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南新闻 > 智博会|湖南智造看“长株潭衡” 2019年工业增加值将达9000亿
  • 智博会|湖南智造看“长株潭衡” 2019年工业增加值将达9000亿

    时间:2017-12-04 21:47:36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12月4日-6日,智博会开展,围绕“智能制造”,长株潭衡“中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红网时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这段话记录在十九大上报告上。

    大国重器,制造业尤为重要。

    长株潭衡四市是湖南省制造强省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长株潭衡“中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群的发展一直很“给力”――

    2016年11月,长株潭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2017年4月,工信部批复将衡阳市纳入长株潭“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

    在2017年6月27日发布的《长株潭衡“中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推进计划(2017-2019)》中提出到,2019年,长株潭衡城市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000亿元。

    12月4日-6日,第二届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暨长沙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博览会(简称智博会)开展,围绕“智能制造”,长株潭衡“中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长沙:开拓长沙智能制造的“新蓝海”

    透明计算系统终端、国产大飞机C919刹车系统、私人订制卫星……借助“中国制造2025”东风,长沙智造令世人瞩目。

    本次参展的三一重工、华曙高科、威胜集团亦是长沙推进智能制造的缩影。此外,长沙在中联重科、格力电器宁乡分公司、博世汽车、加加集团等230家企业启动市一级的智能制造试点,带动全市28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

    “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与“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将一起开拓长沙智能制造的“新蓝海”。这背后,离不开政府扶持。

    长沙市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中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按照“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市场换产业”的要求,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具体是“五个一”――

    一个顶层设计。成立“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专家顾问委员会,颁布了《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

    一个推进机构。成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并作为实施推进机构,政府购买服务。

    一个服务平台。围绕企业智能化发展,整合优质资源,建设了一个以应用为核心的新型服务平台,即“长沙工业云平台”。

    一批示范项目。过去两年,启动前三批230家、今年启动第四批示范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以此带动全市28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智能化改造。

    一套政策体系。出台了新材料、工业机器人、北斗、虚拟现实等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和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支持发展创客空间等意见,以及数十项长沙智能制造配套政策,形成了以“奖、补、购、租、投、池、市”为代表的财政政策体系。

    “给力”的政策背后,目标也十分清晰。2018-2020年,长沙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企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2021-2023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优势产业企业智能转型基本实现;2024-2025年,全市制造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完善,长沙已基本成为“产业智能化先行区”“智能产业化引领区”和“高端智能装备知名品牌聚集区”。

    株洲:打造全国高端制造业聚集区

    人们提起湖南工业,必然讲到株洲,而讲到株洲工业,必会提起株洲制造的电力机车、中小航空发动机等。

    装备制造业,是株洲工业的核心。在目前全球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株洲要实现“成为国内一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名城”的目标,必须实现从“株洲制造”到“株洲创造”“株洲智造”的跨越。

    在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中,株洲市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汇聚整合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资源及优势,围绕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先进硬质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

    目前,株洲市依托轨道交通产业集聚优势,正在重点推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国家创新中心建设,由中车株机牵头,联合中车株洲所、中车电机、株洲国投、湖南磁悬、上海地铁等企业为发起单位。同时,根据产业优势和特色,分别由中车株洲所、株硬集团牵头启动了功率半导体IGBT、先进硬质合金两个省级制造业中心的组建工作。通过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打造全国高端制造业聚集区,支撑国家“走出去”战略。

    湘潭:推动智能制造 关键在人才

    谈到湘潭工业,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湘钢、湘电、江麓、江南等老牌国企,殊不知,泰富重装、兴业太阳能、崇德工业、吉利汽车、平安电器、华菱线缆、威胜电器等一大批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知名企业都聚集在湘潭。

    对于工业发展,湘潭人内心亦有一张规划图――力争到2021年,实现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其中,海洋工程装备产值突破800亿元,电力装备产值突破800亿元,工程矿山装备产值突破300亿元,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主营收入保持年均15%以上增长,形成20家以上国内领先的高端智能产品重点企业。深入实施汽车千亿产业行动计划,力争到2021年,实现汽车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升至60%以上。

    为让规划落地,湘潭一直在“招兵买马”――依托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等科技人才,湘潭深入实施《湘潭市产业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设立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奖、企业科技创新市长奖,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5000万元,对高层次人才来潭创业就业的,给予100万元安家补助;对引进人才或团队的项目,按政策给予创业扶持;对来潭落户创业的“两院”院士、外籍院士等一流人才,给予最高可达500万元的奖励。同时,通过“星期日工程师”“假日专家”等灵活方式,引进一批海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

    衡阳:打造老工业基地“智造”样本

    衡阳算是长株潭衡“中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群的“插班生”。2016年,衡阳市规模工业保持6.9%的速度增长,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4。2017年4月,衡阳被国家工信部钦点,和长株潭共同打造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

    这个插班生不一般――作为建国后早期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下,衡阳面临破局、转型、升级。而这时,她做出了明智的选择――顺应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力实施制造强市。

    通过发挥衡阳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优势,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快打造衡阳先进制造业体系,使得全市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

    下一步,衡阳将继续发挥在核资源、核工业、核科研上的优势,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试点基地、打造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聚示范区,重点推进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特变电工南方智能电网科技产业园、建滔电子信息产业园、中油金鸿界牌陶瓷工业园、富士康精密模具产业园和亚马逊中国制造基地、水口山金铜铅锌产业园、融讯湖南供应链等7大试点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助力老工业基地的“二次崛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