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不忘初心深帮扶 真抓实干暖民心 ——记盈江县支那乡崩董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兴文
  • 不忘初心深帮扶 真抓实干暖民心 ——记盈江县支那乡崩董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兴文

    时间:2019-06-01 20:01:13  来源:  作者:

      原标题:不忘初心深帮扶 真抓实干暖民心 ——记盈江县支那乡崩董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兴文

    “先当村民,再当村官;不把自己当外人,要把群众当亲人;把一颗滚烫的心捧出来,群众自然会把真心交给你。”这是盈江县支那乡崩董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兴文常说的一句话。履职以来,王兴文牢记职责使命,不忘初心,在崩董村发展的道路上奏响“带好人、兴产业、建好村、促和谐”四部曲,让崩董村成为支那乡景颇山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责任在肩走访摸底开“药方”

    到任的第一个月,王兴文就在村上待了整整28天。他带着村两委班子一遍遍走访、一次次摸底,开出了致贫的第一张诊断书“四缺三制约”,即缺资金、缺产业、缺技术、缺劳动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村里的发展;部分村民安于现状,缺乏脱贫致富的动力,制约了脱贫的步子迈不开;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主心骨作用发挥不够,是制约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大问题。

    谋远干实为群众办实事

    按方抓药,靶向治疗,一刻耽误不得。盘总、新马、旧寨等村民小组的村内道路由于无人管护维修,早已破烂不堪。为早日改善上述几个村民小组的交通基础设施,王兴文几乎跑断了腿。他到相关部门软磨硬泡争取立项,筹措资金,有几次遇上痛风发作,但他仍忍痛忙前忙后四处奔走。通过他的努力,总投资600多万元的浪速、盘总、新马、旧寨4个村民小组的道路硬化项目得以开工,村民都向他竖起大拇指并称赞道:“这个第一书记是个为群众办实事的人。”

    上下联动架起产业一座桥

    修路,只是打响脱贫攻坚战的“序曲”,精准脱贫的关键是产业发展。崩董村地处边远高寒山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贫困面大,村支书赵忠生坦言:“崩董村是真正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村党组织也因为一个“穷”字,干事没人跟、说话没人听。王兴文的一张大红公告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目光,村里将实施全县首个光伏发电项目,并同步推进蚕桑养殖,这两个项目总投资40多万元,到2019年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0至70000元的突破。村头的光伏并网电站可投产25年,每年可带来收入4.2万元,现在投产一个月就已创收3000元。蚕桑项目现已种植28亩,2019年后每年可实现3万元的收入,给村集体带来不菲的收益。

    多管齐下绘就和谐一张图

    交人要交心,浇树要浇根。脱贫不仅要从物质上拔掉穷根,而且要从精神上脱贫。王兴文深知此理,他说:“只有在‘扶志’上下大功夫,提振群众精气神,让自己的骨头长出自己的肉,崩董村才能真正改变命运。”王兴文带着村两委班子制定了《村民十条行为准则》,将家庭卫生、家风家训等内容纳入准则,为确保准则得以推行,实行“月评定月奖励”、十项准则,对做得好的群众户均奖励200元的生活用品,引导群众规范行为,提升村庄品质。一件件家长里短的小事、一幅幅干群互助的感人场面,打消了群众怨气,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就这样,王兴文带着村两委班子一步一个脚印走进了董崩村群众的心坎里。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王兴文的带领下,董崩村脱贫攻坚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可以说兜了底、见了金、提了气、暖了心、脱了胎、换了骨,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讯员 王春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