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弥勒“文旅套餐”助力脱贫攻坚
  • 弥勒“文旅套餐”助力脱贫攻坚

    时间:2019-05-30 19:27:10  来源:  作者:

    原标题:弥勒“文旅套餐”助力脱贫攻坚

    弥勒市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思路,坚持文化引领,发展乡村旅游,以“文旅套餐”助力精准扶贫。目前,该市已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室)134个,基本实现村村全覆盖,建有两支文艺团体和600余支农村文艺演出队伍;建成标准化农家书屋142个,实现了农家书屋在全市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已建成省级特色旅游村1个,州级特色旅游村1个,市级特色旅游村5个,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

    城市会演+乡镇巡演“文艺餐”助力精神脱贫。“以文化人”是思想脱贫的根本。去年以来,弥勒市依托市级“文化大舞台”和乡镇“文艺小舞台”,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移风易俗、脱贫攻坚”为主题,采取“大会演+小巡演”方式,以舞蹈、戏剧、曲艺、小品等文艺形式,集中展示全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建设特色小镇等工作中担当作为的动人风采。以贫困群众的脱贫故事创排作品,《懒汉脱贫》《老石扶贫记》等精彩节目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营造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志气,消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去年以来,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演出6场,组织大舞台演出2场次,各乡镇开展党建文艺小舞台90余场,观看群众达8万余人。通过“阿细跳月民族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记忆弥勒·影像非遗”流动摄影展、写春联送窗花、扶贫知识趣味游园等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民族民间文艺展演、阿细传统摔跤和爱佐爱莎艺术节,向广大游客展示弥勒市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赠送图书+举办活动“书香餐”助力知识脱贫。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狠抓农家书屋图书增购更新和维管,为脱贫攻坚提供知识动力。为全市142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1200种20.9万余册,报纸4种4.6万余份,期刊18种3.7万余份,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100种2.4万余张。市图书馆实行天天服务制,去年以来借阅纸质图书12万册次,电子图书7.9万册次,服务读者16万人次。农家书屋有专兼职管理人员144人,开展各族群众图书借阅服务,丰富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改善了农村文化环境,对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为推进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市图书馆还打造全民阅读精品活动,通过举办读书演讲比赛、“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书香六一”故事大王比赛、读书征文比赛、阅读分享会等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发展产业+特色打造“旅游餐”助力经济脱贫。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健康生活福地”。以“旅游+产业”为抓手,促进一二三产业全域融合、互动并进。推动“旅游+农业”示范,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可邑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称号,太平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国家首批创建名单,8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云南红酒庄列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推动“旅游+工业”联动,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及加工,弥勒食品加工园成为云南2个省级健康食品加工园之一,云南生物谷等一批食药品领军企业入驻园区,实现本土旅游特色商品工厂化、标准化。推动“旅游+康养”融合,大力推进医疗康养、运动休闲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乡村康养、森林康养、温泉康养等业态的培育。通过产业联动带动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拉动弥勒乡村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四张牌”,推进4个特色小镇建设。以“文化艺术牌”打造建设红河“东风韵”小镇,以“生态康养牌”打造建设太平湖森林小镇,以“运动休闲牌”打造建设红河水乡小镇,以“乡村振兴牌”打造建设可邑小镇。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通讯员张爱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