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房产新闻 > 海通证券:京沪深房价永远涨神话背后是彻头彻尾的货币现象
  • 海通证券:京沪深房价永远涨神话背后是彻头彻尾的货币现象

    时间:2016-09-01 09:41:00  来源:  作者: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9月01日讯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认为,本轮京沪深房价涨幅惊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2015年的存款增速出现了飙升,而这主要归功于当年金融监管的放松。

      2014年底的时候央行宣布将同业存款算作一般存款,直接导致2015年1月全国总存款增加了8.5万亿。而京沪深是全国区域的金融中心,比如全国几乎所有的公募基金公司都设在京沪深,而所有大型保险公司的总部也几乎都在京沪深,这也使得京沪深自然成为同业存款的主要集中地,全国一半的同业存款都集中在京沪深三地,所以在对同业存款的监管放松以后,15年1月三地的存款均出现了大幅飙升。

      首先来看北京(楼盘),2014年12月时的存款总额为9.5万亿,到15年1月为10.8万亿,净增加了1.3万亿,月环比增幅为13.4%,15年全年北京存款增速为30%。

      再来看上海(楼盘),2014年12月时的存款总额为6.95万亿,到15年1月为8.57万亿,净增加了1.61万亿,月环比增幅达到23%,15年全年上海存款增速为42%。

      最后来看深圳(楼盘),2014年12月时的存款总额为3.4万亿,到15年1月为4.7万亿,净增加了1.3万亿,月环比增幅达到37%,15年全年深圳存款增速为57%,领涨北上深,也基本预示了之后深圳的房价涨幅。

      2016年以来存款增速骤降。但是,2015年的监管放松带来的流动性增加是一次性的,我们观察到从16年开始,京沪深三地的存款增速就出现了大幅跳水,到了16年7月,仅上海的存款增速还勉强保持在8%的个位数,北京和深圳的存款增速都降至了0增长,这说明北上深三地流动性增加的潜力已经接近枯竭。

      而在存款失速之后,北京的贷款增速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从2015年8月最高的18.6%降到16年7月的6.3%。

      上海的贷款增速在2016年3月达到24.5%的峰值,目前已经下降到了18.6%,其中和地产最相关的居民贷款增速已经从年初最高的43%降至25%。

      目前北上深三地中只有深圳的贷款增速依然保持在25.8%的高点,但在存款增速降至0以后,相信贷款增速的高增也不会长久。

      总结而言,京沪深永远涨神话的背后其实是彻头彻尾的货币现象,尤其是2015年以来的房价上涨和2015年初对同业存款监管的放松高度相关,当时政策的本意是增加银行的一般性存款,促进银行信贷投放能力,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是结果导致了三个区域金融中心的流动性爆炸式增长,并且直接推动了之后两年三地房价的暴涨。

      而这个过程,和2015年股市的牛市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年也是各种逃避监管,资金通过各种渠道配资流入股市,最终形成了疯狂的人造牛市。而美国08年次贷危机的形成,也在于放松了对次级房贷的监管,最终酿成了地产泡沫。

      因此,对于目前上海排队离婚的人们,想奉劝一句,天下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没有不破的泡沫!

      而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万幸的是由于房价只是结构性上涨,而且整体涨幅未超过经济名义增速,因此还称不上全面性的地产泡沫,而只是结构性的地产泡沫。也真心希望对流动性的监管能及时归位,千万不要形成全面的地产泡沫!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