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年薪过十万厨师长回乡办家庭农场 成“四川省优秀职业农民”
  • 年薪过十万厨师长回乡办家庭农场 成“四川省优秀职业农民”

    时间:2020-08-10 20:49:01  来源:  作者:

    黎可学稻田捕鱼

    8月3日下午,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仁美镇雄义村兴农家庭农场内,46岁的负责人黎可学拿着鱼罩走进稻田。很快,鱼罩里有了一条一斤多重的鲤鱼,捏在手里,活蹦乱撞。两个小时后,一盆清烧鲤鱼被端上了桌……

    因为稻花鱼,黎可学成为眉山市农业农村局表扬的“眉州田园明星”。在今年7月四川省农业厅公布的2020年度四川省“优秀职业农民”名单上,黎可学位列其中,是四川眉山仅有的两人之一。

    实际上,在回归农民前,黎可学是一名年薪过十万的厨师长,苦于一些食材缺乏本味和对家乡的眷念,他回归田园流转了上百亩土地重当农民。然而,隔行如隔山,一开始只有热情,什么都不懂,他年亏20多万后,一度想放弃。

    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稻花鱼游进了他的稻田,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靠着一条条稻花鱼,传统稻田和小山村被注入了活力:稻田里,鱼、蛙、鸭、甲鱼共存,越来越多城里人来体验农事。村里年轻人也开始回归,村民们互帮互助,黎可学的家庭农场也开始红火起来。

    “可能整个眉山,在种田界,我算最会做菜的;在厨师里,我算最会种田的了。”8月3日下午,丹棱县仁美镇雄义村,拿着一个鱼罩出现在大家面前,黎可学“嘿嘿嘿”地半开起了玩笑。

    黎可学的家就在雄义村,高中毕业后,他先后到北京、上海、深圳务工,后来拜师进军餐饮行业。在2006年时,炒得一手好菜的他当上了深圳一家酒楼的厨师长,年薪超过十万。家人都觉得不错,但黎可学不满意。当厨师期间,酒楼采购回来的食材大多系大棚种植,本味并不浓郁。

    “我做了条鱼,被客人认为肉质松软,好像还有股煤油味。”回忆当年,黎可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那是饲料养出来的鱼,和我的厨艺关系不大啊。”不光是客人,黎可学自己也嫌弃这些来自大棚的菜、饲料喂出的鱼,“食材的本味很淡,不像小时候,哪怕是一碗饭,也是米香四溢。”

    2012年,黎可学春节回家看到家乡有几十亩粮田荒芜,遂决定回家乡当农民,“我想种出小时候食材的味道,让外地人尝尝家乡的味道。”

    丹棱县仁美镇副镇长李江说,雄义村以前年轻人员大多外出务工,土地大片荒芜,如今,重新恢复了活力,人居环境不亚于城里,周边326户农户跟着黎可学发展生态种植,通过发展文旅,外地游客越来越多,“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刘敬宗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蒋麟 摄影报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