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河南做好“农”字文章 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 河南做好“农”字文章 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时间:2017-07-05 21:03:0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魏蔚

    本报郑州7月4日电 (记者龚金星)麦收时节,河南省正阳县慎水乡李通村附近的一块麦田里,包括大型联合收割机、麦秸打捆机和拉粮的拖拉机在内的十几台机器在分头忙活着。“今年,俺种的小麦亩产能达到550公斤以上。”麦田的主人黄磊,80后小伙,先是在外打工,后来返乡承包了3000亩土地,办起了家庭农场。此刻,黄磊满是麦灰的脸上绽放着笑容:“这些麦子已全部被种子公司订购,每斤高于市场价三毛钱。”黄磊笑容的背后,是农业大省河南正在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调优产品结构。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是全国重要的口粮生产基地。在确保口粮面积稳定的基础上,河南去年发展优质专用小麦600万亩,今年要增加到800万亩;去年花生种植面积增加93万亩,今年要再增加300万亩;去年籽粒玉米面积调减40万亩,发展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00万亩,今年还要发展优质饲草200万亩。延津县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达50万亩,订单种植面积达到43万亩。用延津小麦做成的挂面每公斤最高卖到48元,依然畅销。茅台集团到延津合作建立有机原料基地,“国麦酿国酒”被传为佳话。

    拉长产业链条。河南围绕“农”字做文章,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2012年开始,河南每年拿出2亿元扶持引导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截至去年底,已培育认定农业产业化集群207个,带动农户超过1000万户。泌阳恒都建成以年屠宰15万头肉牛生产线、年生产10万吨肉牛饲料加工厂和30万吨生物有机肥加工厂为主体,集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产品研发、饲草种植、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的肉牛产业化集群,年产值达10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20万人以上。

    强化技术支撑。去年,河南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攻关计划立项项目达172项,全省10项重大科技专项中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占三成。黄磊所在的正阳县,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花生专家张新友团队合作,引进新品种,打造花生良种繁育基地。有种子公司找上门来要与黄磊合作,让黄磊种植500亩张新友团队研发推广的高油酸花生,亩均收益比普通花生高700元左右。

    突出改革驱动。河南有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省流转土地3913万亩,托管1496万亩。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激励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大政策效果。新野科尔沁万头肉牛育肥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农户参与、协会管理的“五位一体”运作机制,与规模场、养牛户结成产业联盟扩大养殖规模,每头牛提供担保贷款5000元,并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保护价收购育肥牛,调动了当地农民养牛的积极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