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练好“绣花”功夫绣出“美丽县城”——宁洱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 练好“绣花”功夫绣出“美丽县城”——宁洱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时间:2019-06-04 18:31:50  来源:  作者:

    原标题:练好“绣花”功夫绣出“美丽县城”——宁洱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心”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综合管理,统筹推进治理,不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当好城市“绣花人”

    管理要见效,队伍是关键。为努力实现“美丽县城”的工作目标,以实际行动回答“服务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这个时代命题,宁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城市“绣花人”。

    加强学习、提高技能。2019年以来,宁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宁洱创建文明城市会议精神,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熟练、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的行政执法队伍,持续用力、不断深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全体执法人员始终坚持每月学习制度,不定时进行执法考试,全面规范学习笔记,全力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

    夯实基础、树立形象。以领导执法人员带动整个队伍,以制度促进队伍管理。宁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紧紧围绕“夯根基、固堡垒、严制度、强素质、树形象”的目标,通过“抓教育、抓支部、抓制度、抓廉洁、抓作风”,不断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2019年年初,该局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着装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等。

    在城市综合治理上下功夫

    练好城市“绣花功”

    城市管理,最是于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宁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到城市管理领域,量化城市管理对象,规范城市管理行为,强化综合施策,在城市综合治理上下功夫,实现城市管理活动全方位覆盖、全天候监管、高效能管理。

    增加执法频次、狠抓占道经营治理。一是用心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措施。执法大队启动“科学治理抓重点、集中整治攻难点、常态管理促长效”的工作方案,按照“前期宣传教育、先行规范引导、强化督促整改、重拳查违纠章”的管理方法,全面推行“强化宣传、注重引导、突破难点、防止反弹”工作举措,拉开城区市容专项整治行动。二是制定错时管理方案,防止反弹。执法大队结合实际,安排执法人员在正常工作时段之外,早、中、晚对重点路段实行区域巡查,严禁出店经营和游街叫卖,基本实现了监管全方位、管理无缝隙,使城区秩序得到明显改善。三是强化夜市摊点管理。各执法中队每两个星期集中对茶源广场的烧烤摊点进行一次治理,要求夜市经营者在规定时间内开市、收市,且不得随意丢弃垃圾、倾倒残汤剩菜,收市后及时清扫场地,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有序。

    瞄准扬尘治理,狠抓渣土运输管理。联合县交警大队、国土、工信等多家部门成立扬尘治理工作组,开展不定期的扬尘治理工作。一是加大动员力度。专门制定《全县渣土车辆联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整治重点、整治措施。同时,对各渣土车公司负责人、从业驾驶人开展面对面宣传和教育提醒工作,告知法规政策和整治工作要求。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对渣土运输司机、在建工地和运输企业负责人加强建筑渣土运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施工单位强化责任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三是加大创新力度。以“精细化、科学化、创新化”为原则,以宁洱融知机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试点,对渣土车辆安装GPS定位装置,实现对渣土车辆时事动态同步掌握,切实做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四是加大巡查力度。成立两个工作小组,分区域进行定点执法检查、交叉执法检查,并派出巡逻小队上路执法检查,切实做到无死角、无遗漏、无侥幸。五是加大查处力度。严格落实逢车必查,对辖区内行驶的渣土车,发现一辆检查一辆。目前,渣土车砂石运输污染城市道路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加大执法力度,疏堵结合严加治理。一是确保人民群众满意,解决群众投诉。高度重视案件办理工作,认真梳理案件受理、办理情况;对一些重点案件,特别是群众反复投诉3次以上的、涉及全县的重要投诉件及久拖不决的疑难投诉件要重点抓,做到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双满意;把案件办理作为转变城管作风、加强行风建设的总抓手,让每一件投诉件都能得到妥善有效解决。二是强化热线层层沟通交流,完善信息报送制度,进一步提高工单直办率;加强城管系统行风建设,在推进问题整改、严格落实廉政责任、全面提升城管形象、加强互动联动、加强联络沟通上下功夫。三是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领导。各执法中队积极进行自查,对照问题清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联络员制度,把工作任务形成清单,逐项分解到人。三是强化监督问责。对城管系统队容风纪、执法行为、执法车辆以及为民办事、案件办理等方面进行监督,对举报热线反馈的群众反复投诉、问题拖而不决、相互推诿以及影响宁洱重点工作推进的相关问题,及时跟进调查处理,对媒体曝光的影响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和处理,对侵害群众利益以及形式主义等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严肃按照程序追责。

    在体制改革发展中下功夫

    创新城市“绣花技”

    服务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城市管理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宁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不断强化制度创新,坚持精治、共治、法治并举,在体制改革发展中下足功夫。

    深化改革、推进城管执法。按照“美丽县城”建设要求,宁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努力由过去的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实施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高水平、高效能管理,并健全“数字城管”网络,提高“数字城管”管理成效,力推数字化建设;针对重点路段和领域,大力整治违章建筑、主城区占道经营、扬尘污染等,力推专项化整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各项规定或规范,严格防控自由裁量权滥用,规范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标志、执法文书,推行阳光执法,力推法治化进程。另外,把城市执法体制改革作为重要改革事项,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不断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切实将城市管理工作抓实抓到位、抓出成效。

    改善面貌、提升城市品质。近年来,宁洱县城市管理工作围绕“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这一总体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城市面貌发生巨变,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成功创建了省级文明城市。

    因地制宜、建立高效城管。宁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开展为契机,坚持以“人民城管为人民”原则,不断深化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另外,进一步深入研究“721”工作法,不断强化“城警”合作,充分运用数字化监控平台,推动解决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老、大、难”问题。(通讯员 张春叶 罗正宁)

    新闻链接——

    宁洱持续推进“两违”治理工作

    “两违”建筑是城市发展的毒瘤,对社会危害大,造成不良影响在短期内难于消除。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持续大力推进“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对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坚决依法打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土地管理和建设秩序。

    自2018年12月以来,及时发现、及时定性、及时制止了违法用地建设12处;下达《禁止违法建设通知书》14份、《限期拆除通知书》26份、《停工通知书》18份,及时停工处理5起;约谈提醒开发企业或物业公司3次5人,约谈函告水电管理部门4次;受理老旧小区私搭乱建投诉7起,并全部责令整改;开展县城规划区、那柯里小镇及普洱山景区整治行动,共拆除违法建筑155宗,面积17996.56平方米;通过开展综合工作督促拆除10宗5352.37平方米,自行拆除18宗2508.56平方米。

    治理“两违”不停歇,强力拆违不手软。今后,宁洱将通过不断强化存量违建房的联合管控,对为违法建设提供保护、充当“保护伞”等违法建设方面涉黑涉恶等行为将进行严厉打击,并建立完善城乡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把违法违规建筑治理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优化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紧密结合,全面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整体提升。(通讯员 罗正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