合拢宴要开始了。酒早已倒上,只是不见筷子。领头的司仪杨杰,带着阿妹们上场了:“侗家的规矩,无歌不成席。”阿妹们和客人们,一起歌唱。在欢歌笑语中,主家频频劝酒,客人开怀畅饮。“尊贵的客人你手莫动,阿妹敬酒你要喝。”原来,一群阿妹在向客人敬酒,客人双手侧放身边,仰头只管喝酒。一位阿妹端着酒碗喂,其余的阿妹踮着脚伸长胳膊,一个接着一个向碗里添酒,自上而下,多碗相叠,犹如叠泉,被称为高山流水。只有海量的人,才敢畅饮,酒量小的人,不得不作揖道谢。

      可赏可泳可渔

    ——一方原生态绿色发展净土

    宣恩县居民熊龙享,有个爱好,每天到贡水河游泳,每年从春暖花开时节坚持到11月底。在咸丰与宣恩两县,像熊龙享这样爱好游泳的人不少。

    信步河边栈道,看看这蓝天碧水,瞧瞧在水中畅游的人们,目追竞技训练的龙舟,耳听音乐,眼波随着喷泉起伏,未尝不是一件乐事,一种享受。

    熊龙享介绍,河水水质达到二类水标准,可放心饮用,游泳当然没有问题了。他说这话有底气,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站在龙洞水库坝顶,熊龙享介绍,沿河建有黑山电站、龙洞水库和洞坪电站,龙洞水库上游是县城水源地,属严格保护区;下游至二桥,主要位于城关境内,属限制开发区,建有步道、多级滚水坝、音乐喷泉,春节前后,水面设有大型花灯,去年8月,还举行了摸鱼比赛。

    除了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外,自源头顺流而下,忠建河还将多个国家级金字招牌揽入怀中:咸丰县有忠建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恩县有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恩三棒鼓、宣恩薅草锣鼓、咸丰土家吊脚楼营造技术,均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赏,可泳,可渔,一条可亲可感的河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接连两天,在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罗永生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上达山顶,下抵河谷,巡护山林,寻幽探胜,搜罗这一江清水的奥秘。

    车行之处,只见山山覆绿,岭岭滴翠,群山起伏,犹如绿色的海洋。车至无路之处,我们弃车,沿着护林人留下的羊肠小道行走。

    保护区面积52万亩,约30%属于贡水河流域,其余属于酉水河流域。2008年,国务院批复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在七姊妹山大峡谷深处,七姊妹山峰峦之下,离一道飞瀑不远的地方,我们见到了农民护林员张永祥,他一人管护着1万多亩的山林,属于贡水河流域,每次巡山,要花上5-7个小时。张永祥介绍,未保护之前,每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伐木烧炭,现在好了,早就不用伐木了,代之以保护,每月巡几次山,照看3000亩的野生珙桐,就可领600元工资。

    张永祥的父亲张继华,曾守护山林数十年,是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已经过世。作为长子,张永祥接过了巡护的接力棒。

    大山丰富的绿色资源,吸引了赵子恩、王映明、陈家宽、班继德、蒙显新等大批植物学家前来考察,张家是最好的落脚点,这里是大山最深处的一户人家,最近的邻居要沿小路步行20多分钟。专家们一来就住十天半月,赵子恩在此发现了宣恩牛奶菜,班继德发现了3000亩连片的野生珙桐。

    张永祥的弟弟张永申,只上过3年小学,但记忆力好,长年跟着专家们满山转悠,记住了数千种植物的名字,会分类,能制作植物标本。“每年给科研院所、企业制作标本,有1万多元收入。七姊妹山的植物标本我制作了700多种。”张永申拿了标本介绍,“必须花果齐全才能称为标本。”

    张家两代人,从伐木到护林,时代使然,完成了历史性转变,成为这方净土的守护者,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风雨桥吊脚楼鼓楼

    ——一个多民族融合聚居的样本

    侗族人依山傍水而居,风雨桥、吊脚楼、鼓楼,是侗族居住地标志性建筑。

    在宣恩县城关,贡水河上的文澜桥,就是典型的侗族风雨桥。与长潭河乡两溪河村卢家院子的风雨桥不同的是,文澜桥除了遮风避雨,更多了几分文化气息。桥两头配以大型石雕,风化严重;桥廊内每对廊柱上均配有对联。

    从外观看,风雨桥桥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廊和亭阁组合而成,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从石墩起,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桥身以巨木为梁。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建桥时,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斜穿直套。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桥、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

    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因为过往行人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侗族的吊脚楼,与土家族的吊脚楼,大体相同,略有差异。宣恩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卢昌群介绍,侗族的吊脚楼大多傍山临水,一楼悬空部分,主要用于防潮隔湿。土家族的吊脚楼,不似侗族,而是平地可起楼台,一楼的架空层,多用于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不过,在多民族聚居之处,这种差异也并不大,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长潭河乡两溪河村的卢家院子,院内侗族、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多民族杂居,相处融洽,寨门口保留着风雨桥,寨子内吊脚楼林立。村支书张兴红介绍,长期杂处,大部分风俗同化,只是过年时节略有不同,苗家腊月廿九团年,汉家腊月三十团年,侗家正月初一团年。

    侗族全实木的吊脚楼,在水泥砖混结构风行的小洋楼世界里,殊为难得,也成为人们争相一睹的稀罕景致。这也让晓关乡的野椒园村、长潭河乡的卢家院子,乡村旅游业越来越旺。

    在侗族聚居的村头寨尾,必有大树。野椒园村口,有一株高50余米的枫香古树,树龄600余年,寨尾一棵巨大的红豆杉,需数人合抱。质朴的人们认为,大树犹如神灵,可保佑村寨平安。

    侗寨的鼓楼,原为击鼓抗敌、击鼓议事而设,高数层乃至十余层不等,多面,如宝塔。现在社会平安,鼓楼多为议事待客演艺之所。

    河长说

    四级河长联动护河

    按照管理层级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忠建河建立了州、县、乡、村四级河长制。目前大小河长41个,管理员7个,信息员25个,保洁员32个,形成了四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

    忠建河正从四个方面着手开展河长制工作,一是建立问题排查机制。针对忠建河存在的各种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制定“一河一策”工作方案。二是完善借力攻坚机制。紧密结合“六城”同创、国家卫生城市和森林城市的创建、“水更绿”专项治理等工作,强力推进忠建河流域生活污水治理、沿河排污口整治、河道生态治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三是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资金和队伍,进一步强化全覆盖的河道日常保洁机制,全力确保河道保洁工作落实到位。四是深化联动执法机制。根据州政府出台的《恩施州河道(水库)保护联合执法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环保和公安等部门的涉水环境联合执法机制,以高压执法态势,对忠建河流域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逐步规范河道管理行为,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忠建河河长 张勇强

    河流档案

    忠建河位于我省恩施州境内,发源于咸丰县柿子坪,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咸丰、宣恩两县,于龟山河上游的石心河注入清江,是清江中游右岸最大的支流。干流全长121公里,流域面积1627平方公里;流域形状为单干长条形。支流上游呈放射状分布,中下游左岸支流少,右岸纳入若干条较大支流,其中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花塌河、龙潭河。

    流域属云贵高原的延伸地带,平均海拔约800米,最高点火烧堡2014.5米,最低点两河口(忠建河与清江汇合处)356米。流域内山峦叠翠,地势陡峻,水流落差大;且多为喀斯特地貌,暗河、天坑发育,地表、地下分水岭交错,落水洞、出水洞较多,河口以上天坑面积为188.3平方公里,加之树木茂密,植被覆盖良好,对径流和洪水均有一定的滞蓄作用。

    忠建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干流水电开发规范,采取上、中、下三级开发,干流上已建1座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文/图 记者 张爱虎)

    (责任编辑: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 关注新华网公众号

    • 下载新华炫闻客户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