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房产新闻 > 合肥商业地产销售不景气 市民频被推销商铺电话骚扰
  • 合肥商业地产销售不景气 市民频被推销商铺电话骚扰

    时间:2016-08-03 08:29:54  来源:  作者:
    昨日,合肥一栋写字楼正在建设中。

      昨日,合肥一栋写字楼正在建设中。

      “您好,地铁双轨交汇旺铺,每平方米15000元起”“地铁口精装公寓8560元/平方米起”……最近几个月,不少合肥市民频频接到类似的电话推销,不胜其扰,有的一天接到十几个。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探访发现,商业地产之所以频频进行“电话轰炸”,是因为销售不景气的缘故。

      市民吐槽

      一天接十几个推销电话

      今年5月,合肥市民夏女士接到经开区某商铺的推销电话,对方称商铺紧挨地铁3号线出口,超高回报率,超难得。虽然没有投资打算,但夏女士还是礼貌性地问了一下价格。没想到,打这以后销售人员就三天两头打电话问,“夏女士,什么时候来看一下啊?”夏女士说,连去外地休假,推销电话依然紧追不放。

      这期间,销售人员还会发短信问候和关心夏女士,打起“感情牌”。“最后我明确跟他说不打算买商铺,叫他不要再打电话了。”夏女士说,纠缠了1个多月的电话轰炸这才告一段落。

      小刘大学毕业三年,想在合肥买房安家,曾看过几个楼盘,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最近三个月,他每天都要接十几个卖房电话,基本上就是卖商铺、写字楼和公寓。“都是自动呼叫的,接到电话没反应,过了一会才接通。还有电话录音的推销电话,一点都没诚意,想赚钱,还不想投成本。”小刘说。

      对于此类推销电话,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凌斌在其个人微博上提醒,“最近主动给您打电话来推销的商铺,都是卖不掉的商铺;最近主动给您打电话来推销的写字楼,都是卖不掉的写字楼。旺销的商铺,不会主动给您打来电话;旺销的写字楼,也不会主动给您打来电话。切记!”

      记者探访

      公寓开盘两个月还在卖

      最近两个月,张先生每隔几天就会接到滨湖某楼盘的推销电话,“滨湖的房价都快破两万了,这个盘才卖八九千,不知道是怎么回事?”8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庐州大道与锦绣大道交口该楼盘售楼部,老远就看到“1号线,省府旁,8560元/平米起”的宣传语。记者看到,现场虽然人不少,但多数是置业顾问,仅有两家人在看房。

      年轻的置业顾问小朱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并介绍起整个沙盘的情况,还让人倒茶水。小朱介绍,目前在售的精装公寓均价仍为9000多元每平米,跟两个月前开盘的价格没有任何变化。而且之前是交5000元享9.85折,现在可以直接享受9.8折。“我们家拿地便宜,2013年拿地时才200多万一亩,跟现在拿地比零头都不到,所以我们家性价比高。”而周边住宅项目的置业顾问却显得很“高冷”,对于价格、认筹方式和开盘时间这些购房者最关心的事情总是三缄其口。

      一位有意投资的市民表示,该项目是40年产权商住两用公寓,水电费高、不能落户口,也就无法享受学区,而且由于是6梯20户,大部分房型的通风采光无法达到一般住宅的通透,在舒适性、实用性、回报率方面都打了折扣。“7月下旬,周边几个新推楼盘都是3小时之内全部售罄,这个盘价格这么低,卖了两个月了还在卖,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该市民说。

      热门地段写字楼也难卖

      众所周知,合肥政务区和滨湖新区的住宅销售十分火爆,然而这两个区域写字楼的销售却是遇冷。2015年11月16日开盘的政务区一栋写字楼,现仍有零散房源待售,主要分布在27到43楼。

      8月1日下午,记者车子刚停下来,路边两位拿着销售宣传材料的中年妇女就凑过来,希望记者帮忙,跟她们到售楼部去一下。她们说,只要记者到售楼部看看就行,买不买都没有关系。她们是被雇来招揽潜在客户的,但是,由于天气热,并没有多少行人愿意配合。

      而在政务区天鹅湖板块某写字楼项目销售大厅内,前来咨询的客户只有两位,大部分销售人员都显得无所事事。一名销售人员对记者说,“现在是夏天,天气炎热,所以购房的人相对比较少。”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的写字楼分为出租和购买两种方式,出租面积最大为100平方米,需自己装修,房租按照一个月50到7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支付。购买写字楼面积最小为70平方米,每平方米12000元到15000元。”

      [1] [2] 下一页 尾页合肥市民从一家写字楼的广告牌前经过。合肥市民从一家写字楼的广告牌前经过。相比住宅楼盘的低调开盘甚至偷偷开盘,商业类商品房频频开展疯狂“电销”,背后是否意味着难卖?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了解到,截至昨日,合肥商品房可售套数为17.9762万套,其中15万套左右是商业类商品房,合肥商业地产整体去库存压力较大。合肥商业地产销售不景气 市民频被推销商铺电话骚扰

      相比住宅楼盘的低调开盘甚至偷偷开盘,商业类商品房频频开展疯狂“电销”,背后是否意味着难卖?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了解到,截至昨日,合肥商品房可售套数为17.9762万套,其中15万套左右是商业类商品房,合肥商业地产整体去库存压力较大。

      供应:省城商业地产供大于求

      商铺、写字楼、商业公寓等在内的商业类商品房可售套数在15万套左右,为住宅的10倍,去化周期较长。“大概是从2010年开始,合肥的商业地产投资变得十分红火。”合肥市房地产界资深专家朱德开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在此之前,合肥商业地产开发较为不足;另一方面,住宅市场限购声起。合肥市从2011年开始执行住房限购令,居民购买住宅套数受到限制,而商业地产则不在限制之列。这使得部分有资金实力的市民将目光集中在商铺、写字楼产品上,合肥商业地产因此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是合肥商业地产市场最旺的一年,供应套数和成交套数最多,累计供应套数达36635套,成交套数达22756套。

      不过应该看到,相比销售量,合肥商业地产的供应量更可观。以2011年至2015年9月的数据为例,在此期间合肥商业类商品房累计供应面积约1057万平方米,而累计成交面积为466万平方米。此后,供应量高企的趋势并未改观。

      需求:市民投资商铺热情降低

      曾几何时,商铺、写字楼成为高资产人士较为热爱的投资产品,如今却成为部分人眼中的“鸡肋”。

      一面是开发商热情高涨地盖,那另一面市民购买的情况如何呢?选择房产投资的市民,对于商业类地产的选择这些年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根据合肥学院房地产学院分别在2010年、2014年、2016年进行的调查显示,选择房产作为投资的市民中,2010年,47%选择了商铺;2014年,50%选择商铺;到了2016年,仅15%选择了商铺。这说明,市民投资商铺的热情今年显著降低。

      这一调查结果的背后,也折射出楼市的起伏。曾几何时,商铺、写字楼成为高资产人士较为热爱的投资产品,所谓“一铺养三代”,跟住宅相比,商业类商品房投资属性更为突出。

      不过随着实体商业受电商的冲击越发明显,实体店面的人气和含金量也开始下滑。比如,处于合肥老城区的长江中路黄金店铺,去年就爆出几度降价招租的消息,租金相比前几年接近“腰斩”;曾经的人气之地步行街一带的商城,租户纷纷退租。这些都导致人们的投资观念发生变化,买铺投资成为部分人眼中的“鸡肋”。

      专家:投资商业地产要擦亮眼

      在售公寓产品在推销时,大多不会主动说明是商业公寓,而不少购房者也想不起来咨询,这样就容易“入坑”。

      合肥市房产界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商铺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同时对回报比一定要清楚,回报率越高,投资价值越大。

      业内人士称,公寓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住宅类公寓、商业类公寓、酒店式公寓,合肥市场以前两者为主。其中,商业类公寓对于有落户需求的购房者来说并不合适。购房者要想落户口,所购房子的土地必须为住宅性质,而商业类公寓开发商拿地时,用地规划并非普通住宅,而是商业等用途,因此按照规定不能落户口。此外,商业类公寓的用水用电价格标准参考商业用途,因此比居民用水用电贵。不过目前在售公寓产品在推销时,大多不会主动说明是商业公寓,而不少购房者也想不起来去咨询。这样一来,购房者就容易“入坑”。合肥市政务区某商业类公寓,开盘价8000多元/平方米,几年之后如今二手房市场价格为1.3万元/平方米,价格远低于周边普通住宅2万元/平方米的均价。此外,再转手时,税费也较高,按照商业用房标准收取。

      因此,市民在买房时一定要买得明白,问问土地性质,多看看合同。此外,即便是住宅类公寓,市民也应要注意误区。比如,买公寓不能只看一手价。公寓产品一般面积小、总价低,因此会打动一些首次置业者和投资客。但在变现方面,公寓产品可能会遇到难题。比如市民吴先生购买的一套20多平方米的公寓就因为面积过小,很难转手。此外,公寓的涨价空间也要评估清楚,除非有学区、地铁等“硬通货”配套。此外,也要观察放租渠道和环境。当然,公寓中也有优质产品,租金收益率也较高,但市民需多挑多比较。首页 上一页 [1] [2]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