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艺术商圈正成为申城文化景观 音乐会等在各商场上演
  • 艺术商圈正成为申城文化景观 音乐会等在各商场上演

    时间:2017-10-17 15:44:3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熠

    在以消费购物为优先的商圈中,遇见浸润人心的高品质文艺演出,在上海早已不是稀罕事。今年4月,“2017上海艺术商圈”启动,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商圈举手参与,音乐会、木偶剧、展览、工作坊等数百场文化活动源源不断地被精准“送”入沪上各商场。今天,“2017上海艺术商圈”工作交流推进会在中华艺术宫举行,这一全新的都市文化景观正在给人们带来惊喜。

    一场“文化味”的巧遇

    刚过去的周末,上海电影译制厂青年配音演员拜跃、穆雪婷走进徐家汇商圈,在美罗城的楼梯转角处朗诵了《天路》《落花生》等作品,引得逛街的市民慢下了脚步,“在商场里听朗诵,是一场很有‘文化味’的巧遇。”

    “楼梯舞台”形似层层堆叠的蛋糕,美罗城的“艺术进商圈”系列活动因此被冠以“美罗艺cake”之名。从年初至今,美罗城每月一主题,5月与上海昆剧团合推“临川四梦”,6月展示非遗,10月则推出“朗朗读书声”朗读者活动,周末午后的“文化甜点”从未失约。

    这是“2017上海艺术商圈”的一个缩影,也是城市文化氛围营造于细微处的展现。这一次,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将目光对准沪上大大小小的商场,“商场人流量多,对文化来讲,进商圈是个很重要的发展契机;而对于商圈来说,文化活动的注入可以拉动人气,实现‘1+1>2’的效果。”

    今年4月,市文广局牵头搭建平台,近百家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美术馆、民营文化机构积极加入,70家商场主动参与。经地理区位、人流聚集量、商圈定位、演出空间等综合因素考量后,高岛屋、上海协信星光广场、美罗城、大宁音乐广场等30家商圈授牌成为“2017上海艺术商圈”首批实施商业设施。

    “上海艺术商圈”项目具体执行方、上海对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申备好了一份供商圈挑选的菜单,“含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亲子手工、讲座沙龙等形式,已形成可供挑选的固定主体8大类160多场文化活动。”截至9月底,各大商场已开展近250场演出活动,近11万人次参与活动。

    一店一方案,商圈出“绝活”

    经过半年多的运营,每个商圈都有了各自的“绝活儿”。K11、湖滨道购物中心主打亲子手工,悦达889和久光百货青睐儿童剧,高岛屋以小型乐队演出吸引人气,商圈成为一个个微型的“文化厅”和“艺术馆”。曹建申说:“走进商圈的市民,可以感受到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据悉,“上海艺术商圈”采取三个“一点”策略,市、区各支持一点,商业体自身再拿出一点资金办活动。

    大宁音乐广场开业一年后,成为“上海艺术商圈”首批试点商场之一。7月23日,大宁音乐广场“乐享声典”夏季音乐节开幕,上海爱乐乐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轻音乐团等专业院团悉数登场,三场整编制交响音乐会免费公演,爱好音乐的市民直呼过瘾。大宁商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尧说,商场引进小型音乐会,市民停留的时间变长了,“从直观感受来说,一到有音乐会的周末,车流量的饱和度就比较高。”唐尧还有个更远大的目标,由于品牌店高度重合,他希望通过艺术商圈音乐品牌的打造,“形成大宁音乐广场独特的文化个性。”

    香港广场推广及公关高级经理吕晴说,11月通常是商场淡季,但去年得益于为期一个月的“艺蕴黄浦”活动,众多展览、演出使得香港广场客流量同比增长约20%。在没有“上海艺术商圈”这一平台之前,商场独立引入文艺演出成本较高,也较难形成常态化的演出项目;加入艺术商圈后,商业体和文艺院团有了直接对话的平台。据介绍,香港广场已与上海音乐厅达成合作,从10月中旬开始,将在南座中庭连续举办9场类似“音乐午茶”的演出活动。

    艺术进商圈也能培养观众

    进商场演出,对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行政总监戴德岳而言,是不需要犹豫的选择。今年,这个民族室内乐团在大宁音乐广场和百联世纪购物中心进行了三场演出。“古筝有21根弦,扬琴有几根弦?”在地下走廊的临时演出空间中,乐队成员演奏完经典曲目《渔舟唱晚》后还不忘与观众互动。

    不过,进商场的演出要根据演出空间的特点与观众群体的构成而有所调整。戴德岳举例,音乐厅里的演出,通常更专业化,也更有深度,“比如连续表演山东、浙江、河南筝派三个版本的《高山流水》”;但商场里,以大众普及为目的,演大家最熟悉的《渔舟唱晚》,辅助知识讲解。“通过商场中的乐声,唤起观众对民乐的热情。慢慢地,他们会走进剧场。”

    今年3月,汉服展示、花朝赏红、笄礼成人、明制婚礼等传统民俗在美罗城赚足了眼球。参加展演的志愿者枝枝说:“商圈里的活动,对观赏人员没有限制,买东西的市民不需要买票就能看到演出。”“上海艺术商圈”正在培养一批忠实的市民观众。家住徐汇区的王奇每次走进美罗城,总不忘带上相机,“不论是明制婚礼展示,还是阿卡贝拉或昆曲表演,都特别有味道,我争取把每次活动都拍下来。”

    吴孝明说,文化和商业是一对孪生兄弟,“上海艺术商圈”旨在搭建一个多赢的平台,“以一元钱撬动五元钱的价值,让商场和文化成为生命共同体。希望在每个商场的拐角,都能有音乐的旋律。”据悉,明年的“上海艺术商圈”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向郊区辐射,逐步强化周边地区的文商互动。此外,“上海艺术商圈”还计划进驻地铁、机场等公共交通空间,等车、候机的“低头族”也将领略到高品质的表演,享受公共艺术为生活带来的愉悦。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