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湖北青铜重器创中国古董艺术品拍卖新高
  • 湖北青铜重器创中国古董艺术品拍卖新高

    时间:2017-07-19 20:42:44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图为西周青铜兮甲盘。(资料图)

    15日晚,杭州西泠春季拍卖会上,西周青铜兮甲盘以2.1275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古董艺术品在中国拍卖的新纪录。

    这件国宝,与湖北有着密不可分的缘分。

    兮甲盘,因制作者兮甲(即尹吉甫)而得名。尹吉甫,十堰房县人,西周宣王的重要辅臣,是湖北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后被尊为中华诗祖。兮甲盘是他的遗物。

    2014年11月,在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上,已失踪多年的兮甲盘首次公开展示,得到全国众多文物专家的鉴定。

    曾经是个谜

    兮甲盘是汉代到宋代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唯一流传至今的瑰宝,先为南宋宫廷旧藏,南宋战乱,流出内府,渐不为人所知。后来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定居杭州,在僚属李顺父家发现此盘;至清代,又入保定官库,辗转落入著名收藏家陈介祺之手,之后再次不知所踪。上世纪,日本书道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曾先后传出收藏兮甲盘的消息,后经鉴定均为伪造。

    回故乡展示

    2014年尹吉甫遗物能在武汉亮相,国宝兮甲盘的“还乡”之旅,引人关注。

    据称,2010年,一位旅美华人慧眼识珠,在美国一家小型拍卖会上发现兮甲盘,重金购得。

    在首届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上,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吴镇烽等多位专家,专程来汉对兮甲盘进行了鉴定。

    确认是真品

    专家认为,无论从形制、纹饰、皮壳锈色、铸造遗痕,以及铭文书体,都可确定这就是失传已久的赫赫有名的西周重器兮甲盘真品,特别是铭文拓本与陈介祺原始拓本丝毫不差。宋人张抡《绍兴内府古器评》载“周伯吉父匜盘,铭一百三十三字”。元代陆友仁《研北杂志》载:“元代宰相鲜于枢,喜收藏。”

    2014年,兮甲盘悄然回到故乡湖北展示。业内称可与2006年回归祖国现藏国家博物馆的商代“子龙大鼎”、2013年回归祖国现藏湖南博物馆的“皿天全方罍”共称为文物回流中的三件大事。

    拍卖价新高

    15日,杭州西泠拍卖会上,兮甲盘原定晚9点开拍,8点30分人群就涌入拍卖场,大厅顿时拥挤不堪,工作人员及时加座仍无法满足继续涌入的人潮。深夜11点15分,兮甲盘以1.2亿元人民币起拍,场内纷纷应价,至1.65亿元陷入胶着,场外突然有新买家加入,升至1.7亿元,场内买家加价500万,场外追加500万,场内再加500万,1.85亿元持续了约10分钟。每次加价都带来掌声如潮,最终,11点45分,以1.85亿元人民币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为2.1275亿元,创下古董艺术品中国拍卖纪录。

    专家认为,兮甲盘是一件礼器,但非常见酒器之类。礼器用于祭祀和宴饮,社会地位在当时最高,所以在青铜器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次,兮甲盘不仅有铭文,而且多达133个字,内容完整、稀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齐全,记录了西周与匈奴的战争,与南淮夷的贡赋关系,诏令诸侯百姓贸易的命令等,本身就是可媲美《尚书》的重要历史文献。加上它失踪、重现、回国的故事,曲折跌宕。长期以来,青铜器市场水波不兴,缺乏重器是关键原因,兮甲盘及其所附的多重转折意义,已创造了全球艺术品市场新纪元。(记者 别鸣)

    (责任编辑:陈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