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南新闻 > 长沙人才新政一个月内8544人办理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
  • 长沙人才新政一个月内8544人办理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

    时间:2017-10-06 15:51:4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了我

    长沙人才新政一个月内8544人办理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

    ▲8月21日,长沙市政务中心人才服务窗口,一些大学生正在咨询“人才新政22条”的相关事宜。图/记者谢长贵

    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今年伊始,京沪等一线城市已明确表示持续收紧户口指标,在积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长沙等城市纷纷向大学毕业生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招揽人才,加快“抢人”步伐。

    6月下旬,长沙发布“人才新政22条”,计划未来5年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名人才。新政释放出的制度善意非常清晰,就是要激发人才优势、释放人才红利,浓厚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氛围。

    记者李柯夫实习生吕静长沙报道

    “正和几个好朋友做些月饼,图个乐趣。”中秋节前,郭为强接到记者电话时说,自己在和朋友们做月饼,“刚工作,有个择业期和适应期,要自己创造点乐趣”。

    一个多月前,23岁的他作为清华硕士,成为享受长沙人才新政22条中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政策第一人。郭为强递交材料的照片迅速登上了多家媒体的头条,同事们开始调侃他:“你现在成网红啦!”对此,他心态平和,认为应当少一些浮躁,安静笃定。

    看中区位优势和发展机会

    8月21日,长沙人才新政22条开通窗口服务,这标志着该政策的正式落地。这一日,长沙市政务中心大厅的市级人才服务窗口前来咨询与办理业务者云集。郭为强除了“零门槛”拿到长沙户口,还可申请享受两年共计2万元的租房和生活补贴。

    “我是独生子,在北京读了七年书,回家乡工作离家比较近,可以照顾到家人。另外,生活上更适应,购房、工作压力也小很多。”郭为强说。自己在北京读了七年书,每次路过时看到出售栏上动辄千万的房价,都会备感压力。他看中了家乡长沙的宜居宜业环境,更看中湘江新区在湖南的区位优势,以及公司提供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郭为强看来,湖南本土建筑企业实力很强,比如湘西的矮寨大桥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它就是“湖南制造”。他希望以后湖南能出现更多好单位,给青年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全省人才总量达到650万人

    新政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

    郭为强出生在湖南衡阳的一个县城,本科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保送至清华大学,学了7年的土木工程专业。“来长沙工作后,生活上空闲时间比较多,闲暇时候可以看看书,和朋友聚聚,爬山等,比较有乐趣。逃离了北上广那种较紧张的生活节奏。”郭为强说,相信自己会越来越进入状态,适应长沙的工作环境。

    “应届毕业生从学校到社会,大多数学生都会有落差,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和艰辛,所以人才新政是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很有必要。”郭为强说。

    众多媒体报道郭为强之后,大家称他“网红”,郭为强表示,希望自己能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情怀,保有一颗安静笃定的心。“我觉得这是一份荣誉和幸运,很开心。自己仅仅是比别人幸运一点,没有真正特别闪亮的点。”

    据统计,8月21日到9月21日,一个月内长沙8544人办理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首批74人领到补贴。

    湖南出台多项人才政策

    华声在线长沙讯 日前,记者从省委组织部了解到,最近五年来,湖南以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人才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和“湖南智造”转变。

    湖南先后出台实施《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今年又部署推进芙蓉人才计划,形成了系统衔接、纵横覆盖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得到确立。

    全省人才总量达到650万人,在湘院士69人,累计引进培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39人、“万人计划”专家72人,省“百人计划”专家221人;实施“湖湘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培养科技领军人才45人、其中8人当选两院院士,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35个、湖湘青年英才166人。

    湖南五年来共选派120多名科技副县长、1.3万名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创业服务,选派8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到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帮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下一步将创新体制机制,加大选派工作力度,确保每个贫困县有一个综合科技服务团,每个贫困村有一名科技特派员,发挥好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智力支撑作用。 记者李柯夫实习生吕静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