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屡劝难止的“野泳” 东风渠管理处:别图一时凉快
  • 屡劝难止的“野泳” 东风渠管理处:别图一时凉快

    时间:2017-08-02 20:28:02  来源:  作者:

      市民越过围栏下到水中

      炎炎夏日,游泳成为不少市民解暑的首选。除了到正规游泳池,还有人喜欢“野泳”。尽管年年有提醒,但仍有人置安全于不顾。7月28日,新津县花桥镇金马河蔡湾段,3名未满18岁的戏水者被冲走,其中2人被救起,1名17岁少女被救后抢救无效死亡……

      连日来,成都晚报记者走访了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附近的东风渠、罗家桥徐堰河等地,看到不少市民组队来游泳,其中不乏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东风渠里的水,冷、急、深,呼吁市民珍爱生命,不要贪图一时凉快。

      无视告示牌 自信可以保证安全

      成都理工大学附近的一段东风渠,一路上总能看到穿着泳裤挂着毛巾的市民准备下河游泳,或者游完了上岸在茶铺喝茶。傍晚6时,记者看到,河里已有十来人,以四五十岁的男性为主,大部分都没拿救生圈,还有一名六七岁的小女孩,穿着泳衣在河边戏水。

      河边显眼位置,每隔10米左右就竖立有一块“禁止游泳”的指示牌,还有街道办张贴的禁止游泳的告知书,但这依然阻止不了前来游泳的市民,“咋不游呢?下去沾沾水就心满意足了。”一位50多岁的大爷自信地告诉记者,“我们的安全自己可以保证。”

      成都大学附近的一段东风渠,伴随着一阵笑声,一对夫妇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女孩漂流而下。不远处,一位大爷正在河堤上热身,腰上栓了个白色塑料桶,里面装有刚换下来的衣服。记者回头的瞬间,只听“扑通”一声,大爷跳进了水里。河道被一米多高的石栏杆拦住,且落差有近3米,大爷怎么翻过去的?几分钟后,另一位“野泳”爱好者给记者演示了一遍。他背上袋子、爬上石栏杆、逮住石柱后面一根黑色绳子,顺着台阶滑下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没一会儿,又有两位市民滑了下去。“这里水很深,我至今没碰到过河底,要是有人掉下水了我也不敢去救,水里情况太复杂。”其中一位杨姓市民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一根两米多长的树枝从上游飘来,由于水流湍急,一位游泳的市民还没来及反应便被树枝挂到,又迅速挣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不过,游泳的市民好像对这些已习以为常。“要是赶上汛期,水更急、更危险,很容易出事。”青龙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东风渠该河段甚至被网友戏称为“百慕大三角”。

      游泳人员和巡逻人员“打时差”

      “下午巡逻的下班了,我们才来游泳。”下午刚过6点,家住郫都区罗家桥徐堰河附近的黄女士带着一家人来到河边。尽管每天有人在这里不定时巡查,依然挡不住大家的游泳热情。每到下午6点,巡逻的工作人员下班,河边便停满了车,有时还会堵车,都是前来游泳的市民。

      据了解,徐堰河紧挨着自来水公司,河水比较清澈,水流不急,到这里游泳的人特别多。记者看到,不少车辆停在路边,岸边还有许多卖游泳设备的商贩。“听说今年又淹死一人,去年就有六七个遭了。”一位卖西瓜的商贩说。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来游泳,一般下午三四点是人最多的时候,巡逻人员根本管不到。

      记者看到,成群结队的人在水里嬉闹,堪比“下饺子”,甚至有人直接从桥上跳水,大多数人使用的都是充气游泳圈。游泳专家介绍,充气式游泳圈在碰到尖锐物体时容易漏气,在河里一旦遇到尖锐性的石头或物体时,极易使游泳圈漏气进而让人溺水。据了解,徐堰河河道宽,两边河堤处水深在1米左右,越往河道中间水越深,最深处达3米。

    [1][2]下一页 尾页

      管理方说

      只能提醒 不能采取强制性措施禁止

      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相比往年,今年东风渠“野泳”人数有所增加。东风渠成都理工大学段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今年已有6人在此溺水身亡。东风渠位于十陵境内的河道管理人员吴敏寿负责维护该水域的安全,经常在此处巡逻,“入夏以来,我这儿就已接到3例市民的求救信息,都是因为游泳溺水的。”吴敏寿说,每年五六月份都会提前宣传,让大家不要下水游泳,但警告牌贴得再多也没用,依然有人去,“作为河道管理方只能予以警戒提醒,不能采取强制性措施来禁止。”

      二仙桥街道河长徐建红也强调,除了警示牌和巡查,每年还会联合管理处、社区、学校等在高发时段进行防控。有多年阻泳经验的东风渠义务阻泳队副队长张小平介绍,他们阻泳的区域为成华区白莲池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河段,“如果有人游泳,我们会劝导,把他们劝说上岸。”张小平说,如果劝导无效,巡查人员会一直跟着游泳人员,以免发生危险时无法及时处置,但始终不能完全杜绝市民下水。

      东风渠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东风渠水水温低,只有十几摄氏度,冷热交替,很容易导致市民在游泳时抽筋,后果不堪设想,且河道最深处达4米,河道内没有附着点,很容易导致溺水。今年,管理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珍爱生命 远离涉水危险”宣传和劝导活动,仅是制作警示牌就花费了数十万元。

      专家建议

      化堵为疏 可尝试划定专门游泳区域

      “我觉得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将利害关系和河道的介绍与宣传进一步做到位,张贴告示多一些。”成都市游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学松认为,一些河道即使是水性很好的人都不一定敢下去,因为有很多漩涡、暗礁,加之水流很急,游泳技术差的,控制不了方向就容易跟着水随波逐流,小孩子更危险。他认为,应该加大河道管理力度,相关部门还应制定相关规定与处罚措施,加强巡查力度。

      “可在管理比较到位、较安全的河段,尝试划出一定区域让市民去游。”他认为,“堵不如疏”,可规定每个人下水前都必须挂一个“跟屁虫”救生浮球,即类似救生圈的设施。

      成都晚报记者 章玲 闫宇恒 实习生 董瑞舟 张巧 摄影报道

    首页 上一页[1][2]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