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射洪发现硅化木化石 专家:侏罗纪期该地森林广袤
  • 射洪发现硅化木化石 专家:侏罗纪期该地森林广袤

    时间:2017-06-12 21:40:14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遂宁6月12日讯(记者 赵权军)6月12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射洪县国土局获悉,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多家地质科考研究单位组成的科考队近日在射洪县多处发现了硅化木化石。经专家分析认为,这标志在遥远的侏罗纪时期,射洪地区拥有广袤森林,还有恐龙等大型脊椎动物存在。

      2016年,射洪县成功申报为国家化石重点产地,为让射洪县成功申报为世界级的地质公园,自去年开始就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联合曲阜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四川省地勘局化探队、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地质队等单位组成国家重点化石产地规划调查科研科考组,开始在射洪县境内开展化石产地的重点调查工作。

      最终,经过科考人员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研究后,在射洪县范围内发现万林、瞿河、金华等三个大型侏罗系蓬莱镇组地层剖面,发现考察硅化木化石产地8个,考察恐龙化石产地1个,古人类化石产地1处,总共考察和发现木化石120多棵,其中木化石采样43个。据了解,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这些化石对于研究该地区远古时期的气候、地理和环境有重要价值。

      因为此次被发现木化石地点与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射洪县明星镇)的地理位置接近,被发现化石属中生代侏罗纪时期的植被,所以这些化石与曾生活在此的恐龙有关。早在2003年2月,射洪县明星镇菜园村曾发现一条长约直径约30厘米,长40厘米的恐龙后肢骨化石。于是,为探明该地区蕴藏恐龙化石的情况,自贡恐龙博物馆的专家也加入此次的科考行动。

      据射洪县国土局地质地矿股人员介绍,被发现的硅化木化石中有三块类似鳞片形状的化石,目前暂无法确定该化石的类属。但从这些远古化石可推断,在遥远的侏罗纪时期,射洪地区拥有广袤森林、丰富的植被,而发现化石的地区应是一个湖泊或河流,而在河流周边生活着恐龙等大型脊椎类动物。或许因种种自然原因,导致大量树木被冲进河中,被掩埋在泥沙里,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硅化木化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