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股票大盘 > 谁解香港楼市死结!征地难行、填海搁浅…为何政策总被挑刺
  • 谁解香港楼市死结!征地难行、填海搁浅…为何政策总被挑刺

    时间:2019-09-21 09:45:51  来源:  作者:
    一边房价持续高企,一边是新增供应受阻,香港房价问题几成死局。

    美联物业销售中介陈小姐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9月16日,又有内地富豪再斥5.8亿港元购买香港山顶超级豪宅Mount Nicholson,该处楼盘目前均价人民币15万元/尺,折合162万元/平方米。据悉,Mount Nicholson在2017年楼价均价为120万元/平方米。

    不仅是豪宅如此,香港观塘(距离港岛区市中心乘坐地铁大概要1个半小时左右)晓丽苑的均价在9月初也已达到10万元/平方米。

    一边是大量买不起房的年轻人,一边是楼价频破记录创新高。尽管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港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多年下来,却毫无成效,且正变得日趋严重。在住房保障方面,数据显示,目前申请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已变成5.4年;而新增供应却又受阻。

    此前,香港最大政团民主建港协进联盟(简称“民建联”)在报刊登全版广告,促请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增加土地供应,兴建公屋,缩短公屋轮候时间,以解决香港主要深层次矛盾,却遭到反对派抵制。此外,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台之初,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的“明日大屿”填海造地计划,同样遭遇口诛笔伐,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明日大屿”计划已经搁浅。

    香港住房问题,似乎已将香港所有阶层、所有利益集团集中绑架,为何港府频出增加土地供应计划,却举步维艰?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香港新界区元朗、天水围、锦田一带,以及港岛区中环、九龙区旺角、尖沙咀一带,深入了解市民对于港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的真实想法,同时采访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新闻负责人,了解政界人士对香港土地供应的看法,试图揭开香港楼市死结的症结所在。

    难以推进的“征地”

    近日,民建联刊登全版广告,促请香港特区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大量收地兴建公屋,以解决公共房屋短缺问题,争取3年上楼。民建联主席、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李慧琼向记者表示,香港有很多深层次矛盾,其中土地、房屋是众多深层次矛盾的重中之重,香港特区政府必须大刀阔斧,破釜沉舟。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干事黄远山向记者指出,未来10年,香港将欠缺9万至10万个公屋单位,因此政府必须着手解决住房一事,而《收回土地条例》只是其中一个收地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新土地资源,以不同方式获得土地,并作发展用途。

    根据香港政府房屋署公布数据,截至2019年6月底,约有147900宗一般公屋申请,以及约108200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一般申请人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4年。

    背景情况是,香港地势多山,且郊野公园、湿地占地面积大,根据公开数据,香港土地面积1111平方公里,已建设土地占24.3%,其中房屋用地面积仅占6.9%;其余75.7%为郊野公园、水塘等。一边是高昂的楼价和租金,和几乎遥遥无期的公屋轮候,一边却是大量闲置未予开发的土地。

    对于此次民建联的提议,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新闻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根据《收回土地条例》,政府引用该条例收回私人土地,需要确立适用于有关土地的“公共用途”,港府未来会就不同的新发展区及公屋计划收回私人土地,未来数年几项大型土地发展项目的范围内,包括横州发展第一期,古洞北/粉岭北新发展区及洪水桥新发展区,估计亦会收回约500公顷的私人土地,政府也会继续为发展公屋做规划工作并收回所需的私人土地。

    上述新闻发言人还向记者透露,香港正就“土地共享先导计划”的执行框架拟定具体的准则及其他执行细节,以期释放主要位于新界的私人土地作短中期的公私营房屋发展,政府稍后会公布相关安排并听取相关持份者意见。

    “土地供应为本届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而且必须多管齐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经广泛公众咨询,于去年12月向政府提交的建议,政府今年2月全面接纳,将推行更有力的土地供应策略,持续大幅增加土地供应。以落实长远房屋策略所指定的十年建屋目标。”

    但事情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民建联议员刘国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回归20多年来,政府仅13次引用《土地收回条例》,此次民建联提议引用《土地收回条例》,主要是以释放个别新界农地为主,发展新市镇。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的公众咨询将于9月26日完结,但此时民间已经掀起了一场土地大辩论。

    9月18日,记者实地走访新界区元朗、天水围等地,以及九龙区、港岛区等地,采访不同村民及市民对政府收地看法。

    港铁西铁线从柯士甸站向西出发,途经南昌、美孚、荃湾西、锦上路、元朗、天水围、屯门,全部属于新界区,而新界区是拥有最多农地、荒地、湿地和山地的地区,地铁经过的很多地方至今荒芜尚未开发。

    (绿色线以上都属于新界区)

    (绿色线以上都属于新界区)
    元朗水围村村民谭先生从事酒店服务行业30多年,在退休后做起了的士生意,他向记者透露,由于对政府征地价格不满意,很多村民并不愿意被征地。

    “我们村民手中也握有很多农地,除了自己居住的一栋三层楼的丁屋,其他都尚未开发,政府要收地,多少钱收?政府出价1300港元/平方尺(折合14040港元/平方米)楼面价,很多村民嫌太少,宁愿不卖,几百万卖一块地皮,要是你肯定也不愿意啦。我同你讲,我们丁屋是有丁权的,盖一栋房子最高三层,每一层都可以至少卖到500万,一栋丁屋售价1500-2000万港元,所以说征地价太少,村民不卖;倘若价格太高,其他村民就会反对,为何政府这么高的价格去征收水围村的农地,为什么不征收我们村的土地?

    据谭先生介绍,丁屋即丁权,上世纪70年代港英政府发展新界时,为获得新界原居民的支持,推出了丁屋政策,规定18周岁及以上的新界原居民男性后人(必须是男丁),每人可一生申请一次在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最高3层的丁屋,每层面积不超过65平方米,总高度不超过8.23米,也无需向政府补充地价。

    (图为香港元朗北围村原住民居住的丁屋,最高三层,带花园和顶层阳台 罗曼/摄)
    “我一套房都能卖几千万,房价还在涨,所以为什么要卖给政府?”谭先生表示。

    家住元朗的张小姐则向记者表示,如果政府收地拿去耕田1300港元每尺可以理解,但如果要盖房子卖楼,土地就不是农田,那就是房地产价格了,村民不愿意卖,政府也不能强制要求。

    “很多村民都会将丁屋的二层和三层租给非本村人,现在二层可以租到8000-10000港元/月,三层因为有天台,可以租到12000港元/月以上,如果村屋靠近地铁站,会更贵,三层可以租到2万港元/月。

    (图为元朗水头村丁屋 罗曼/摄)
    回收村民的土地难,那如果回收地产商的呢?

    谭先生告诉记者,行使《土地收回条例》回购地产商手中的土地,最大的问题在于政府需要以市价去回购,而这个市价明显比地产商当初收购农地时的价格高。不少市民因此批评政府勾结地产商,涉嫌利益输送。

    此外,兴建的公屋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申请,因此行使《土地收回条例》也遭到了大量“夹心层”市民的反对。在中环工作的香港市民江先生向记者表示,公屋资产申请资格有严格限制,在收入上不能超过政府规定比例。

    “香港750万人口,100多万富人有能力购买私楼甚至豪宅,300万中产,100万穷人,剩下200多万两头不靠的夹心层。在公屋问题上,夹心层市民抵制情绪较高,质疑为什么要用纳税人的钱去高价向村民或者地产商收购土地。此外,在香港有房产的人也不希望政府大建公屋,因为会影响楼价。

    而港府此前提出的“土地共享先导计划”,即由地产商交出使用农地,政府为其改划用途,并在额外楼地面积以7:3比例兴建公私营房屋(即公屋、私屋),这一计划亦遭到市民反对。

    “政府要求介入私人市场,要求地产发展商兴建公屋,那么政府肯定需为发展商提供经济诱因,改变土地用途,增加楼地面积等,只有让地产商获利,才有机会吸引其主动参与计划,有关私营项目的归管与公共资源投放,难免会倾向发展商的利益,计划在本质上已将发展商的商业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在旺角工作香港市民李小姐表示。

    目前,香港四大开发商恒基地产、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在新界坐拥1.045亿平方尺农地(约1000公顷),其中仅恒基地产就拥有4590万平方尺农地储备尚未开发。

    (图片来源:恒基地产2019年中报截图)

    (图片来源:恒基地产2019年中报截图)
    种种因素叠加,2005年后,香港土地开发几乎停顿,导致公营、私营房屋落成量均大幅减少。根据香港差响物业估价署及房屋署数据,2007年至2016年,当地平均每年住宅落成量约25700个单位,较前10年下跌超过50%。

    “香港不是没有地,我们有很多地,但是这很多地是动不了的,香港总人口很少,但反对声音很大,有很多不同利益集团,所以这也是为何历届政府都没能解决香港楼市症结的原因。”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教授表示。

    搁浅的填海计划

    翻看香港政府22年以来的施政报告,房屋和土地供应一直是港府头等大事,从董建华的“八万五计划”,到梁振英提出的加速修建公屋,再到林郑月娥“明日大屿”计划,办法想了很多,落实的却很少。记者向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问询“明日大屿”计划进程时,对方并未直接回复。据悉,“明日大屿”计划因为各方阻挠已经搁浅。

    根据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提出 “明日大屿”计划,这主要是一个长达20-30年的大型填海造地计划,分三个阶段发展,终极目标是把新的人工岛、北大屿山和新界西连接起来,填的是港岛西和东大屿山之间的海域,总面积约等于1/4个港岛。

    (图片来源:施政报告)

    (图片来源:施政报告)
    根据《施政报告》,交椅洲是“明日大屿”填海计划的核心区域,发展人工岛,成为继中环、九龙东之后第三个核心商业区。

    这个听起来似乎很可行的方法,却不仅使特首林郑月娥遭遇口诛笔伐,就连民间代表刘德华也因支持填海而成为众矢之的,“明日大屿”看起来利大于弊,结果却引来万人上街游行,理由则是环保,以及填海可能耗尽政府储备加上解决不了短期房屋问题。

    市民江先生向记者表示,“政府征地兴建公屋一直以来遭遇各方阻拦,发展农地被认为是输送利益,开发郊野公园破坏环境,拓展新界会被认为漠视丁权,填海造地又被环保借口抵制,平日天天抱怨楼价贵,没土地,每次只要一有新的土地开发计划,第一就是反对,反对,反对,试问反对者,到底如何才能既不花钱,又变出大量适合开发的土地呢?”

    “土地供应不是造房子,如果没有提前布局规划,绝无可能扭转香港十几年来供求失衡困局,那么香港房屋问题将永远是一个死结。”市民江先生表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