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 “一带一路”――习近平之道
  • “一带一路”――习近平之道

    时间:2017-05-22 21:54:43  来源:  作者:

      新华网记者 赵银平

      【学习进行时】5月14日到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贵宾出席这次盛会。“一带一路”为何获得如此大关注?4年来,获得了哪些成就?其提出的思想渊源何在?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与您一起走进“一带一路”,了解它的深刻内涵。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 摄

    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这是第一阶段会议结束后,习近平同外方代表团团长及嘉宾步出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命运共同体”――让世界“美美与共”之道

      2016年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93个会员国一致赞同。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此次峰会前夕说,“一带一路”倡议展示出中国为推动全球发展带来的新远见。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创造性的”构想,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困局。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说,“一带一路”建设非常重要,“它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桥梁和纽带,让人民跨越国界更好交流”。

      ……

      为何“一带一路”倡议能得到众人期待和赞誉?因为它“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这就是习近平倡导的大道,这也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的大道。

      天下大同,是中国古代先贤们期盼的理想社会。与之相对应,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倡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坚持“和为大道”,谋求“万邦和谐”“万国咸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理念,正与“大同社会”的思想一脉相承。它强调“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着力“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朴素的话语,饱含了最真诚的愿望和最有力的加持。

      煌煌千年,中国人所秉持的“和”的理念,从未更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宏大的愿景,而“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一愿景在现实社会的投射和具象化,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具体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当西方在筑墙向内退缩时,东方却在打造向外推进的门户,通过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来迎接全球化。”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网站评论说。

      “一带一路”,行的是天下大道。这是一条通向美好的道路。老挝歌曲《一带一路》唱到:“一带一路,有你有我,大小问题,一起面对”“丝绸之路,你我肩并肩,携手创辉煌”。

      未来不会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矢志不渝,“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是梦。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