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被执行人相关信息可“一键查控”
  • 被执行人相关信息可“一键查控”

    时间:2019-01-10 17:40:35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作者:

    本报讯(记者 杨文)目前已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一网打尽”“一键查控”。11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截至10月,全省法院执行办案网络查控系统已与全国3900家银行实现联通,实现了银行存款的网上查询、冻结、扣划功能。网上查控内容拓展覆盖到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工商、不动产、车辆、证券、金融理财产品、网络资金等16类25项信息。

    “执行难”是指判决、裁定、仲裁裁决等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本身具有履行还款义务的能力,却故意转移财产、隐匿财产导致案件不能及时全部执行。2016年以来,省高院多措并举,“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阶段成效,执行工作整体质效和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今年1月至10月,全省法院已结案件同比增长41.8%,未结案件同比降低43.2%,执结率高于全国平均值6.2个百分点,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结案平均用时由去年的237天/件,缩短到今年的128天/件,同比减少46%。执行办案质效指标和全国位次明显提升。

    报告显示,2016年以来,全省法院对被执行人实施拘留3894人、限制出境98人、罚款158人,移送涉嫌拒执犯罪581案,目前已宣判构成拒执犯罪150案。省高院还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建立“晋立信”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全省累计对15.99万名被执行人发布限制消费令,将17.59万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黑名单”,并推送至“信用山西”联合惩戒信息共享平台实施惩戒。

    报告指出,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仍面临各市县工作发展不平衡,协同、集中执行攻坚“骨头案件”没有形成常态,财产评估拍卖处置慢,联合惩戒机制落地见效等短板弱项。对此,省高院将在强化组织领导、提升办案质效、规范执行管理、建强执行队伍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