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房产新闻 > “建一片新房成一片新村”
  • “建一片新房成一片新村”

    时间:2016-08-02 09:39:00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梁勇

      五年间,天山南北建成了150余万套安居富民房,全疆600万各族群众喜迁新居。

      新疆(楼盘)安居富民工程启动实施后,为何综合考评连续傲居全国首位?8月1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海拉提・巴拉提给出了答案――连续五年综合考评在全国排名第一位,离不开各级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

      规划先行2010年,自治区根据中央、自治区党委对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将抗震安居工程升级为安居富民工程,提出“三高四不落后”,并大幅度提高了补助资金。

      从抗震安居到安居富民的变化,反映出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始终对农村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高度关注,并根据老百姓(603883,股吧)需求不断进行提升和发展。事实也证明,安居富民工程开展的这几年,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海拉提・巴拉提说,在自治区层面上,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经常召集有关部门协调安居富民工程问题;在地州层面上,各地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签下责任状,实行追究责任制,使得安居富民工作处处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为加快编制完善村镇规划体系,科学指导安居富民工程实施,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高起点、高水平,五年内全面完成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两年内完成所有村镇规划编制任务”的工作目标。

      据悉,“十二五”期间,自治区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5.24亿元,完成了12个地州域城镇体系规划,24个城市、68个县城、785个乡镇总体规划和8839个村庄规划编制(修编)。同时,坚持“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设计”,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建房农户自主选择,建设水、电、路、气、厨、浴、卫、院功能齐全的安居富民房,在保证抗震设防要求、满足居住功能、完善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注重体现当地自然风貌、地域文化、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确保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积极培育庭院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力争做到“建一片新房、成一片新村”。

      而自治区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也为安居富民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目前,全区建房资金户均补助已达28500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户均补助已达1000元。

      助民富民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实施进一步拉近了各族群众之间的感情,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楼盘)久安发挥了积极作用。海拉提・巴拉提表示,在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地鼓励和引导各族农民群众投工投劳、互帮互助,参与工程建设。同时,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不仅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程建设技能,还转变了很多人的传统择业观念,大部分建房农户逐步成长为农村工匠,并影响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增收致富、学习先进文化、接受先进思想、理解新鲜事物”等活动当中,各族群众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交心、相互交流、相互交融,成为了好朋友、好兄弟。

      “十二五”以来,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全面深入实施,在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新疆的建设。海拉提・巴拉提说:“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取得的成果充分表明,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决策非常英明,各族农民群众非常满意,作为安居富民工程的参与者之一,我们非常光荣、倍感自豪。”

      海拉提・巴拉提表示,下一步,自治区住建厅将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重点做好全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问题,完成“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工作目标,切实把安居富民工程做好、做实、做出成效,不断推进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把安居富民这项民生工程建成各族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得民心工程、惠民生工程、促民安工程”。

      霍城县挂钩产业安居乐业两不误

      本报记者王兴瑞

      霍城县在推进安居富民工程的过程中,既保证工程质量又注重结合当地特色产业,使农牧民安居、乐业两不误。

      8月1日,霍城县安居富民办主任锁金虎说,“十二五”期间,霍城县完成了1个整乡推进和76个整村推进工程建设,29410户农户搬进新房,已完成安居富民工程全部任务的近60%。

      如今,走在霍城县三道河乡塔尔吉村的水泥路上,一栋栋有着鲜亮“红顶子”的安居富民房很是惹眼。该村村民李忠祥赶在去年入冬前搬进了新房,装了地暖的房间一改旧房子生炉子、烤火墙的麻烦,暖意融融。

      2015年,霍城县安居富民工程完成了11个整村推进建设,建成安居富民房4100套,共有1.23万各族农牧民入住新居。

      “我们按照不同民族的风格设计了80套户型供大家选择,在整体推进中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民族风俗等特征,新建住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同时保证水、电、厨、厕、浴等整体功能和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锁金虎说,“安居富民工程的加快推进,有效改善了乡村脏乱差的局面,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农牧民生活品质。”

      随着安居富民工程的不断推进,建设安居富民房也成为农牧民追求更好生活的首要大事。锁金虎说:“农牧民从过去的不愿意盖房,到如今的想盖房,要盖房,抢盖房,积极性空前高涨。”

      群众的热情不仅来源于一栋新房子,更多的是霍城县在推进安居富民工程中,始终以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让住进新房的农牧民既安居又乐业。

      霍城县结合当地条件和地域特色,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民族民俗、农家旅游等产业,今年以来,已建成10余家农家乐、牧家乐。为了给将来的发展留足空间,该县在保证农民原有种植产业的同时,鼓励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增加收入。而对于相对偏远的乡镇则鼓励发展庭院经济,使安居和富民协调发展。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更多农民还掌握了建筑、安装等技术,增加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增收渠道。

      “粗略估算,2015年,霍城县安居富民工程累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5万余人,带动农牧民增收约1500万元。”锁金虎说。

      霍城县三道河乡结合当地实际,在推进安居富民工程的同时,借助当地千亩鲜食葡萄产业发展和图开沙漠旅游开发之机,突出发展安居富民农(牧)家乐,让当地群众借助旅游的发展就近致富。

      惠远镇央布拉克村紧邻惠远古城景区,如今已是“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借助旅游资源的优势,该镇结合安居富民工程的推进,通过改造居民居住区和巷道,挖掘民俗文化,闯出了一条旅游富民路。

      央布拉克村村民艾沙江・托乎提在村里的小吃一条街摆起了烤肉摊,加上销售瓜果和饮料,一个月下来能挣六七千元。村里像他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

      惠远镇镇长热甫哈提・买买提说:“村民住房和村容村貌的改善,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民族风情展示、手工艺品销售、家庭旅馆等为村民带来了新的收入。”

      目前,央布拉克村的民俗旅游开发项目可供5万名游客参观游览,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每年可为央布拉克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0万元以上。

      皮山县安居富民工程经受住质量考验

      本报记者王兴瑞刘毅

      2015年7月,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

      6.5级地震后,天山南北无不为之揪心。地震发生后,皮山县快速启动灾后重建工作,一年后,21001户受灾居民已全部搬进了新房。

      8月1日,皮山县安居富民办主任王建武介绍说:“皮山县把灾后重建工作与安居富民工程、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村住房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据悉,“十二五”期间,皮山县累计完成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任务48231户,18万群众搬进了配套齐全、安全美观的安居房。

      地震过后,皮山县巴什兰干乡巴什兰干村村民买买提明・阿布都艾尼家的房屋严重受损,当时的他既焦虑又后悔。焦虑的是,要为一家人今后的生活担心,后悔的是,看着别人家的安居富民房在地震中安然无恙时,恨不得时间倒退回去,他也能早早建起安居富民房。

      就在买买提明・阿布都艾尼一筹莫展的时候,皮山县灾后重建工作快速启动。

      王建武介绍,为了加强对灾后重建和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资金的统一调配和管理,中央、自治区拨付的资金和安徽省对口援建皮山县工程建设的资金都统一划归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专户,并严格按照灾后重建和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用好资金。

      住房重建是受灾群众的头等大事,灾后重建的安居富民房在质量上更是不能含糊。王建武说,新建房屋坚持平原和山区一致,确保工程质量。

      为了让规划更科学和人性化,皮山县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在做好灾情核实、灾害评估的基础上,高位推动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在建设的过程中,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科学布局,“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按每户80平方米以上面积进行建设,配套多种户型供群众自主选择。

      “重建期间,我们还开展培训活动,共培训工匠3700余人,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为灾后重建助力。”王建武说。

      53岁的科克铁热克乡托普买里村村民托合提买买提・阿布力米提说:“灾后重建过程中,施工队人手不够,村民就自发组成临时施工队互相帮助重建,我还因此节省了不少施工费用。”

      在灾区重建现场,这样的场景很常见,七八个人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一栋砖混结构的安居富民房用不了几日就能初现轮廓。掌握瓦工技术的村民托合提穆海麦提・伊米提主动加入临时施工队承担起瓦工任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参与了8名乡亲的新房建设。“我们的施工队一直在帮助乡亲们盖房,质量标准都符合要求。”他说。

      与此同时,皮山县交通、住建、民政、公路管理等多部门密切配合,为灾后重建提供保障。王建武说,重建所需的钢筋、水泥由县里统一采购,对于农户自己准备的门窗等材料,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农民代表前往其他县市商谈采购,将成本控制到最低。

      得益于快速重建的新房,买买提明・阿布都艾尼一家很快便重新开始了新生活,“灾后重建的新房比我的老房子不知好了多少倍,原来的土坯房变成了钢筋水泥房,还有整洁的庭院呢。”他激动地说。

      今年,皮山县安居富民工程需完成27000户,截至目前,已开工26873户,开工率达99%,竣工22481户(包括皮山县灾后重建21001户),竣工率达83%。

      若羌县打造堪比城市的现代乡村

      本报记者刘毅

      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楼,干净平直的柏油马路,还有周边成片的红枣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若羌县吾塔木乡西塔提让村的安宁祥和,让很多城里人羡慕不已。

      如今,住在这里的村民不再羡慕城里的现代化生活,整洁的安居富民房,现代化的垃圾清运系统,自来水及污水处理工程,一系列改善生活条件的好政策、好项目陆续实施,让若羌县的乡村成为一个个度假好去处。

      若羌县农村面貌的改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多项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这其中最明显的变化自然是村民房屋质量的大幅提升。

      8月1日,若羌县安居富民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葛志强介绍说,“十二五”期间,若羌县共完成安居富民房建设4147户,目前全县97%以上农牧民住上了安全、舒适的安居富民房,实现了住有良居,一批体现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现代化乡村已初步显

      现,成为对外展示若羌新农村、新面貌建设成就的一张靓丽名片。

      为了确保安居富民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政策利好,若羌县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捆绑使用扶贫、危房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涉农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了县级财政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农村“三老”人员、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建设安居富民房时,在给予28500元/户补助基础上,按照相关政策再给予专项补助。同时,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所迫,“垃圾围村”的现象正一步步得到改变。

      葛志强介绍,2015年以来,若羌县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年”活动,全县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决定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县48个村庄“幸福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项目实施以后,仅2015年,若羌县的26个行政村就建立起具备垃圾分类功能的垃圾屋,在当地住村干部、党员和村干部的大力宣传和带动下,当地村民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目前每天送来的垃圾中,分类率已达到70%以上。

      葛志强说,到今年年底,若羌县剩下的22个行政村将完成“幸福乡村”建设目标,农村分类投放垃圾屋将实现乡村全覆盖,基本建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一体发展”的农村卫生保洁、收运和处理体系。

      而与之配套的各项工程也在加速推进。葛志强说,2015年,若羌县委托疆内外村庄规划建设方面的名院对全县包括供水分户计量、排水、燃气、道路、亮化、外立面改造等分项工程实施规划设计,将生态宜居理念贯穿于“幸福乡村”建设始终,确保各项工程建设科学、有序实施。全县先后实施了自来水水质提升工程、城乡排污一体化工程、村通燃气工程等多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质量的民生工程,让“幸福乡村”建设落到实处,让村民真正享受到便利现代化的生活。

      据初步概算,若羌县“幸福乡村”工程一期已累计投资8000万元,完成供水分户计量改造2277户,铺设排水管网50公里,砌筑检查井3234个,铺设天然气庭院管道26.7公里;改造村庄道路21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3.6万平方米……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若羌的面貌,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也把一座朝气蓬勃、宜居幸福的塔东新城,展现在世人面前。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安居富民房一景

      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安居富民房一景。(资料图片)张旭辉摄于2015年11月10日

      阿勒泰市北屯牧民定居点。(资料图片)唐晓波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