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成功支付一次后每月自动扣款?小心快捷支付有坑
  • 成功支付一次后每月自动扣款?小心快捷支付有坑

    时间:2018-03-31 15:41:0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晔

    原标题:成功支付一次后每月自动扣款?小心快捷支付有坑

    消费者耿先生今年1月发现每月被自动扣除某视频网站收看费用,联系网站客服人员后被告知,须在手机设置中自行关闭自动扣款业务,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然而,几个月下来已悄悄被扣了几百元,还是让耿先生心塞。

    日前,上海市消保委发布消费提醒:如今,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通过快捷支付作为消费新方式,但在支付便捷的同时,消费者必须加强自我保护。

    解放日报・上观记者为此特地检查了自己手机内的支付宝,点击“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惊讶发现已签约免密支付/自动扣款的服务中,已有“饿了么免密支付”和“上海地铁先乘后付”。然而,记者对于怎么会开启这两项服务已记忆模糊。

    支付宝内含“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功能。

    记者不知不觉中已签约的“免密支付/自动扣款的服务”。

    因此,无论现代生活如何忙碌,请消费者务必检查一下自己的手机,是否在无意中开通了部分免密支付和扣费服务,有时,消费成功一次后系统就会默认自动扣款。所以,如不需要相关服务,消费者要记得及时解约或关闭。

    如不需要相关服务,消费者务必记得及时解约或关闭。

    而且据记者了解,此前,由于已发现相关风险,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已关闭快捷支付渠道。今年3月17日,宜人贷和微贷网这两家P2P平台就分别发布公告表示,农业银行快捷支付通道关闭,需要投资者移步网银操作,或更换银行卡绑定。

    上海市消保委还提醒消费者,使用快捷支付时,必须明确转账对象。而今商场、便利店、超市、餐饮店等经营场所的收银方式大多提供了快捷支付方式。对此,消费者在付款时应到指定收银柜台支付,遇到只能转账支付时必须明确收款方是否为关联的企业账户,以免造成财产损失。譬如,消费者朱女士于去年7月在某商场购买家具,店铺销售人员声称因刚入驻商场,价格标牌还未打印,要想以8.95万元的最低价买到家具,就要多支付定金,并通过转账支付余款。朱女士当即支付1万元现金,并通过转账1万元至其指定的私人账户作为定金,之后又陆续通过转账付清了全款。然而,当约定送货时间到来时,商家迟迟不肯送货。朱女士于11月底至商场才发现该店铺已撤柜,支付的钱款打了水漂。

    另外,当消费者使用快捷支付时,不能忽略“保留凭证”这一重要环节。保存消费凭证以及商家承诺或协议,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可以帮助买卖双方消解不必要的麻烦。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可凭借这些证据进行投诉以有效维权。譬如,消费者顾女士于去年11月在某商场购买服饰,通过快捷支付付款后忘记拿走购物小票,几天后发现有质量问题去换货,商家以无法提供购物小票为由设置换货障碍,让顾女士有苦难言。

    市消保委特别指出,消费者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谨慎对待社交软件中出现的各类链接,对积分、中奖或任何索要手机验证码等短信链接等切勿轻信和点击,谨防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被盗。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