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力争3年后公交出行占比提升至六成 全球专家点赞武汉低碳城市建设
  • 力争3年后公交出行占比提升至六成 全球专家点赞武汉低碳城市建设

    时间:2017-09-13 17:19:46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作为国家低碳城市和气候适应双试点的副省级城市,武汉力争在2020年实现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400公里;公交出行占市民出行的60%,其中轨道交通出行又占公交出行的60%。12日,“未来的城市 低碳交通论坛”暨第二届C40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武汉这一交通发展规划一公布,获得在场十余个国家嘉宾点赞。

    “武汉低碳城市建设的速度赶超伦敦。”伦敦市交通部水陆交通战略与规划司司长本·普洛登说。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所副所长黄全胜在主题发言中表示,建设低碳城市不仅是一项政府工作,更体现了民众素养,“这对城市文明程度要求更高,我认为这是武汉的城市软实力。”

    C40全称为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旨在推动世界城市合作共同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本次会议主题围绕低碳交通展开,邀请了数十座C40成员城市代表,以及国家气候、交通运输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参会。C40全球区域总监西蒙·汉森介绍,未来城市将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七成以上,对于实现低碳发展目标意义重大,而交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最快的行业,探讨这一议题迫切且重要。而成员城市武汉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公共交通分担率已经过半。

    本次会议上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广新能源汽车。记者获悉,目前伦敦、洛杉矶、奥克兰等地均已出台措施,鼓励市民使用或购买新能源汽车。洛杉矶市市长办公室交通事务经理丹尼尔·罗德曼在发言中说,在洛杉矶购买零排放电动车可获得7000美元的现金补贴。近日,武汉也颁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方案,以市民购买一辆轴距大于2.2米的电动汽车为例,中央财政最高补贴4.4万、武汉市地方财政补贴2.2万。

    12日,武汉还与C40签订了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合作协议,C40将支持武汉国家气候适应性城市试点工作,加强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基础信息收集,开展关键部门和领域气候变化风险分析等方面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为引导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武汉市碳减协会共同发起设立了自愿碳交易专家委员会,鼓励全社会自觉参与碳交易,促进低碳生活成为武汉市民的生活方式。(记者张隽玮 通讯员周钢)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

    武汉拥堵排名两年下降了12个位次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在城市治理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在有诸多全球大都市的C40成员中也表现出色。“我印象中最突出的是两点,一是长江沿岸的环境整治,二是公共交通的建设。”何建坤说,武汉的公共交通成绩突出,道路交通拥堵排名在全国排位中下降极快。尽管2012-2016年武汉机动车总量翻倍,在不限购、不限行、不限停的情况下,拥堵排名两年下降12个位次。“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何建坤说,交通拥堵带来的不仅是市民的经济和时间成本、降低城市生活的舒适度,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哮喘、癌症等多种疾病,改善拥堵是城市实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记者张隽玮)

    洛杉矶市市长办公室交通事务经理丹尼尔·罗德曼:

    发展新能源汽车武汉有优势

    在C40可持续发展论坛上,面对武汉市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及车联网的提问,洛杉矶市市长办公室交通事务经理丹尼尔·罗德曼回答说:“洛杉矶和武汉一样,都经历了从发展公共交通、共享单车,到发展共享电动汽车的过程。毫无疑问的是,发展电动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是适应环境变化的举动,体现了城市对全人类利益的共同担当,引领世界潮流。”

    丹尼尔·罗德曼认为,哪一个城市率先有了先进的低碳措施,就在全球交通领域有了核心技术和广阔的市场和竞争力,这是符合全人类利益和自身发展需求的双赢举措。他介绍在洛杉矶,政府特别注意在低收入社区投放电动汽车,购买零排放车辆可享受7000美元现金补贴,支持特斯兰、宝马等车企在洛杉矶销售电动车。当他听说武汉汽车产业实力强劲时,丹尼尔·罗德曼说,这为武汉发展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是一大优势,低碳城市和汽车产业同步发展。

    (记者张隽玮)

    伦敦市交通部水陆交通战略与规划司司长本·普洛登:

    武汉用3年时间完成伦敦150年地铁建设

    作为伦敦市交通部水陆交通战略与规划司司长,本·普洛登对武汉的低碳城市建设赞叹连连,“我想这是本次会议在武汉举办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说,若武汉在2020年实现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400公里的目标,那么即是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伦敦150年的建设工程,“武汉和伦敦一样,都试图用公共交通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交通挑战。”本·普洛登说。

    他介绍,伦敦的城市人口从800万人增至1000万人后,私家车越来越多,如果政府袖手旁观,那么到2031年拥堵量将增加15%。为此伦敦交通网计划在2050年实现零排放,充分使用电动车,政府职能部门将率先作出表率。“我们可以和武汉分享的是,我们在城区的中心地段设置15-20分钟的快速充电装置,将为市民使用电动车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样,我们也将向武汉学习,尽快将步行、骑行的比重提升到占出行比重的50%左右。”(记者张隽玮)

     

    (责任编辑: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 关注新华网公众号

    • 下载新华炫闻客户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