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我想看见他们的笑容
  • 我想看见他们的笑容

    时间:2019-07-01 21:43:37  来源:  作者:

      原标题:我想看见他们的笑容

    我们用最温柔的关心和关爱,慢慢地与他接近和沟通。经过几次探访,他终于和我们一起走出了黑色的木屋,来到了阳光下,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洁白的牙齿在整张黑黑的面孔中格外显眼。

    2017年3月,为响应号召,我主动报名参加珠海市对口云南怒江贡山县的医疗帮扶,蒙珠海市委和金湾区委各级领导的厚爱,我被选送来到了云南贡山县丙中洛镇卫生院开展工作。

    从大海边到大山间,这次帮扶之行让我收获很多,也成了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

    丙中洛是以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卫生院坐落在怒江江畔半山腰的小镇上,海拔1730米,承担着全镇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工作。丙中洛的常住人口大都居住很分散,这里交通不便,许多小组还没有通车,住得最远的村民到镇上需要在山路上行走两三个小时。

    我们为了开展工作经常要下乡入户,背着医疗所需设备行走攀爬在狭窄而险峻的山间小路上。贡山是个多雨的地方,爬山已经是很吃力的事情了,再加上山路的泥泞湿滑,对于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城市且年过半百的我来说,的确要克服许多的困难。但是,当我进入到那一家一户的村民家时,我对这些艰难全然没有了感觉,看到一个一个生病在床的村民,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里打定了要在这里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做点什么的信念。

    海拔3000多米的小查腊组是独龙族居住的地方,山顶上有一位40多岁身患重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他20多年来把自己封闭在黑色的木屋中,蓬头垢面地生活,大小便都在屋内。第一次见到他,心里酸酸的,大家都不敢接近他。

    我们用最温柔的关心和关爱,慢慢地与他接近和沟通。经过几次探访,他终于和我们一起走出了黑色的木屋,来到了阳光下,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洁白的牙齿在整张黑黑的面孔中格外显眼。

    终于,他吃力地开口对我们说:“你好!”这一刻,我们和他都笑了,发自心底里的笑声回荡在山谷中。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更多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多给这类患者一份关爱,让爱永远传递下去。

    来到丙中洛后,下乡是工作的常态,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我们和山水相伴,行走攀爬在夹杂着牛屎马粪的山间小路上。

    一次,我们徒步爬山20多分钟,去入户随访一位因不慎摔伤导致一侧上、下肢部分活动障碍瘫痪在床的57岁重患。家属告诉我们,这位老人大小便都只能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还时常有打骂砸等行为。当我走进他居住的木屋时,我心里的感觉就是“痛”。看着他毫无表情的面容、对生活没有什么期盼的眼神,我忍住了泪水,慢慢通过他的家人和他沟通,小心翼翼地仔细检查他的身体状况,了解他的病史,给他关心和鼓励,给他希望,重新唤醒他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给他做了肢体康复的治疗并指导他如何功能锻炼。他记住了。我们离开时能看出他的不舍。一段时间后,当我们再次来到他家时,他穿着整齐,床上被褥也非常干净,他可以在床上自己坐起来了。我的心豁然一亮,我很欣慰。我笑了,他也笑了……看到每一位病人病情的好转是我最大的安慰,更是支撑我留在这里最大的动力。珠海市的对口帮扶计划是每半年可以进行一次轮换,但当我看到这里村民那饱含深情而依赖的目光时,我申请留了下来。现在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我时常凝望四周的高山,思考着长年生活在这里纯朴的村民们该如何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这次我能够成为援滇一员,带给我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牢记感恩,珍惜当下,让我更加坚定了人生的目标。(管延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