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探秘成都地铁首个地下双层停车场 “最强大脑”年底投用
  • 探秘成都地铁首个地下双层停车场 “最强大脑”年底投用

    时间:2017-06-07 21:45:05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7日讯(记者 戴璐岭)6月7日上午,成都轨道集团公司邀请市民及媒体代表一同走进地铁7号线崔家店停车场及线网指挥中心(COCC),提前近距离感受成都地铁首个地下双层停车场和今年年底将与地铁7号线开通同步投用的“最强大脑”带来的震撼。

      据了解,成都地铁7号线位于二、三环之间居住用地最密集地带,基本沿中环路敷设,涉及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高新区、锦江区、成华区等行政区。线路全长38.618公里,均为地下线,全线设车站31座,其中换乘站18座,沿顺时针方向分别设置火车北站、驷马桥站、府青路站、八里庄站、二仙桥站、理工大学站、崔家店站、双店路站、槐树店站、迎晖路站、成都东客站、大观站、狮子山站、四川师大站、琉璃场站、三瓦窑站、火车南站、神仙树站、高朋大道站、太平园站、武侯大道站、龙爪堰站、东坡路站、文化宫站、金沙博物馆站、一品天下站、茶店子站、花照壁站、西南交大站、九里堤站、北站西二路站。线路串联了火车北站、火车南站、火车东站、城北客运中心站四大重要交通枢纽,并与多条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市域轨道交通放射线形成换乘关系。

      7号线建成后,不仅标志中心城区骨干线路织密成网初步完成,并且将增加与各条放射状线路的换乘功能,极大地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使得客运转换更加便捷,大大提升线网的可达性,增强整个地铁线网的客流吸引能力。

    成都地铁首个地下双层停车场

      亮相:成都地铁首个地下双层地铁停车场

      走进崔家店停车场,第一感受就是“大”。据了解,崔家店停车场不仅是成都地铁首个地下双层停车场,也是国内目前在建的最大规模的全地下地铁车辆综合检修基地,于2013年10月开建,7号线开通时全面投用。该项目位于18米深的地下,分上下两层,总建筑面积18.29万平方米,一层就相当于13个足球场。从侧面看,停车场像一个横放的酒瓶,分为联络线区、咽喉区、列检库及汽车库区、运用库区,可同时停放76列地铁列车(每层设置38个停车列位)。作为成都地铁首个地下停车场,与既有的地面场段有很多不同之处,在建筑结构、通风、消防、防汛、通信、安防等方面都做了针对性的强化设计,以确保整个运营生产的有序开展。

      同时,崔家店停车场也是地铁7号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7号线系统规模的全部运用车的停车/列检,以及配属车辆的双周/三月检任务等。目前,负一层、负二层轨行区已正式移交并投入使用,现已有24列电客车和3列工程车停放在该区域进行静调、动调等试验。

      进展:7号线运营筹备工作加速推进

      地铁7号线是成都地铁规划建设的首条独立闭合环线,位于成都市2.5环,线路全长38.618km,采用6A编组车辆,配车44列,共设地下车站31座,计划于2017年底开通试运营。

      地铁7号线为环线运行,与直线运营线路相比,环线运营未区分起始站及终点站,行车组织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地铁运营公司已根据线路特点,并结合客运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完成7号线环线行车组织方案的研究。内环列车以槐树店站为运营服务的起止站,外环列车以崔家店站为运营服务的起止站。同时,在车站和列车导向设置方面,将充分考虑环线的特点,做到简洁明了、指向清晰。

      7号线开通后,将串联火车北站、东客站、火车南站三大铁路枢纽,途径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多座大学和中环沿线密度较高的成熟社区,具有极大的客流吸引效力。

      此外,换乘站也将由现在的6座增加至14座,与1、2、3、4、10号线共5条线路换乘,其中太平园站为3、7、10号线三线换乘车站。环线开通后,将极大地增加了线网的可达性,并将线网换乘点由一环内外拓到中环。对乘客而言,增加了乘坐路径的灵活性,并可有效缩短部分出行的乘坐路径。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成都地铁“最强大脑”

      探秘:全市轨道交通指挥监控“最强大脑”

      随着成都地铁建设进度的加快及线网规模逐步成型,为了加强线网运营模式下的日常运营管理,在突发紧急状况下形成有效的指挥救援和资源调配,2016年成都地铁线网指挥中心(COCC)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线网应急指挥中心(COCC)设址于7号线崔家店停车场内,紧邻崔家店控制中心。目前在建的COCC系统规模可接入2020年前开通的9条线路,并具备共15条线的接入能力,远期预留接入23条线的扩展能力。目前已完成全部设备到货、安装,并阶段性完成已开通的1-4号线主要系统接入,近期正在开展7、10号线线路系统接入及调试工作,计划于2017年底与7号线开通同步投用。

      对于地铁运营而言,这个线网指挥中心(COCC)可谓是成都地铁的“最强大脑”,是对全线网列车运行、客流变化、电力供应、车站设备运行、防灾报警、环境监控、票务管理及乘客服务等地铁运营全程进行调度指挥和监控的“中枢”。线网指挥中心(COCC)设置值班总调、运营调度、设备调度、线网信息调度等一级调度岗位,采用四班两运转进行24小时值班工作。COCC一级调度与OCC的二级调度(值班主任、行车调度、电力调度、维修调度、信息调度)、生产部门的三级调度(生产调度)共同构成完整的三级调度体系,按照“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开展线网运营指挥工作。

      COCC与世纪城OCC、新苗OCC、崔家店OCC联合运转之后,每一个OCC将分别负责各自管辖的多条地铁线路的调度工作,COCC负责整体协调三个OCC。在线网指挥中心(COCC)的统一调配下,可以实现全市地铁线网的资源共享,各条线的行车组织、电力控制、设备维修、信息收发、施工组织等在一个“大脑”的运转下统一调度与指挥。届时将与世纪城、新苗、崔家店三大控制中心及各线路车站形成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综合性现代化指挥控制系统,具有三级管理、四级控制的能力。

      据了解,作为线网指挥中心的信息化平台,COCC系统除了将实现线网、客流情况、重大故障信息等的实时展示,还可以结合历史数据对客流情况进行预警。与此同时,COCC系统将内嵌各类应急预案,用于应急情况下的决策辅助和多级调度应急处置的流程引导。

      此外,“最强大脑”除直接从各线综合监控获取生产数据外,还将建成运营生产的大数据库,并将对行车、客流、能耗等数据归类分析,可用于后续线网运营生产的指导。(图片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提供)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