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从绿化到“彩化” 上海的美丽还能再升级
  • 从绿化到“彩化” 上海的美丽还能再升级

    时间:2018-03-31 15:40:39  来源:新民网  作者:胡彦

    原标题:从绿化到“彩化”,上海的美丽还能再升级

    图说:樱花烂漫。新民晚报 李铭 摄

    樱花、梨花、桃花、郁金香,红色、黄色、白色、紫色……三月花发,春光正好,申城各处公园绿地花展琳琅满目,一个彩色的上海正引得万民空巷:顾村公园双休日客流破30万不说,南浦大桥浦西引桥下一个公交枢纽站都会成为网红景点。人们太想要一个绿色的、彩色的上海了!

    赏“绿”赏“彩”,只能去公园?饱览春色之际,市民还不解渴:大城市绿化能否翻出更多新花样?从绿化到“彩化”,我们还能怎样享有生态“红利”。记者问计专家,展开一番调查:

    【先天不足有遗憾】

    市民:朱女士,67岁

    坐标:中山公园

    感言:“阿拉上海已经老漂亮了,不过我到国外去白相,看到有些地方色彩还要漂亮,光叶子就交关颜色呶。”

    上海市民眼界开阔,朱女士的比较不无道理。

    “城市绿化的色彩是‘绿’与‘彩’的结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王云才教授介绍说。绿,市民耳熟能详,连年来上海的绿化一直大步前进。绿起来之后,就是“彩”起来。所谓“彩”,主要就来自植物的叶子和花。很多树种在不同季节,叶子会变得色彩斑斓,这一点在高纬度地区尤为突出,比如一到秋季,红色的枫叶和黄色的银杏;但对处于相对低纬度的上海而言,地理气候特点决定了在彩色树叶树种选择上稍有局限,难以做到想什么就有什么。

    对此,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张浪也表示,上海土壤PH值呈碱性、有机质含量低、土质透气性差,一度成为上海绿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上海的昼夜温差不大,气候又湿润,同样是色叶树种,在其他地方黄灿灿的,到了上海看上去就灰蒙蒙的。”张浪说,上海曾经还面临着植物品种单一的问题,以行道树为例,大多为法国梧桐,树种单一使得城市色彩也会偏单一。

    图说:外滩郁金香。新民晚报 张龙 摄

    【后天努力破瓶颈】

    白领:王小姐,25岁

    坐标:南京西路商务楼

    感言:“我觉得上海彩色最有特点的是,这两年已经从空中彩色到地上了,落叶不扫最赞了!”

    落叶不扫是种创新,但先天缺陷是否就难以破局?

    “那倒不会,事在人为!上海绿化部门一直在精心选育适合上海的观赏性新优植物”,张浪告诉记者,最近10多年间,上海做了许多尝试,经过筛选改良后在上海扎根的叶色亮丽树种已超10种。拿在静安雕塑公园里示范种植的红花槭来说,一到秋天火一般亮红的叶色相当养眼,而它实际上就是改良型的美国红枫。近20年间,上海引种的常用植物品种已从1999年的不足500种增加到了1000多种。张浪透露,目前上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叶马褂木(皇袍)已进入育苗阶段,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在春、秋两季都能看到黄灿灿的金叶马褂木。

    此外,随着上海林荫道建设步伐加快,秋风落叶成为大地景观。2013年,徐汇区余庆路、武康路尝试对部分道路落叶不扫,成为申城一道独特风景,得到广泛认可……到去年为止,全市落叶景观道路增至29条,在秋日里为市民营造了诗画般的红黄“地毯”,把色彩从空中搬到了地上,赢得一致点赞。

    图说:海棠如雨。新民晚报 周馨 摄

    相比气候等因素导致树种选择上的局限,花更具色彩表现力。如今在上海,四季甚至每个月都有可观赏的花,“像现在这个季节,樱花、桃花争先开放,再比如8月桂花,秋冬季的菊花、梅花等。”拿市中心的南京西路来说,从彩色辣椒、红掌、圣诞花、金叶甘薯、变叶木、繁星花、三角梅、一串红、虎刺梅到如今种植的喜炮,一整条马路一年四季都在“翻行头”。申城街头还有很多观果树种,比如杏子、柿子、梅子、橘、石榴、香橼和海棠科等,有的色彩鲜艳,有的形状奇特,有的香气浓郁,有的着果丰硕,有的则兼具多种观赏性能。

    【多方参与同打造】

    市民:吕先生,44岁

    坐标:浦东龙阳路旁小区

    感言:“我去世纪公园看梅花,当然赞!不过像我们小区楼间距挺大,大面积绿化草坪也不错,但好像色彩还不够丰富,我是不是有点‘贪心’了?”

    吕先生的想法并非一家之言,想要更美也不是“贪心”。

    从绿化到“彩化”,美化上海并非绿化部门一家之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走在静安寺附近静安嘉里中心地块,可以明显感受到与众不同。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宫明军告诉记者,这里是上海第一块由政府和企业一起打造的绿化特色街区。利用道路绿化资源,围绕城市特色商业,通过特色绿化、容器花卉、园艺小品、围墙透绿等形式,1500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被重新打造。“这样一来,提升了整个地块的品质和档次,对企业和商圈本身也是好事。”

    图说:桃花朵朵。新民晚报 庄毅 摄

    上海那么多居民小区的绿化布局也有很大提升空间,“绿树之间偶尔看到居民种的花草有一根花枝从墙里探出来,很美很惊艳,充满生活情趣。”景观学专家的观点也是很多市民的心声――希望家门口更美丽。

    普陀区曾做过调研,许多小区,尤其是那些老旧小区的居民对小区绿化改造有着较为强烈的意愿,过去仅是对黄土朝天“补绿”的做法早已无法满足居民对美的追求。铜川路上的真光新村第七小区是1994年建成的售后公房小区,原来的中心花园破旧不堪。为了做好改造,当地真如镇街道特意请来专业设计单位出设计稿。“都是绿树太单调,种点花最好了。”居民的意见被采纳,花园里种上了桃花、茶花、垂丝海棠、栀子花、银杏和海棠。“桃花开得这么好,‘家’里也有美景,我们都不用特意去外面了。”居民区还大胆创新,将三个小花坛交给有养花热情的居民来打理,弄堂里又多了别样风景。

    采访中,王云才教授告诉记者,上海属于高密度大城市,地面建筑比较密集,一些欧美城市居民低矮阳台上放置小盆栽的做法,在上海可能行不通,存在安全隐患。但上海可以借鉴新加坡和国内广西南宁等地的经验,发展立体绿化作为建筑的点缀,既对环境有利,也增加观赏性。

    明天就要迎来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从绿化到“彩化”,有全社会参与,上海的四季将更丰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