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解码高等职业教育的“晋城样本”
  • 解码高等职业教育的“晋城样本”

    时间:2019-01-10 17:38:59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作者:

    《青春变奏曲》公演。

    主题班会经验交流会。

    央视主持人白燕升做客职院大讲堂。

    职业教育活动周展示现场。

    技能大赛比赛现场。

    职院老师能力大赛获奖。

    12月3日晚,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倾力打造的原创音乐剧《青春变奏曲》在晋城歌舞剧院排演厅首次公演,这是我省首部高职类院校原创音乐剧的一次大胆尝试。而这,只是晋城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缩影。

    作为晋城市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以来,本着“立德树人,培养合格人才”的宗旨,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榜单中,学院在千余所高职院校中位居275位,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并成功入选山西省高职院校优质校建设单位,用“匠心办学”书写着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样本”,走出了一条具有晋城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之路。

    大手笔 倾力打造我省首部高职类院校原创音乐剧

    12月3日晚7时,晋城歌舞剧院排演厅内座无虚席,来自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近千人,一起观看了由该院倾力打造的原创音乐剧《青春变奏曲》。

    《青春变奏曲》以“问题学生”郑有才和唐梦舒来到职院后的大学生活为主线,讲述了他们由最初的懵懂、迷茫、无助,以及与同学和老师们之间产生的种种冲突和碰撞的青春期叛逆,最终在老师和家长们的不断努力和教育下,打开心结,在青春的舞台上锤炼成长、逆风飞扬的故事。“作为一部原创音乐剧,该剧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抛弃、学生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培塑师生大国工匠意识,讲好感恩校园故事!”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姬爱国如是说。

    《青春变奏曲》故事简洁,节奏明快,音乐旋律优美,舞美设计简洁大方。在剧中,除了两位家长和两位老师是由学院的教师扮演外,包括主演在内的30多名演员皆由学院的学生出演,有舞蹈、戏曲、播音主持和音乐专业的学生,也有机电系和矿业系的学生。男主角郑有才的扮演者王鑫就是学院机电专业的一名学生,他坦言,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演出机会,这对于他一生的发展都受益匪浅。“在排练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磨合,我懂得了感恩和互相尊重,懂得了合作和欣赏他人,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剧中女主角唐梦舒的扮演者——播音专业的大二学生李柳璠称。学生们的精彩表演更是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鼓励,纷纷称赞是一股清流。

    晋城市文联副主席谢红俭观看演出后,用三个“打动”对该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称,从艺术形式上讲,一个时空上多种时空的艺术形式表达让人眼前一亮,很流畅,也很“洋气”。特别是一开场就出手不凡,多维空间的变动让人感觉很惊喜;从内容上来讲,该剧敢于触碰“问题学生”这样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感觉很真实。尤其是歌词、对白、唱腔,看似热闹的剧情下是一种情感微妙的表达;从意义上来讲,这部剧特别走心。在她看来,判断一部剧的好与不好,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社会意义,那就是,是否能对学生的价值观有所激发和触动。而这部剧通过家长和老师的爱,让孩子们从自卑找到了自信,完成了人生的蜕变。整个剧目以“爱”来打动人心,起到了教育意义。

    晋城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魏一飞则称,原创音乐剧《青春变奏曲》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剧。尤其是该剧的音乐是根据剧情而专门创作,在大部分的唱段中,歌词和音乐的结合非常符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两个主演虽然是学生,但是演唱和表演都很认真严谨。整个舞台布置干净,舞美设计简洁大方。校园剧的清新明朗扑面而来,是一部值得继续打造成精品的校园剧。

    上党戏剧院院长王丽萍观剧后认为,该剧立意明确,舞台布置紧贴学生生活,反映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场景,很好地体现了职业类院校的特点,尤其是开学的场景和面点教室的舞段,设计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有特色 “立德树人”打造技能人才“晋城样本”

    作为晋城市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2001年的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本着“立德树人,培养合格人才”的宗旨,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用“匠心办学”书写着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样本”,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邱建国称,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教育,不仅是职业与教育的跨界、学校与企业的跨界,也是知识与技术的跨界。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说,考上一个什么样的好大学可能是对成绩的检验,但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掌握好技能就是展示自己实力的最好舞台,这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

    “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曾一举拿下了首届中国歌剧节7个大奖,并在国家大剧院进行了演出!学院学生邱亚平担纲主角的上党梆子《悟因楼》一经推向演出市场,便受到戏迷朋友和各界的热捧。同样作为教学展示的《青春变奏曲》,是学院领导根据当下学生的特点和从专业发展的前景进行的又一个大胆尝试,我们有信心把它打磨成一个精品,在明年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名次。”谈及教学,学院艺术系主任李素香如是说。

    据了解,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在校生近7000人,教职工530余人,10个系,35个专业。多年来,学院结合职业院校特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践活动中。以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双百”工程为主要平台,让同学们感受诚实守信的价值、公平法治的意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义。以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持续十多年开展SIYB培训,参与学生2000多名。创园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30多个。创新精神、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正在开花结果。学院发挥艺术教育优势,开展送文化下乡上百场。先后组织200多名师生深入企业、农村和学校,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基层高校“百千万”师生面对面活动。持续开展校企合作“双百”工程,为企业员工举办素质培训达5000人次,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20余项。与省内外15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专业素养,赢得了企业的信赖。良好的声誉使得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被省教育厅授予“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今年以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践更是成绩显著,各项竞赛硕果累累:“专升本”考试再创佳绩,录取人数比去年翻番,达47人;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在全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和本科院校同场竞技,获六项大奖——“优秀组织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在省21届大运会上获专科组男子、女子和团体3项亚军和5个单项冠军;在第12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艺术系的李雅娟同学获全国地方戏专业组“小梅花金奖”;10月28日,在山西省第二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学院又斩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荣获“优秀组织奖”。目前,已有5个省级特色或品牌专业。

    谋大局 出彩人生从这里创造

    走进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你会发现,每个学生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与自信,如春花般绚烂。

    “职业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动力不足的现象。但这并不会成为他们成长的障碍,‘苔花如米小,也如牡丹开’。因为成功不在于拿到一手好牌,而在于如何将一把差牌打赢。”这是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任职的外语系毕业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公务员录考第一名的财经系毕业生、荣获全国戏曲小梅花奖的艺术系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村干部、全国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的师生、遍布大小企业的骨干技术人才,以及为抢救遇险群众牺牲的烈士等等,他们是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张张名片,更是学院永远的骄傲!

    在这里,教育者的情感和态度,也给了学生成长的力量。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学院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学生社团活动不断线,月月有主题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青春之约“五四”系列活动、校园科技节、《弟子规》读书实践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成为集中展示学生文化成果的有效平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连续两年开展了“十大学生标兵”评选,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青年道德讲堂、文化沙龙、网上悦读、经典诵读等多项活动经常不断;学生朗诵协会会员已达近千人,全民阅读活动受到文化部表彰;2017年,“职院大讲堂”开讲,让全院又多了一个看世界的平台和窗口;成立国旗护卫队,每天升国旗,风雨无阻。每周一次全院师生集体升国旗,让爱国主义深入人心;学院专门成立了学生党支部,把党的工作融入群团组织活动中,促进了党建带团建。让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所爱、所长,在学校社团的舞台上轻舒长袖,娓娓传唱。

    在这里,在教书育人中,老师们在成就着学生,也在成就着自己,体验着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幸福。辅导员大赛连续两届捧回金奖,主题班会荣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在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榜单中,学院在千余所高职院校中位居275位,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在全省排第十位;人才培养水平为全省最高的A等级。学院也多次获得省就业先进、毕业生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工作等多项先进和荣誉,是晋城市文明建设标兵单位。

    今年以来,学院捷报频传,喜事连连。中德国际合作及晋城市政府与山西大学光机电产业合作两个项目落户学院,学院发展迎来新的战略机遇;3个专业群确定为省级骨干专业重点建设项目,又获批成为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当下中国,呼唤大国工匠;当下中国,迎来匠心时代。而传承工匠精神、培育工匠型人才,职业院校堪称‘主力军’。可以说,职业教育已进入高质发展的‘黄金时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今后,学院将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再接再厉,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作出新的成绩。”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莉说。而这,正是一所高职院校的情怀,亦是工匠精神的情怀。

    许多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发展远胜于名牌大学毕业生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学生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怀着对远大前程和美好人生的憧憬,这一切都得益于学校文化与环境的滋养与熏陶。出彩人生,从步入职业院校校门那一刹那已经开始。

    高春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