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宽带下乡意在文化提升
  • 宽带下乡意在文化提升

    时间:2019-01-10 17:38:36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作者:

    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红利,现在,相当多的村民家中都装了宽带。安装宽带用来干什么?笔者利用回乡之机随机走访了一些村民,他们大多回答是“耍”。当地通信管理局一位干部也告诉笔者,在已经通达宽带网络的村庄,看电视、上网等娱乐活动占据村民大部分时间。

    村民们在网上“耍”不见得是什么坏事。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广大农民正在跟上网络社会的步伐,其自身的整体文化素质不断得以提升,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因之得以更好满足。然而,凡事终需有“度”,利用宽带网络“耍”可以,但若一味地沉迷于“耍”,则未免得不偿失。

    为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各地政府部门下大气力部署落实“宽带下乡”工作。不仅在网路铺设、电脑终端配备等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而且探索建立乡村网络文化站,推动实现提速降费政策的深入“落地”,以此努力使农村“网路”铺好后,尽可能地帮助村民“走好”这条信息化之路。

    当前,宽带网络在农村地区可资发挥的用武之地委实不少。它可以帮助村民们学习文化知识,了解农业讯息,掌握生产技能;可以发展电子商务,有效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可以网购商品、订火车票机票,方便村民生活。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推进村务公开,强化农村治理;可以促进乡村阅读,加强文化建设等。如果,宽带网络所承载的这些功能被有效激发起来,无疑,农民、农村更能从中获益,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也能早日实现。

    由此可见,面对农村地区宽带网络日渐普及之势,亟须因势利导,促使村民进一步认识到网络信息化对于改善其生产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进而使之有意识地利用好网络,更多地发挥网络的积极效用。

    引导村民充分利用网络,离不开教育培训。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相关互联网企业,有必要大力开展农村互联网应用普及教育,提高村民接触和使用网络的技能。在此基础上,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依托农村能人及相关的帮扶工作队,借助网络文化服务站、电子商务服务点、各类电商设立的村级体验店等,培植、树立村民身边的示范典型,令之在可知可感中勇于学习赶超。

    引导村民用好网络,还得有适销对路的网络文化产品。据悉,已有电信运营商针对农村需求专门开发了一款“美丽乡村”APP,集合了村务公开、专家在线问答以及订购车票、观看电视、收听评书等功能,两年时间就吸引了40多万村民用户注册登录,受到广泛欢迎。类似这样的网络文化产品再多一些,村民们的选择余地也就更大一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效随之将会愈益凸显。

    周慧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