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房产新闻 > 地王或从黑马利器沦为烫手山芋
  • 地王或从黑马利器沦为烫手山芋

    时间:2016-10-25 07:31:00  来源:  作者:

      多地发布调控新规后,楼市明显降温,成交量、成交均价环比回落

      地王或从黑马利器沦为烫手山芋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 “未来一年,市场将进入盘整阶段,成交量萎缩将成为必然,价格总体平稳,但不排除局部回调的可能性。这种市况将给我们今年储备的土地特别是"地王"项目开发带来很大的压力。”某中型开发商营销负责人坦言。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近期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新规后,楼市明显降温,成交量、成交均价环比回落。“如果销售持续收缩,未来"地王"入市将面临很大压力。”该负责人说。

      大批“地王”待消化

      今年以来,全国诞生的“地王”超过200宗。在房地产调控态势下,这些“地王”可能陷入尴尬境地。

      克尔瑞研究报告中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共成交246宗单价、总价“地王”,预计今年“地王”数量将创历史新高。“地王”集中在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其中合肥(楼盘)、南京(楼盘)、上海(楼盘)和杭州(楼盘)的土地市场火热,地王数量均在20宗以上。招商蛇口是重金夺地开发商的典型代表,前8个月共拿下6宗“地王”,主要分布在北京(楼盘)、深圳(楼盘)、南京等核心城市,总金额超过500亿元。

      未来“地王”项目入市将面临市场成交活跃度、房价涨跌幅度的考验。今年房企拿地成本明显上升,需要未来高房价予以覆盖。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10月11日,今年以来拿地最积极的50大房企拿地成本合计10459亿元,合计建筑面积为14374万平方米,平均拿地成本7276.2元每平方米。去年同期,它们的平均拿地成本仅为4761元每平方米,今年平均拿地成本上升52.8%。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未来一年的房价涨幅如果不到50%,手里有“地王”的开发商将面临入市难题,成本压力和市场风险很大。目前市场成交正在回落。伟业我爱我家(博客,微博)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调控新政出台后,北京二手房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逆转。预计四季度北京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将持续回落,房价将企稳并回落。

      “烫手山芋”之忧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一些激进开发商扮演了“黑马”角色。它们凭借高杠杆、高负债率大胆高价拿地,成功从区域型企业发展成为全国型龙头企业。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地王”是否会从“黑马利器”沦为“烫手山芋”?

      前述中型开发商营销负责人表示,自己所在公司虽然也拿了“地王”,但目前对市场仍充满期待。他分析,此轮调控旨在抑制投机需求,重在“止涨”而非“求跌”,楼市成交量虽然会大幅萎缩,但房价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价总体将横盘整理。今年一线城市供地较少,一旦有供地,企业去抢很正常。“未来我们在拿地决策上会更加注重风险把控,最大程度降低风险,获取利润”。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企高杠杆拿地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未来偿债压力增加,尤其是利息成本增加;二是土地成本加大,给后续项目定价形成一定压力。

      偿债压力增加的同时,融资收紧的信号已出现,部分银行收紧房企开发贷款,房企发行公司债也在趋严。中金标准数据总经理郝文嘉表示,部分企业在前期争夺“地王”的过程中,激进拿地,如果后期融资收紧,再加上去化速度放慢,现金流将承受很大压力。

      明源地产研究院副院长刘策认为,在政策收紧的背景下,房企首先要保证现金流的安全,在融资上多想办法,以实现平稳“过冬”。如果资金确实不足,土地是稀缺资源,完全可以寻找合作方联合开发,以减轻自身的资金压力。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未来“地王”何去何从,要观察土地价格和房价是否会下降。从过去几轮“地王”的运作模式来看,遭遇市场变化时,首先要“趴着”,等待解套。“地王”的开发周期比普通项目长得多,部分房企在财务可支撑的情况下会选择等待。其次是打造豪宅项目,争取覆盖拿地成本。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