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上海工匠”徐军:做逝者的尊严守护者
  • “上海工匠”徐军:做逝者的尊严守护者

    时间:2017-12-23 15:21:03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晓晶

    图片说明:2017年度“上海工匠”、上海市宝兴殡仪馆技术总监徐军正在接受采访。

    东方网记者刘晓晶12月22日报道:“我们的工作难就难在,生前并不认识逝者,但是要努力去还原他的容貌,并得到家属的认可。”谈起自己的工作,上海市总工会评选的2017年度“上海工匠”、上海市宝兴殡仪馆技术总监徐军这样对记者说道。徐军从事遗体防腐、整容化妆20余年来,他深爱着这份工作。他坦言,遗体防腐师不仅是逝者的尊严守护者,更是家属的心灵慰藉者。“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安心”是他的工作座右铭,也是他职业的神圣使命。

    图片说明:“礼敬生命殡仪服务”上海市徐军劳模工作室。

    他研发的工具已在全国推广

    说起徐军,头衔一长串,这些成绩的获得,与他近20年来在殡葬岗位上虚心好学、开拓进取的精神密不可分。自1996年进入宝兴殡仪馆工作以来,他高度认真负责,默默奋斗在殡葬最苦最累的第一线,为遗体整容防腐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2001年市民政局联合劳动局首次在殡葬行业举办的化妆防腐技能操作比赛中,徐军一举夺冠,获得“化妆、防腐”两个高级工职称。2002年,他被单位外派到加拿大学习国外先进的殡葬整容防腐技术。从2002年开始多次参与民政部、殡葬协会和殡葬服务中心整容防腐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的编写、讲授和实践指导。

    2006年,徐军被单位派遣到黄山殡仪馆开创业务,为黄山殡仪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2008年初,他再次回到宝兴化妆组,带领小组人员开展化妆防腐的技能攻关工作,组建特殊遗体处理攻关小组等,先后获得全国民政行业优秀技能人才、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他致力于核心技术研发。通过不断的革新、改造、攻坚,徐军带领团队,开创了一系列全新的遗体处理方法和殡殓服务模式。例如由他主导研制的口腔闭合器和防腐注射一体机等一系列针对遗体服务的特殊专用工具,已经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使用。除此以外,每一次遇到不同的特殊创伤,他还在专用工具的基础上,开发研制能够便于实际操作的各类器械。从而引领国内的遗体防腐技术向前发展。

    徐军在技术上的孜孜追求,不仅使其成为业界一张响亮的“名片”,也是国内殡葬工作者改革创新的成功典范。他参与了上海市防腐研究所多项专利奖项,如遗体保护液和皮肤固定剂、褪色剂等保护遗体质量的药剂的试验与改良,目前这些研发和改良的新药剂已经在全国殡葬防腐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军说:“技术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因此,他努力寻求技术与服务的结合点,在创立的“净离别”故人沐浴服务项目中,完善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呈现,使得这一创新服务项目得到逝者家属的较高认可,并由此获得了上海市民政局第五届十佳服务品牌。

    图片说明:徐军正在工作室里查看资料。

    他编写的教材传播殡葬技艺

    作为上海市劳模,徐军在单位有一个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礼敬生命殡仪服务”上海市徐军劳模工作室,工作室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开展劳模带徒传授技术职责。

    在2015年的“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善后援助工作中,徐军作为被市民政局钦点的技术专家参与了市民政局关于此次事件善后处理相关工作筹备,他并率领遗体处理技术团队赶赴“前线”开展逝者遗容修复工作。为了让96位在事故中遇难的上海籍游客“体面回家”而连续奋战了11个日日夜夜。

    到了事故援助地,徐军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当地同行,给他们做现场操作指导。当五具高腐遗体运至洪湖殡仪馆后,徐军就带领自团队和当地同行一起操作,从除沙、清洁、除臭、消肿、修复、整容、化妆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做得一丝不苟;每一处细节都要求精益求精。和大家一起分享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让当地同行也相应提升了技艺。

    事实上,除了面对面传授技艺,徐军还致力于教学理论构建。

    在日常工作中,徐军发觉,国内殡葬一直以来依靠的师徒结对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技术人才的培养。为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他通过多方协调、层层沟通,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最终主导完成了《遗体防腐师(专用于民政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与遗体防腐整容化妆实用手册》的编写。

    目前,这套教材已经运用于全国民政专业院校及相关职业资格的培训与专业实用方面的指导。徐军这种致力于教育理论的研究,又执着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为培育大批殡葬行业技术人才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