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产业桥”连接好日子
  • “产业桥”连接好日子

    时间:2019-05-30 19:35:07  来源:  作者:

    原标题:“产业桥”连接好日子

    /

    近日,福贡县马吉乡马吉米村委会乔马嘎小组群众在乔马桥上抠泥土、清扫灰尘的照片,在“马吉米党员群”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对群众自发清洁、保养桥梁,美化环境卫生的行为给予好评。

    “乔马桥是乔马嘎人民的命根子。保护好它,是我们的责任。”乔马嘎小组组长普友博说。

    春夏之交,记者踏上乔马桥,走进乔马嘎。只见房前屋后,陡坡沟涧,一片片绿油油的草果地上,一丛丛黄色的草果花争相盛开,沁人心脾,把村寨装扮得格外妩媚多姿。

    乔马嘎地处高黎贡山山底,只有26户人家。这里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多年来,当地傈僳族群众利用肥沃的土壤,在山地种植草果。经过几年辛勤耕耘,草果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7年,乔马嘎草果收入达151.1万元。

    产业发展了,收入增加了,脱贫致富指日可待。可乔马嘎群众的眉头仍然没有舒展。

    原来,长期以来,乔马嘎村民过怒江,就靠两根悬挂在江面上的溜索。咆哮奔涌的怒江,仍然阻碍着乔马嘎群众前行的脚步。

    “‘过江难’问题困扰了我们祖祖辈辈。”65岁的老党员叶提告诉记者,二十多年前,对岸村子一个年轻人来乔马嘎背运矿石,过溜索时掉落怒江。年轻人的母亲沿着江岸寻找儿子时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至今让叶提记忆犹新。

    “我们的草果好,离集市近,外地草果老板很喜欢。就是因为没有桥,搬运成本高,很多老板都不愿到村里来收草果。”叶提说,草果收获的季节,也是他最担心害怕的季节。村民携带100多斤草果过溜索,每天要往返30多次,非常危险。

    “最害怕发生事故。如果那样,一个家庭就完了。”普友博说,卖草果的季节,父亲叶提每天都会在溜索旁的大石板上看,直到最后一个村民送完草果、安全溜回来,他才放心回家。

    草果种植大户此马叶前年卖草果收入20万元,一家人准备把木板房建盖成新楼房,可一算账,用溜索搬运建设材料太贵,只能作罢。

    “过江难”困住了乔马嘎脱贫的步伐。

    “大家都希望有一座桥,能开车送草果,也能让娃娃安全到学校读书,不再提心吊胆过溜索。”此马叶说,因为娃娃上学来回都要接送。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帮扶马吉米村后,了解到乔马嘎群众“过江难”问题,决心建设一座过江桥,彻底解决乔马嘎群众“过江难”问题。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积极向有关部门协调,形成合力解决群众“过江难”问题。2018年12月30日,长130米、荷载15吨、总投资508万余元的乔马桥如彩虹般飞跃怒江,连接东西两岸。困扰着乔马嘎人的天堑,终于变成了通途。

    绵绵峡谷山无尽,悠悠怒江水长流。

    “这是一座产业桥、幸福桥,它连接了我们的好日子。”村民们用质朴的话语表达喜悦之情。

    “现在,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在学开车,考驾照。”普友博说,今年,连接桥头的绕村公路将开工建设,村民都在准备建盖新房,买车子,管理好草果,发展林下中药材,建设民族旅游特色村寨,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记者李寿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