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4张笑脸,为你诉说一段边境小城的扶贫故事
  • 4张笑脸,为你诉说一段边境小城的扶贫故事

    时间:2019-10-24 19:09:24  来源:  作者:

    原标题:4张笑脸,为你诉说一段边境小城的扶贫故事

    美丽的边境小城勐海。在那里有一条“天气变更线”,从那条线上穿过,阵阵炎热瞬间会变成丝丝凉意。有人说,这也是一条贫穷的“分界线”。一边是繁华一边是贫困。

    然而如今,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指引下,曾经的“滇南粮仓”,如今的“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在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断奋斗下,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在携手奔小康的道路上,大踏步的前进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勐海的脱贫到底有没有成效?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捕捉到的这4个微笑的瞬间,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来到勐海第一天,上海松江方塔中医院普外科主治医生顾春飞,坐上当地出租,开启为期半年的扶贫之旅。

    “司机听我是上海来的,车钱都肯不收。他说,勐海人民感谢上海!上海人民是最好的朋友!”

    其实,百姓的这番感触不止是客套。勐海算不上云南的大城市,一年多之前,这里甚至还带着“贫困”的帽子。而如今,省会城市昆明、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的一些病人,都会跋山涉水来勐海看病。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勐海有一支来自上海松江的医疗扶贫队。

    据松江援滇干部,勐海县扶贫办副主任李延志介绍,目前,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和松江方塔医院共有15名医生对口扶贫勐海当地医院。而顾春飞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虽然名义上是来援建的,但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互相学习。”顾春飞表示,“在勐海这3个月,我和当地医生学习了一些在上海根本看不到的疾病的治疗方法。”

    顾春飞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介绍,由于当地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爱吃生食,喜饮酒。在上海几乎绝迹的蛔虫、绦虫等疾病,在勐海却并不罕见。

    “近期救治过一个病例,取出了一条长达4米的绦虫,这在我的职业生涯可能是空前绝后的。”

    针对当地的卫生习惯,松江援建医生与当地医疗人员共同完善了健康宣导规范和守则。而在疾病防治的同时,顾教授还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

    “顾老师在我们这创造了二十多项第一!”勐海县中医医院院长沈睿熙表示,这其中,顾春飞带领完成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开创了当地医疗界的先河,在全国范围内也属先进。

    微创手术,这项在大城市稀松平常的技术,却是当地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微创手术虽然单次费用高于普通手术。但无论从患者恢复和疾病复发等角度,都将大大降低患者经济负担。”顾教授介绍,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无疤痕”的微创手术是有效缓解“因病返贫”的一剂良药,更是医疗精准扶贫的良策。

    更为重要的是,当地医生正逐渐掌握这项技术。顾春飞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介绍,每次进行手术时,勐海医生都会在旁学习,手术过程也会进行录像。“现在已经有好几名医生可以进行初步实战操作,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

    “我们来的目的不止是治病救人,更是要为勐海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也是顾春飞的期望。

    一个多月前,顾春飞用单孔腹腔镜技术救治了一名在昆明上学的傣族姑娘,困扰女孩良久的腹痛在顾教授的妙手回春下得到了根治。这位可爱的傣族女孩今年只有19岁。

    而在3000公里之外的上海,同样19岁的顾春飞的女儿,今年已是高三冲刺。父亲远在他乡救死扶伤,懂事的女儿给父亲发去了一条语音:“爸,我这一切都好,你照顾好那些需要照顾的人!

    听着女儿的声音,看着热情的勐海人民健康地生活着。顾春飞腼腆地笑了。

    一个“直过民族”的村子

    勐混镇勐混村拉巴厅下寨,这是一个拉祜族村落。傍晚时分,村民阮云强喜欢到松江援建的亭子里,和朋友一起“打陀螺”,这是拉祜族祈愿丰收的一种习俗。

    阮云强所在的拉祜族被称为“直过民族”。新中国成立后,阮云强的先祖所在的村落仍然处于原始社会,“上世纪90年代,有人还过着刀耕火种,打猎为生的生活。”

    一夜间,这些拉祜族人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云南独特的社会情况,也是勐海扶贫的重要攻坚点。

    “之前,由于语言沟通和生活习惯的差别,有的拉祜族百姓看到我们转身就走。”勐海县扶贫办副主任付予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他们最早时并不知道什么是贫困,更不明白扶贫的意义。”

    《桃花源记》中曾写道:“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在从前的下寨村,竟成了现实。阮云强表示,“我们不知道山下是什么样的,山下可能也不知道我们的情况。

    “下雨天,下山的路实在没法走,到镇上10多公里山路,需要走整整一天。”阮云强无奈地表示,“久而久之,我们就不想下山了。”

    道路不通,带来的还有认知的不同,当地扶贫干部告诉记者一个故事。曾有干部前来考察扶贫情况,该干部自我介绍称在县人大工作,当地村民点点头说:

    “哦,县大人来了啊!

    道路不通,语言不通,思想不通,留给下寨的只剩贫困。

    据勐混镇扶贫办透露,2018年,阮云强所在的拉巴厅下寨,以及中寨、龙塘等三处曾被列为“深度贫困村”。当地130户492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达72户280人,贫困率超过一半。

    然而,短短一年时间,这个数字仅剩下4户12人。阮云强所在的村子几乎全部脱贫。

    “感谢松江人民,他们给我们盖养牛场,还给我们修路!”阮云强指了指勐混村拉巴厅的一座养牛场。

    松江为什么要选择“牛”作为突破口?

    当地扶贫干部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勐混镇古时被称作“牛街”,“当地百姓数百年前就开始养牛。风俗又与牛息息相关。选择养牛不仅是因地制宜,更是对当地民俗的尊重。

    “但养牛场不仅仅只为了养牛。”扶贫干部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介绍,看似普通的养牛场,足以盘活不少业态。

    当地农户大多种植玉米。玉米杆在过去是无用的废料。当引入养牛场,玉米杆就可以成为牛的饲料。“变废为宝”后,玉米种植户每亩可以提高500元的收益。

    而产业链的另一端,养牛场的牛粪又可以重复利用成为肥料。而这个肥料恰好是种植砂糖橘的完美养分。据计算,这批砂糖橘能够为贫困户增收超过2800元。

    “松江把路都修到我们家门口,路边还装了路灯!”阮云强告诉记者,如今路通了,村民的思想也通了,“在松江的帮助下,家家户户都有超过两个产业来补贴家用,我们不用担心吃不饱的问题了。”

    而最让阮云强感激的,是自己的孩子有机会可以送到“山外”去“见见世面”。“现在有钱了,路通了,孩子们不用像我们一样守在山里了!”

    看到越来越多的乡亲走出贫困,看到的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山区。阮云强朴实地笑了。

    一些想去上海的孩子

    等差数列求和、一元二次不等式……曾经,困扰布朗族女孩玉校的不止是眼前这些数学题。如今,当贫困的难题不再困扰她,走出深山的玉校,最想做的就是用知识来再次改变命运

    在布朗族文化中,“玉”意为女生,而“校”则是父母对孩子“走进学校,好好学习”的期待。2年前,玉校从几百里外的布朗族村寨,考入勐海县第一中学,这是当地最好的中学。

    在勐海县第一中学,汉族是标准的“少数民族”。该校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傣族,还有不少像玉校一样来自“直过民族”的学生。

    曾经,语言是困扰这群学生最大的问题之一。而“普通话扶贫”则成了当地因地制宜教育方略。得益于多年来,从幼儿园就开始普及的普通话教育,当地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孩子,如今都能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对玉校来说,她擅长的还不止是普通话。“我最爱的课程是英语,英语让我有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全国大部分高中生一样,玉校学着人教版教材。去年期末统考,身为英语课代表的她,英语成绩位列全班第二,总分也能排进全县前300名。

    “国际范儿”的玉校最向往的城市之一,正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我想去上海,看一看外面不一样的世界。

    在勐海县第一中学,像玉校一样渴望去上海“长见识”的学生不在少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有一批来自上海松江的支教老师。松江一中副校长杨斌炜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年届退休的杨斌炜是玉校的数学老师。数学却是玉校,也是大多数当地孩子最不擅长的科目。

    “我们的数学成绩有时只有20-30分,但杨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们。”

    玉校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杨老师常常会在学校工作到晚上10点,为学生整理笔记,为当地老师备课。

    “听杨老师的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新颖的授课。”勐海县第一中学数学老师表示,“松江老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同样也为我们的老师提高了业务能力。”

    “大家以后来上海,记得来找我!”杨斌炜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包括玉校在内的高二202班全体学生。临行前,他还写下了一封富有数学特色的感谢信,感谢全体师生,感谢勐海人民。

    杨斌炜本想潇洒地离开,但他却并未如愿。玉校和她的同学们特意召开了一个欢送会,会上响起了西双版纳州歌《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孩子们齐声说:老师,你再来吧,你再来教我们吧,我们需要你!

    杨斌炜潸然泪下。

    玉校说,杨老师授课的这一年,她学会的远远不止是几个数学公式,更是学习的方法和广阔的视野。“很期待未来有一天,能在上海和杨老师重聚,再让杨老师教我一次。”想到这里,玉校憧憬地笑了。

    一群满是白发的扶贫干部

    晚上9时30分,勐海县人民政府依旧灯火通明。虽然当天并不是工作日。一街之隔是勐海最热闹的商业区,傣族特色尖顶建筑,融合了各种现代化元素,线上支付、5G通信……人们带着孩子逛着街,有的喝着啤酒吃着烧烤。

    街的另一头,勐海县县委书记洪国正和一些当地干部,还在一座略显破旧的大楼里工作着。几年前,这里还被认定为“二级危楼”。

    “此前,通过精准识别,测算出勐海县共有贫困人口7547户28955人。截至2018年底,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我们的贫困人口仅剩下264户790人。”洪国正对扶贫工作中的每一个数字都记忆犹新。

    洪国正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这张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党中央精准扶贫战略的高瞻远瞩,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情深义重,同样也离不开广大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干部群众的无私奉献。

    深入民间,实地调查、反复沟通、多方协调、定期回访……

    “百姓的需求各不相同,但做扶贫工作,你必须完全掌握。”

    松江援滇干部王福友坦言,扶贫干部的工作,或许不是高端的技术活,但一定是千头万绪的“杂活”。

    记者初到勐海,本想尽“地主之谊”的王福友,却与他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分割”。他的上一个电话可能是关于“百万级的扶贫资金如何投放”,下一个电话就会变成“养殖户的牛该怎么养”。短短2个小时,王福友常常是忙不迭和记者抱歉,然后继续接沟通工作。

    当然,没有人会“责怪”这份忙碌,除了他们的亲人。

    采访期间,恰逢当地的传统节日开门节。而松江援滇干部李延志向记者坦言,其实他们最“怕”过节。

    “组织上很关心我们。平日里,同志们常常邀请我们吃饭聊天。但大家都有家,过节总该去陪陪自己的家人。”李延志说道,“我们的家人远在千里之外。有时过节只能‘对影成三人’。

    援滇,一去就是3年。3年时间,王福友和李延志或许能亲眼见证松江和勐海携手奔小康的盛况。但他们同样也将错过孩子的中考,也会等到亲人的苍老。

    采访时,两位松江援滇干部一再嘱咐记者,不想出现在镜头中。倒不是他们想刻意低调,只是怕3000公里外的家人,看到自己斑白的两鬓,会忧虑会担心,却又无可奈何。

    从县委书记到援滇干部,再到基层扶贫干部,白发,几乎是他们的“标配”。

    “松江对勐海的帮扶,可以说是真情实感的投入,真金白银的支持,真心实意的帮助!”勐海县县委书记洪国正动情地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两地携手奔小康的美好未来,已是指日可待!”

    “虽然脱去了贫困的帽子,但我们的扶贫工作远未结束。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现在才是我们真正的攻坚期。”洪国正强调,

    “我们必须严格落实总书记的要求,确保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勐海,傣语中意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这个西双版纳州曾经的“贫困县”,在两地勇敢的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已成功“摘帽”脱贫。

    在“脱贫”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愿意相信,只要坚持精准扶贫战略,积极贯彻“因地制宜”扶贫的理念,勤劳勇敢的勐海人民定能与广大中华儿女,携手奔小康。

    而届时,阳光的微笑一定会写在每一位勐海人的脸上。

    明日起,东方网·纵相新闻将继续推出扶贫系列报道,敬请关注。(记者 卞英豪 丁一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