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开江县三颗“金丸子”补足产业发展“气血”
  • 【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开江县三颗“金丸子”补足产业发展“气血”

    时间:2017-11-21 17:47:35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达州11月20日讯(王万斌 何努 记者 余开洋)“您看到的这座光伏发电站,可是我们村的‘摇钱树’哟!”日前,开江县永兴镇柳家坪村村民李德俱高兴地指着他家对面的光伏发电基地向记者介绍说。自从有了这“宝贝”,让他们村有了真正的“钱袋子”。

      据柳家坪村支部书记李德文介绍,自今年6月光伏发电站正式运行以来,已实现纯收入10余万元,预计明年纯收入将超过30万元。加之几年后橄榄、银杏的种植收益,村级产业就更加发展壮大了。

      近年来,开江县把壮大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通过组织引领、政策引向、方法引路,下足了政策“定心丸”、组织“强心丸”、资金“造血丸”,为产业发展壮大补足了“气血”。

      下足政策“定心丸”,拔出“穷根子”。

      据了解,今年该县在宝石程家沟、永兴柳家坪等地,建立了光伏发电站;引进成都英特莱农业研发团队,在开江靖安乡按“挖泥成沟、堆泥成基、沟里养鱼、基上种果”的发展思路,建设“稻田+”立体种养生态系统;引进安徽马鞍山牧牛湖水产品有限公司,在开江任市镇、新太乡等地大闸蟹养殖3000亩。项目建设真正带动农民发家致富,根源上解决产业不足的“穷根子”。

      下足组织“强心丸”,跑出“加速度”。

      为确保产业发展项目落地生根,该县树立“一盘棋”思想,县财政与各部门、乡镇通力合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确保医治贫困村产业“造血”功能有成效。过去贫困村产业发展面临着“无人管、无人带、无民干、无钱赚”的难题,该县通过党组织“联建”、村公司“联手”、股份制“联动”、供给侧“联赢”破解难题,让党组织领着村产业经济“闯”市场,实现了“空壳村”成功突围,贫困户发家致富。

      下足资金“造血丸”,敲开“幸福门”。

      为强化脱贫攻坚的资金保障,该县加大了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今年,该县县级财政注入专项扶贫资金3100万元(较2016年增长了39.2%),争取到位上级专项扶贫资金4124万元、易地扶贫搬迁信贷资金1.14亿元,着力助推脱贫攻坚。同时,还制定了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整合统筹了涉农资金10239万元。全年实现脱贫攻坚总投资5.21亿元,为如期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的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