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争取到2018年底 “织就”四川危重新生儿救治网
  • 争取到2018年底 “织就”四川危重新生儿救治网

    时间:2017-07-13 21:38:15  来源:  作者:

      医护人员护理早产儿。

      7月7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医生在NICU照看新生儿。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本报记者 阳帆

      核心提示

      我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一年多以来,全省高龄孕产妇数量增多,目前我省符合两孩生育政策的育龄妇女880万,其中高龄孕龄妇女占60%。随之而来的是,危重新生儿增加和救治资源及能力不足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近日,省卫生计生委制定印发了《四川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布局省、市(州)、县(区、市)三级救治网,为危重新生儿的生命保驾护航。争取到2018年底,“织就”全省危重新生儿救治网。

      7月6日,入院13天后,刚出生的婴儿浩浩经过治疗已呼吸平稳,从新生儿急救中心转入普通病房,不久就可以顺利出院。然而就在半个月前,浩浩经历了人生第一道难关,出生不久的他出现了新生儿窒息、休克、肺炎等症状,紧急从大邑县人民医院转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以下简称“NICU”),在医生护士的努力下终于渡过难关。

      浩浩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我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一年多以来,全省高龄孕产妇数量增多。据统计,目前我省符合两孩生育的育龄妇女880万,其中高龄孕龄妇女占60%,随之带来产科合并症、出生缺陷等风险增大。

      为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近日,省卫生计生委制定印发了《四川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布局省、市(州)、县(区、市)三级救治网,为危重新生儿的生命保驾护航。

      A尴尬现状

      危重新生儿增加救治资源和能力不足

      走进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NICU,20多个保温箱内躺满了新生命,萌萌就在其中。萌萌是一名早产儿,刚出生时体重不到1000克,一出生就住进了保温箱。“胎龄在28周以下,体重低于1000克的新生儿必须住进保温箱。”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巨容说。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新生儿科每年收治的早产儿比例逐年增加,这和高龄产妇和高危妊娠不断增多有很大关系。”巨容说,2016年医院收治的28周以下,体重在1000克以下的新生儿有60多人,是2015年的三倍多。因为早产儿器官、免疫等各个方面发育不成熟,面临的困难就更多。

      危重新生儿数量的增加,给本就紧张的新生儿科资源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全省有1000多家综合医院,但拥有NICU的医院仅有90多家,占比很低。”省卫生计生委妇幼处处长韩梅说。

      “NICU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床位使用率超过100%。2016年我院抢救的危重新生儿2240余人次,而2015年抢救的危重新生儿为 1400 余人次。”巨容提供的一组数据,更是凸显了当前新生儿科救治资源的高度紧张。

      来自省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省已建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数量仅为206个,其中市(州)救治中心的数量为42个。

      一方面是全省救治中心数量不足,另一方面仍面临着基层救治中心能力不足的尴尬。

      1月18日,胎龄26周3天的睿睿出生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出生时仅有900克,由于发育不成熟,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由于当地医疗条件限制,出生第二天,当地医院迅速联系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去转诊,新生儿科医师汪瑾在全面了解睿睿的情况后,带上抢救设备从成都到凉山州进行接诊和现场指导。转诊入院后,巨容紧急联系了北京、广州的专家会诊,并安排空运血液透析相关设备。经过近半年的救治,睿睿最终顺利出院。

      “基层救治中心面临着仪器设备跟不上、部分救治点科室不齐全的问题,而救治过程中对技术要求又高,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遇到特别危重的新生儿就会暴露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只能进行转诊治疗。”巨容说。

      医疗人才缺失,也是新生儿救治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而培养一个合格的新生儿科医师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生儿治疗具有特殊性,并不是大人的缩小版,培养一个合格的新生儿科医师至少要10年时间。”巨容说。

      “人才问题是困扰建立救治中心的主要原因,基层新生儿医生缺乏,学科带头人引进非常困难。”广元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林河说。

      B成都探索

      就近就急快转三级急救网与时间赛跑

      “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就是与时间赛跑。”成都市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生儿救治必须就近就急还要转运快,才能让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及时、快速。

      为了让患儿能就近就急得到快速有效治疗,成都市构建起“市级―片区―县级”三级新生儿急救网络体系,且运行良好。目前已建立3个市级救治中心,包括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8个片区级救治中心,以及每个区(市)县至少有一家县级新生儿救治中心;此外,还成立了成都市新生儿急救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急救办”)和市级专家库。

      当基层医疗机构在救治危重新当基层医疗机构在救治危重新生儿时,首先启动自身急救预案,如果救治能力不足,可向片区、市级救治中心以及急救办进行呼救,就近调配专家力量进行现场会诊和指导救治。通过急救办的协调和调度,新生儿转诊不再“盲目”和无序,之前辗转多家机构无床位收治的情况几乎不再发生。

      6月12日,急救办接到一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呼救电话,医院内有一名早产孕妇,胎儿为一对胎龄32周的试管双胞胎,需要紧急支援。接到电话后,急救办紧急联系市级专家会诊,并为孕妇联系安排转诊。“我们在分娩前将孕妇转诊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由该院组织产科专家会诊并实施分娩,孩子出生后直接进入了该院新生儿科,确保了双胞胎新生儿后期及时治疗。”急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何筑牢县级新生儿救治中心这个“地基”,是三级急救网发挥作用的关键。

      “基层医院存在着技术处理能力不完善等情况,我们通过妇幼专科医联体派驻专家,提升县级救治中心的能力。”成都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成都市依托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在东西南北片区分别与一家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妇幼专科医联,派驻专家实施“在位”指导。

      去年4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刘阳正式到双流区妇幼保健院上岗。上岗之初,她即对医院的硬件条件、设施设备以及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情况进行了摸底,对发现的不足进行梳理,拟定指导计划。“在位”指导期间,她指导双流区妇幼保健院规范设置新生儿病房,优化流程,指导医护人员技术操作。三个月内,留在双流区妇幼保健院救治危重患儿27人,同比增加了237.5%。

    [1][2]下一页 尾页

      C全省“织网”

      建设标准化救治中心补齐基层人才短板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全省产科门诊量增加了15%,并且呈稳步上升趋势。”韩梅说,产科和儿科资源压力更大,并且随着高龄孕产妇的增多,早产儿和出生缺陷儿的数量也在增多,推行标准化救治中心建设,布局危重新生儿救治网势在必行。

      如何编织危重新生儿救治网,成都的经验能否在省内其他地方推广?

      为弥补救治中心数量上的不足,《指南》要求,省、市(州)、县(区、市)三级必须建立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其中,省级救治中心将依托新生儿科实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三级综合医院或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立多个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市(州)均依托新生儿科实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三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或儿童医院设立1个市(州)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县(市、区)在辖区内儿科实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1个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今年,全省将建成2个-3个省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各市(州)、县(市、区)均建立1-2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韩梅说,为危重新生儿构建起“县-市-省三级救治体系”,分片区成立省级救治中心,承担辖区内危重新生儿的救治、转运和会诊工作,例如依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立省级救治中心,负责川南片区危重新生儿的救治、转运、会诊等工作。

      要建立标准化的救治中心,对基层来说,在设备投入和人才引进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以县级救治中心为例,建一个标准化的救治中心至少需要投入300万元左右。一般按照≥10张床位(其中≥NICU2张)配置。”韩梅说,人员配置上至少需要1个医生和2个护士的团队。

      人员和设备问题,也同样存在于巴中市。巴中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还没有NICU病房,危重新生儿急救一般都转诊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高端人才缺乏,引进高端人才更困难。”

      “我们与省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医联体,帮助我们培训产儿科医师,并与华西第二医院妇儿团队签订了战略协议,聘请他们的妇儿退休教授进行坐诊。”陈林河说,同时广元还引进了一个博士团队进行介入治疗。

      “为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我省将加大对新生儿科医生的进修和培训,同时运用医联体让更多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韩梅说,在加快救治中心建设的同时,还将加快新生儿转运网络的建设。救治中心应与责任片区签订危重新生儿转会诊协议,建立及时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转会诊通道畅通。以省级救治中心为例,其任务就包括接受并救治市(州)、县(市、区)医疗保健机构上转的危重新生儿。

      “争取到2018年底,全省构建起健全、高效的危重新生儿救治网络。”韩梅说。

      (文内新生儿均为化名)

      四川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

      【名词解释】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是指以新生儿病房为依托,具备危重新生儿监护诊疗能力,承担区域内危重新生儿救治、转运、会诊和新生儿专科技术培训、业务指导的医疗保健机构。各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应达到相应级别要求的技术能力

      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数量】设立多个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职责】承担辖区内危重新生儿的救治、转运和会诊工作;负责对辖区内市(州)、县(市、区)级新生儿救治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及培训

      【规模】新生儿病房床位数≥80张,救治中心应设置NICU,床位数不低于40张

      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数量】每个市(州)均应至少设立1个市(州)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职责】承担接受县(市、区)级上转,并将超出救治能力范围的危重新生儿上转。承担辖区内危重新生儿的转会诊和救治工作,并负责对辖区内县(市、区)级新生儿救治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及培训

      【规模】新生儿病房床位不低于35张,救治中心原则上应设置NICU,床位数不低于10张

      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数量】各县(市、区)均应至少设立1个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职责】负责辖区内危重新生儿救治工作,并及时将超出救治能力的危重新生儿上转。负责对辖区内助产技术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及培训

      【规模】一般按照≥10张床位(其中≥NICU2张)配置

    首页 上一页[1][2]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