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 津城首家24小时书店:“深夜书房”守望文化之光
  • 津城首家24小时书店:“深夜书房”守望文化之光

    时间:2017-07-13 21:18:38  来源:天津北方网  作者:新报吴非 回振岩

    读者在24小时书店看书

    新华书店

      独家深读夜来书香

      天津北方网讯: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今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的这道作文题,让24小时书店一时间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6月20日,本市南开区荣业大街上的新华书店“进阶”成为津城首家24小时书店正式运营,一时间引发关注。20多天过去,这家24小时书店运行情况如何?新报记者子夜走访,了解书店深夜经营状态,回溯津城书店“越夜”探索细节。

      现状子夜读者寥寥清晨也有来者

      夜晚十点过后,荣业大街周边商场、沿街店铺陆续结束一天的营业,城市似乎在慢慢睡去……坐落在此的新华书店却依然灯火通明。因为好奇被吸引进来的学生从一楼跑到二楼转了一圈又下来,待了许久的几位阿姨依依不舍地离开……离凌晨不到两小时,只剩一楼零星散坐的两三人,各自安静读书。20多天的时间,这基本是书店内夜间营运的常态。店员介绍,通常晚上六七点的时候书店里客人较多――附近居民带着孩子过来,下了班的上班族路过进来转转,包括一些慕名而来的年轻人……

      荣业大街上的这家新华书店面积不算大,一些热门书摆放在进门迎面的位置,书法、古籍、小说、励志、经济等类别占据一楼书架,二楼主要是一些养生保健、教材教辅类书籍。书店经理刘登忠表示,比起畅销书、文艺类书籍,这几类图书相对更有市场。

      出于为读者提供舒适阅读体验的考量,新华书店二楼互动区特意摆放了一些沙发、木椅、茶几,也准备了一些饮品、小吃,“这部分消费的还是少。”据店员不完全统计,晚间书店营业额平均能达到七八百,不过总体来说,晚上“看”书的人似乎多过买书的人。

      “虽然还没形成一个大气候,但深夜读书的人还是有。”店员还记得,不久前有个小姑娘一晚上几乎抄了半本《犹太人的故事》,“最后倒是买了本《纸牌屋》走……”既然是24小时书店,是不是真有读者一整晚都在店里?“有啊,我夜班的时候就遇见过,跟着我上班跟着我下班,一晚上,读会儿书睡一下,再读会再睡下……”

      事实上,对于24小时书店的概念,老年人和年轻人理解和呈现出的情况往往有所差异。刘登忠解释,成为24小时营业书店之后,很有意思的是,每天清晨四五点不时会有老年人进来看看书,转一转,甚至会有这个时间来买书的上岁数客人,“老年人起得早,遛个早或者买个菜顺便路过好奇就被吸引进来了。”

      煤水电气、人力物力,24小时书店的运营成本不容小觑,“单纯依靠书支撑起这个业态还是挺难的。”刘登忠坦言,24小时书店经营真正尝试下来,发现的确尚有不足,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调整书的品位、保持缺书登记的老传统……“之所以保留二楼的一块空地,也是有计划想搞一些活动,比如读书沙龙、读书会,或者养生、诗歌、鉴宝等等专项的阅读分享会。”

      试水“守夜”五个月不堪成本压力

      荣业大街新华书店以24小时书店的新形象“面世”,距离天津之前唯一一家24小时书店关掉“越夜”功能已经有8个月时间了――本市独立书店“蚂蚁与海洋”坚持了五个月的时间。这五个月几乎是津城书店通往24小时运营的唯一一段尝试。

      “蚂蚁与海洋”店主李岛岛用“打脸”来评价此前的尝试,在书店去年开业伊始,作为本市首家提供24小时阅读服务的书店,为“蚂蚁与海洋”钉上了关于“先锋”“实验”“独具一格”的标签,虽然关闭越夜功能并不能抹杀读者对书店的热爱。但李岛岛也坦言,很大程度上辜负了读者的期望。在开业之初,他的做法几乎受到本地所有媒体的报道和肯定。某家媒体刚刚在去年11月25日报道了该书店的越夜阅读,而四天之后,李岛岛带着书重回诚基大厦开店,书店也重新启用“正常班”模式。

      “夜间总共来阅读的读者大概不到50人,其中一些是朋友。”李岛岛介绍说,开业的前几日几乎是“门庭若市”,十分热闹。两个女读者特地从唐山赶来,参加阅读活动。“午夜”与“书香”,让很多人感到新鲜而且期待。午夜之后,人们逐渐回归平静,到了后半夜几乎“楼上楼下睡倒一片”。而后,夜间的读者日渐稀少,而电费和人力成本却居高不下,对于一个小成本运营的独立书店来说,“精神”和“经济”的负担都是显而易见。

      衍生服务上,“蚂蚁与海洋”也很难让读者满意,擅长为读者荐书的李岛岛对“料理”并不在行。他还记得为两个夜间读者做了两碗面,象征性地收9元钱,而惨不忍睹的卖相让他又忍不住送出两杯“大可乐”。

      越夜阅读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都是常有的经历,而地点却并非一定在书店。李岛岛认为:“我也常会在家里看一夜书,但到书店里过夜只在一次旅行中有过。”经营成本的高企与经营模式的固定,让小成本的书店很难破局。“蚂蚁与海洋”依旧希望在未来能够重开24小时模式,但是在“资金”“精力”都允许的情况下。


    拾磨书店

      全国24小时书店经营状态

      三年发展历程有欢喜有忧愁

      从全国范围来看,2014年对24小时书店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此后三年,24小时书店经历了从风光无限到优胜劣汰的发展历程。

      最早全国闻名的24小时书店被公认为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作者雅倩介绍,2014年4月,三联韬奋书店成为北京第一家24小时书店,“深夜书房”开始受到更为广泛关注。

      “北京三联”火爆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24小时书店作为各地的文化符号纷纷落地开花,除了新开业书店,不少书店增加了“越夜阅读”功能。这种新鲜的尝试在各地开始时几乎都受到读者追捧。

      但经营活动的有限,读者的稀少,让这看似“简单”的模式已经在业内引起反思。在“情怀”面前,现实可能更残酷。

      今年高考以“24小时书店”为题的山东省的“睿丁岛书店”其实在高考前已停业两个月,店主徐长东也透露,未来或许会采取预约24小时的模式。而西安的万邦书城则仅仅坚持了半年就取消了24小时的经营模式。

      书店模式创新夜读夜宿融合

      在24小时书店经营过程中,除了“资本”“品牌”“决心”等条件,各地书店也探索出一些经验。雅倩以杭州悦览树书店为案例:“这家书店采取的模式是书店加咖啡馆。在新华书店旁开设独立运营的咖啡馆,咖啡馆的书由书店提供,每天新华书店闭店后,咖啡馆作为阅读空间继续开放。”在保证专业独立运营之余,“越夜”的环境也足够舒适。更重要的是,这家书店开设在当地火车站附近。不少读者都是过往的旅客,24小时书店成为他们过夜的场所。

      在经营中,夜读与夜宿的分水岭也逐渐模糊。一些书店已经有了夜宿功能。4月,小猪短租的2.0计划宣布,继去年和单向街等全国十家书店联手打造的“城市之光”书店住宿计划发布后,又有十几家书店加入计划。在书店里,不仅可以夜读,也可以住宿,扬州的边城书局店长王军表示,“去年通过短租获得的收入占书店房租的30%左右,能减轻一些运营压力。”重庆的南之山书房负责人车韵介绍,夜宿的收入目前可占南之山营收四成左右。

      这些经验能否被成功复制、能否具备长久效力……关于24小时书店的探索仍在持续。

      越晚“悦”读心灵“解忧杂货铺”

      尽管书店24小时运营模式显得格外艰难,但延长闭店时间,尽量让书店为人们的“夜生活”提供新的选择,却是书店经营者和读者的共同愿望。另一方面,对于读者来说,三联、诚品总是过于遥远,家门口的书店却几乎不可或缺,它们才是读者最忠诚的心灵寓所。新报记者分别走进郊区书店、校园书店、综合商业书店和乡村书店,观察津城书店的夜读百态。

      乡村书店・拾磨

      消费以游客为主少有村民来过

      “网红”书店“拾磨”坐落在西井峪村,地处蓟州区渔阳镇,在村里“老磨坊”的旧址上建造。

      拾磨里的书目并不多,除了货架上的一排,剩下的几乎全都摆放在吧台前方的大方桌上。除了少量适合儿童阅读的读物,从北野武到维维安,从蒋勋到鲍勃・迪伦,文艺、时尚、独特,曾经开过书店的李谦亲自精选了每一本书给来这的人。

      从早9点到晚9点,书店里人虽不多,但几乎没断流儿。几乎每个到村子里的旅行者都会来这里看看,有的也会点一杯咖啡或一个华夫饼,听听音乐,翻翻书,最后买走一两本书。店长赵永刚介绍,开业至今,书店已在经营上进入正轨,目前正处于市场的培育期,消费者以游客为主。

      两个月前,商务印书馆与书店合作成立了一个阅览室,并提供了大量图书,作为公益“乡村阅读中心”,供村民阅读。但可惜的是,虽然每晚都亮着灯,但几乎没有村民来过。

      原乡掌柜单秋红告诉记者:“这个阅览室是商务印书馆在天津合作的首个乡村阅览室,但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方法和时间。”


    荒岛书店

      校园书店・荒岛

      晚上来这看书已成一种习惯

      荒岛书店在南开大学西南村的一个小楼里。

      初入荒岛书店,难免会惊讶于它的“小”,两间二十平米的房间,书架上的书籍有些杂乱,但又带有一种独特的秩序,还有两只猫在其中穿梭。探访当日正逢暑假,学生纷纷回家,但仍有人三两成群来这里或看书、或买书、或干脆逗猫。

      据店员介绍,平日的夜间,来这里的人起码要比现在多一倍,“很多学生和老先生白天都有课,晚上这个时段刚好吃过饭,就顺便来这里看看书,基本已经形成一种习惯。”

      如果说荒岛书店有意思,可能就在于它的小,用店主木南的话来说:“我希望做一个书房式的书店,你可以来随意坐坐,聊天,我会和你说说书的事儿。”好书是书店生存和良性发展的基础。

      虽然书店一直营业到晚上10点,但在店主木南看来,是否夜读还是应该取决于自己的状态,像荒岛书店这样的人文社科书店,目标读者是那些生活节奏相对慢一些的人,因此荒岛书店推崇的不仅仅是深夜,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他的理想中,希望书店可以超越学校、跨越居民区,成为辐射方圆十公里的文化驿站。


    悦读家

      商业书店・悦读家

      晚上8点有个营业高峰

      2011年离开高校的“悦读家”如今已成了天津综合性书店的一家“老店”。除了文学类的书,吃、喝、玩、游、摄、设等品类趋于丰富。作为多业态的综合书店,11年的经营,这里早已不再依靠书作为店面的支撑,不过出版物的销售基本可以占到整体销售额三分之一以上,这让老板邵先生颇感欣慰。

      21时35分的悦读家已经接近打烊时间,仍有三三两两的客人散坐在座位区。

      悦读家晚上和白天的营业状态大体差不多,“没有太明显的起伏。”照以往经营情况看,每天8点左右是晚间营业小高峰,晚饭过后,一些白天忙于工作的人会利用晚上的时间来这里处理一些事务,也有习惯把晚上当做休闲放松时光的人愿意到这里转一转。

      对24小时书店,邵先生不是没考虑过。在邵先生看来,24小时书店的存在,应该和地域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一座城市,本身夜生活足够丰富、有人气,整体晚间消费形成了一种气候、环境,书店24小时营业其实是件很自然的事情,或者说,其实只是把夜间消费的人群引向了书店,不局限来书店一定为买书,而是成为一种习惯。


    红祥书店

      郊区书店・红祥

      街里街坊图的就是信任

      在咸水沽第三中学附近的居民楼里,就屹立着这样一家开了15年的书店――红祥书店。

      对于家住咸水沽的小李来说,带着孩子读书并非难事。傍晚只要下个楼,就能在红祥书店里和孩子,共享亲子阅读时光,“虽然书的种类不是很全,但是已经很不错了,毕竟现在开个书店也不容易,有时间的时候还是愿意来转转。”据店员介绍,由于附近有咸水沽一中、三中,还有一小、七小,所以每当傍晚学生放学,书店便迎来了客流高峰。

      店主赵先生说:“书店这个行业比较特殊,3年才能回本,我最开始是代理报纸发行,盘下一间门脸,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就干脆进了一批书,最困难的时候都是用发行报纸的利润补贴,好在这些年慢慢做起来了。”对于实体书店的未来,赵先生似乎没那么悲观:“网上买书是便宜,但渠道鱼龙混杂,不能保证正版,我们书店虽小,但主打精品,小说进的都是大出版社。开了十几年,在津南也算是个品牌了,顾客大多都是周边学校和小区的,回头客比较多,街里街坊图的就是个信任,所以被网购冲击得比较小。”(“津云”―北方网编辑侯静)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