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 “一肩挑”挑出为民办事加速度
  • “一肩挑”挑出为民办事加速度

    时间:2021-02-24 17:46:14  来源:天津广播新闻中心  作者:吴昱滨

    天津北方网讯:华庄村位于西青区张家窝镇,不久前,村里迎来一位新的“一肩挑”——她就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宫楠。宫楠个子不高,年纪不大,但做事的热情很足,他刚一走马上任就对村民说,一定要解决好村里的两件大事,这节后一上班,他就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入户调研。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让我们跟随记者吴昱滨,去认识这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

    大年初七,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宫楠就忙着在华庄村里走街串户了。第一站就是党员王利民家:

    (现场音:

    宫:利民伯伯过年好!今天来您家就是想了解了解还迁房,之前开会定了一个征求意见稿,您觉得还有什么不完善的,或者大家跟您反映什么了吗?

    王:按我说,就是快刀斩乱麻,给大家赶紧分了,别说大家着急,我都着急。。。。压混)

    华庄村位于张家窝镇,是西青区最早进行城镇化改造的村庄之一。早在2003年,部分村民就已搬入楼房。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有5栋楼的居民一直没有分房,涉及400多户人家,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而且,这一拖就是十几年,不少村民因此过上了常年的租房生活。王利民说:

    (录音:当时就分了一套,是个偏单,我儿子08年结婚,我就租房了。大孙子都13岁了。我在外面已经13年了,不短了。租个一室,一个月1500,挺迫切的。)

    虽然宫楠刚刚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但实际上,她已经就是村里的“老人儿”了。2017年底,宫楠以农村党务工作者的身份来到了华庄村。两年多的时间,她从支部委员一路走到了村支部书记,在她和两委的努力下,村里的路重修了,楼房重新粉刷了,60岁以上的老人也集体上了失地保险。环境变好了,收入变多了。大家心里都很高兴。但这没分的五栋楼房,始终是悬在村民心里的一根刺,也是宫楠上任后最大的目标:

    (录音:......1672从我来到村入户,村民说得最多的事,就是一定要协调镇里,把我们的楼分下来。然后现在这楼现在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分下来,这是一个特别焦点的问题。)

    目前,分房的工作已经启动,重新制定分房的标准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毕竟过去这么多年,村里的人口数有了不少变化。带着春节前制定的初稿,一上午时间,宫楠走访了十多户居民,不仅口干舌燥,还出了一身汗。好在,大家都很支持,这让她放心了不少。时间临近中午,宫楠没有回到办公室,而是转身来到了位于小区入口处的菜市场:

    (现场音:您好,程姐,咱们之前沟通的菜市场的规划方案,1楼我有一个想法,能不能弄出一个地块,专门叫一个便民服务中心。修自行车,还有配锁的,把这些小商户集中到一块。。。压混)

    分房的事拖了十几年,除了分配方案,租房的补偿款也是件大事。这便是困扰宫楠的另一个难题。华庄村地处海泰高新区腹地,潜在的消费人群和消费能力非常可观。但由于缺乏商业规划,村里的集体收入很低,别说补偿款,维持正常的开支都不容易。为此,宫楠决定在村口的菜市场做做文章,打造一个商业服务综合体。她说:

    (录音:1674一楼是个菜市场,2楼是有住宿,还有网吧。租金就是140多万,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了,就想把它整合。菜市场肯定还是要留着的,咱再把它盖大点,有一个高档次的饭店,然后再有一些教育方面的培训班,然后再整合一个小吃街。【能给咱们村里收入能增加多少呢?】保守估计是2000万。慢慢的租房费可以把大家还上吗,村民福利待遇也可以提高了。)

    年前的时候,经过多轮招标,华庄村确定了商业项目的设计单位。最近这段时间,除了日常的村务工作,宫楠几乎每天都忙在走街串户和打磨设计方案中。

    回归张窝镇三年多,华庄村的经济水平仍然是倒数,村里的事也是千头万绪,但宫楠的干劲十足,她相信,村子是有发展潜力的,只要把眼前的问题都解决,村民的生活一定能上一个大的台阶:

    (录音:迎难而上,还迁房,还有菜市场。只要用咱们的真心去换取村民的理解,把村里的工作就当做自己家里的事这样去干,肯定会给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觉得我们村可以从倒数第1名,怎么也可以变成正数第一二名,厚积薄发。)(天津广播新闻中心记者吴昱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