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第一届河南省文明家庭候选名单公示 50个家庭榜上有名
  • 第一届河南省文明家庭候选名单公示 50个家庭榜上有名

    时间:2017-12-05 17:49:36  来源:河南文明网  作者:

    第一届河南省文明家庭候选名单公示

    根据省文明委2017年工作要点安排,在全省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的基础上,今年9月以来,省文明办组织开展了第一届河南省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经过基层推荐、专家评审,推选出50个家庭为第一届河南省文明家庭候选家庭。现面向社会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公示期内向省文明办反映。公示时间:12月4日——12月10日。电话:0371——65902498;65902971。

    河南省文明办

    2017年12月4日

     第一届河南省文明家庭候选名单

    1、郑州市薛荣家庭。积极承担照顾双方老人义务,在大家庭设立子女教育资金、评选最美媳妇、最美儿女,实施“精准扶贫星空计划”,面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推出免费技能培训,承办“圆方圆梦大行动”,组织帮扶活动达400多次,累计帮助数万余人次。薛荣荣获2016年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儿子李圆方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荣誉称号。

    2、郑州市李银妞家庭。这是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家庭,儿子是飞行中队长,壮烈殉国;孙子沈战东,因劳累过度晕倒光荣牺牲在工种岗位上。一门两忠烈,卫国保太平。四世同堂,母贤子孝,婆媳亲如母女。

    3、郑州市梅竹家庭。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夫妻相濡以沫。当夫妻一方工作压力较大时,主动承担家务,为对方减压。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送给邻居孤寡老人陈学勤,坚持照顾老人整整10年,帮助他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二十多年来慰问官兵,关爱儿童,帮难扶困。成立了管城区“文明市民爱心热线”,先后帮助困难家庭1000多户,解决困难10000多个,创建了全国首例“邻居节”活动,成立文明志愿者小分队。荣获“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河南省武警总队医院五好文明家庭”、体育局系统“五好家庭”。

    4、郑州市耿传忠家庭。恪守孝道,夫妻恩爱,教子有方,热心公益。为老人洗澡、洗脚、理发、剪指甲,在单位和街坊邻里中是出了名的孝顺。女儿工作成绩突出。向省内外灾区群众捐献钱物达两万余元,常年资助2名贫困地区的学生读书,经常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2015年9月被评为郑州市“最美和睦家庭标兵户”,2016年8月被评为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2017年5月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最美家庭”和“全国最美家庭”。

    5、开封市王素花家庭。四世同堂的大家庭。1959年,王素花因刺绣《清明上河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她和丈夫相濡以沫60年,全家老小尊老爱幼,互相帮助,婆媳亲如母女。王素华带领下岗的儿子、媳妇二次创业,办起以刺绣为主的工艺美术厂,在美国芝加哥成功举办了“中国宋绣展”。开办刺绣技术培训学校,免费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女孩和城市下岗女工。创办了开封市兄弟宋绣有限公司,帮助残疾人再就业。王素花入围中国好人榜、河南省道德模范。

    6、开封市李允明家庭。家庭自费创办明心文化书屋,购置1400多份报纸,35000多本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及乒乓球、羽毛球、扑克、军旗等文体用品,免费供孩子借阅使用,免费给孩子们提供纸和笔。成立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家园”,教留守儿童们读书,辅导他们功课,提供爱心午餐。夫妻同心先后照顾了360多名留守儿童,帮助了17名大学生完成学业,接待40余万人次到书屋学习和查找资料。儿子李琳坡参加了埃博拉病毒重灾区的维和任务,并获得了联合国二级荣誉勋章。2014年5月授予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2015年授予河南省“最美家庭”提名奖;儿子李琳坡2014年获优秀士兵、三等功,获得了联合国二级荣誉勋章。

    7、洛阳市潘丹勇家庭。丈夫创新进取,妻子相扶相助,帮助设计多媒体视频、警民联系钥匙链,发明了校园安全棋和社区安全棋,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创办了失物招领中心,义务为群众找回了2256个钱包,现金11万余元,坚持照顾辖区的几个老年人,多次参加义务献血。夫妻俩物质生活追求淡泊,勤俭节约。女儿品学兼优,被学校评为五星美德少年。曾荣获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8、洛阳市刘小利家庭。刘小利在南留村教学点工作已有16年,丈夫刘国营“追随”刘小利来到教学点,成为一名全科小学教师。夫妻的坚守和辛勤呵护,使教学点面貌彻底改观,并连续三年在全镇教学点统考中获总评第一的好成绩。

    9、洛阳市金相超家庭。早在清朝嘉庆年间,知县就给金家颁发过一块“五世同堂”的匾额。至今一直秉承家训家风,全家16口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收入由家里的长辈统一支配。婆媳关系融洽、兄弟手足情深、妯娌相互关照、孩子活泼可爱。金相超家庭用最传统的家庭聚居模式,绘就了中国乡村大家庭美好和谐的生活画卷,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纯朴、和谐的好乡风。曾被评为“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标兵户”。

    10、平顶山市李美萍家庭。李美萍本人是重度小儿麻痹症患者,在信访部门工作20年来,接待来访来信来电,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丈夫去世后独自照顾年幼的女儿。1999年与现任丈夫乔文生相识相知,相亲相爱,是同事和朋友眼中公认的模范夫妻。2012年,现任丈夫冒着生命危险救起一名落水儿童,荣获平顶山市争先创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平顶山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曾荣获了“全国最美家庭”。

    11、平顶山市张辉家庭。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对患脑梗塞并留下后遗症的父亲,竭尽全力看护治疗、心理疏导。逢年过节,来回奔波一千三百多里看望在老家的老人。组织了“天使之心”故事屋,每晚给校园里的小朋友们读故事。夫妻俩多次被评为校级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12、安阳市秦松山家庭。夫妻相敬如宾,同甘共苦,和睦邻里,孝敬父母,热心公益,秦松山常年在工地,妻子李保芹孝敬老人,抚养孩子,营造温馨和美的家,给行动不便的婆婆喂饭穿衣,子女教育有方,对家中长辈礼貌有加。夫妻俩热心公益,为社会捐款、捐物累计百万余元。2017年07月秦松山荣登“中国好人榜”。

    13、安阳市李翠利家庭。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自费创办零门槛借阅微光书苑,投入近20万元,募集图书十万余册,发展、推广不同形式零门槛借阅合作点30余家,累计推广阅读13万余人次,带动父老乡亲自我文化建设热情,推动了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受到全国人大、文化部等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父老乡亲们的一致好评。2014年被评为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提名奖;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家庭;2016年被评为“全国书香之家”、“全国最美家庭”、“河南省5.1劳动奖章”、”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3.8红旗手”。

    14、安阳市周爱民家庭。夫妇两人三十多年来,孝老爱亲,相扶相助,克服种种艰难,同力支撑着两个家庭多难的家庭,白天在工地操劳,晚上在医院守护生病的父亲,常年照顾植物病人的岳父和年老痴呆的岳母,精神失常妻弟及其先天智商低下的儿子。担负着两个家庭老少十四口人的生活,其中有四个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两个严重智障人需要看护。周爱民,2010年8月荣登“中国好人榜”;2015年获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15、鹤壁市张彦光家庭。张彦光是社区民警,妻子也是一名警察,他们把家搬到了警务室——“彦光警务室”,首创了“爱心护学岗”,坚持每天执勤护学开展“代理妈妈”活动,每次值完勤,就把校门口留下的孩子带回警务室的“家”。全家坚持每到周末组织戏曲演出,这就是警务室的“马扎舞台”。被感动的社区老人自发成立警务室第一支治安志愿服务队,还自编自导了一部戏曲联唱《夫妻警务室赞歌》……曾荣获“河南省最美家庭”提名奖,张彦光先后被评为“全国派出所好民警”、“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杰出五四青年忠诚卫士”、“河南省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基层法制员”。

    16、新乡市李江福家庭。夫妻相敬如宾、夫唱妇随,恪守诚敬勤勉的优秀家风。李江福在外忙事业,妻子郭巧云当好“贤内助”,勤俭节约、粗茶淡饭,严格要求孩子,两个儿子诚实上进、品学兼优,分别成为国家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和军校学员。2007年底,因业主拖欠工程款造成工人工资无法兑付,李江福决定卖房筹款。妻子和儿子坚决支持他的做法,一致表示,房子卖了可以再买,信誉丢了可就再也买不回来了。在家人大力支持下,李江福将自家两套房产变卖抵押给民工发了工资,而一家四口却过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春节。为地震灾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等献爱心活动,累计捐献钱物186万多元。2017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称号,李江福还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信之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17、新乡市买世蕊家庭。买世蕊家庭勤俭节约,热心公益,在公益事业上支出300余万元,自己常年住在一间设施十分简陋的五十多平米的顶层旧楼里。买买世蕊几十年来与五十多位孤寡老人母女相称,长年相伴;自费为300多名贫穷山区女童和留守儿童开办“世蕊爱心班”,支助她们到高中毕业;经她牵线搭桥,千余名下岗女工重新上岗。婆婆肺癌晚期,医院下了死亡通知书,买世蕊坚持不放弃治疗,使老人的生命又延续了八年,公公百病缠身,坚持二十多年精心照顾,直到八十多岁辞世。儿媳为了救治患白血病患者,采取措施提前让孩子出生,还为患者捐款。曾荣获“第二届全国五好家庭”,买世蕊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拥军模范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首届“百姓金口碑”奖、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登中国好人榜。

    18、焦作市杜雪娥家庭。杜雪娥家庭四世同堂,由8个小家庭、35口人组成。形成了优良家风和严格家规。家庭设立了“清雪堂关爱基金”,资助社会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家庭经营的公司中,安置了上百名下岗职工,设立孝道奖、参与社会慈善活动,捐款资助环卫工人;开设国学课程、为贫困学生的减免学费、资助社会贫困群体,一次捐款10万元资助焦作市南水北调拆迁区贫困儿童。荣获2014年全国五好家庭、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

    19、焦作市杜志永家庭。杜志永家庭3代同堂、由7个小家庭共计20多口人组成,兄妹5人,成家不分家,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全家人共同参与经营以治疗肝病为特长的中医“大宅门”。从杜志永父辈起,就制定了《家庭成员行为准则》《家庭民主议事制度》等管理办法,全家人每天上班前集体诵读《杜家家训》(尊老敬贤、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劝学上进)。在日常接诊看病中,秉持仁心仁术、医德为先的行医准则,坚持用地道药材,尊古炮制,从不掺杂施假。对能治的病尽心竭力医治,对治疗无望的病人从不昧心推销药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减免医药费,赠送钱物。外地患者前来就诊时遇上气温骤降,杜家人就把自己的新棉衣、棉鞋让患者穿走;有的患者求医途中钱物被盗,杜家人不仅让他们把药带走,还送上回程的路费。杜家人有十余人坚持义务献血,共计献血达2.5万毫升。家庭成员杜丹枫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2015年获得全国“最美家庭”。

    20、濮阳市宋丽萍家庭。宋丽萍19年如一日爱心奉献,献血1.2万毫升,为白血病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还省吃俭用资助贫困家庭,成立了“宋丽萍爱心志愿服务队”,人员已发展到2600多人。丈夫和女儿都是志愿队伍成员,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困难群众,全家齐动员。宋丽萍2017年04月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党委颁发央企楷模;2016.03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2013.09中央宣传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1、濮阳市杨明锋家庭。杨明锋家庭坚持29年义务照顾牺牲同事的母亲。杨明锋一家用29年的坚持与守护,为老人撑起了一片晴空,使孝亲助老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弘扬。2001年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2012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13年河南省敬老好儿女、河南省“河南好人”;2014年度中央企业优秀志愿者;2014年度河南省文明市民荣誉称号;2015年度河南省第四届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

    22、许昌市李勇家庭。李勇不仅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单位领导、同事们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赞扬,而且爱护亲人,勇于担当,父亲、岳父、母亲,家中有3位老人先后身患重病,作为这个“421家庭”的顶梁柱,他勇挑重担、尽孝尽责,用孝心撑起了两个家。李勇荣登2011年“中国好人榜”。

    23、许昌市沙闪闪家庭。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回族家庭,家训所倡导的优秀品德一脉相承:诚信做事,清白做人。作为沙家牛肉第五代传承人的沙闪闪,经常带着亲手做出的健康美味食品和动人的歌声,慰问留守儿童,驻许部队,抗战老兵,特困户,向社会各界倾洒爱心。免费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不收加盟费。2017年荣获全国最美家庭。

    24、漯河市胡彩丽家庭。胡彩丽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二十多年来,她用良善的心胸孝敬着亲生父母、养父母、公公婆婆和丈夫的继母等7位老人,谱写出世间无比温馨、美好的孝道“进行曲”,丈夫李卫华,勤奋工作,两个懂事的孩子早早地懂得父母的艰辛,主动帮助做家务。曾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

    25、三门峡市孙秋亮家庭。22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年迈多病的双亲。多年来养成“三个习惯”,一是下班回家先做饭,二是每逢周末为双亲都洗澡三是老人需要不说“不”,千方百计从吃、穿、用方面满足父母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父母得病多年,全家上下团结一心,关系和睦,以最大的努力使老人的生活更幸福。在照顾好父母的同时,孙秋亮全家人还经常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多次为社会上患病陷入困境的家庭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26、南阳市范书勤家庭。范书勤七十多岁投巨资开发荒山,资金大部分靠在外工作的五个子女及老两口的退休金,静心研读各类科技书籍,力把荒山变成生态林地。荣获“全国最美家庭”。

    27、南阳市杜广云家庭。丈夫杜广云半身瘫痪24载坚持教书育人,妻子李正洁背着丈夫义务助教。这所坐落在豫西南偏远的深山沟里的小学,被誉为“背在媳妇脊梁上的山村小学”。2008年2月28日,徐光春同志做出重要批示:“这夫妻俩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请(省委)宣传部和教育厅要认真组织宣传和学习。”曾荣获河南省第二届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全国特别关注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

    28、南阳市姚海军家庭。姚海军与妻子同是石化厂工人,他们爱岗敬业,工作一丝不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后妻子患上严重的肝病,急需肝脏移植,他毅然决然捐出自己65%的肝脏救治生命垂危的妻子。

    29、南阳市山巧丽家庭。组建“夫妻警务室”,热心服务辖区群众,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夫妇同是优秀社区志愿者,经常组织或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先后救助流浪走失人员30余人,定点帮扶困难群众26户,帮助困难群众200余次。特别是照顾双臂截肢的芦庄社区青年陈杰的事迹,使这对“警察夫妻”有口皆碑。两人还经常到学校组织开展教育讲座,向学生宣传讲解禁毒知识、消防知识、日常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孝敬公婆,婆婆说山巧丽是贴心“小棉袄”,儿子被评为“红花少年”。山巧丽荣获2015年全国“好警嫂”荣誉称号。

    30、商丘市蔡红杰家庭。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传承优良家风,家庭成员互励共进;注重以自身家风传承的做法影响社会,传播正能量,创办了全国首家以家风传承为主题的家庭艺术馆,探索出“小报传家风”、“画册传家风”、“活动传家风”等多种形式。提炼出大家庭“本分、节俭、勤奋、敬业、团结、助人”的12字家风格言,通过讲课等形式,向社会传播正能量,编写了《家风传承让生活更美好》一书,建起了传承艺术网,分为电脑端和手机端,网站设置有家风动态、家风传承、家风案例等栏目。2017年5月24日,蔡红杰作为河南省三户最美家庭代表之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2017全国最美家庭颁奖仪式。被评为2017年度“河南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31、商丘市宋静家庭。宋静曾受到国家、省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宋静从事护理工作36年来,引进护理新技术10多项,发表护理论文11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成立了河南省医疗机构中的第一支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服务总队柘城县人民医院分队,年开展志愿服务达50多次。义务照顾两位孤寡老人,是两个留守儿童和一名孤儿的“代理妈妈”;每月义务到边远乡镇义诊,为乡卫生院的人员培训护理知识,义务去乡镇敬老院,为孤寡五保老人提供专业照顾,为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带去图书、玩具、糖果、压岁钱等;7次参与艾滋病筛查;先后为灾区、困难职工和贫困患者捐款5万余元。女儿是热爱生活、奋发进取的医学博士生。被评为“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2017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宋静曾获国际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三八红旗手”。

    32、商丘市王飞家庭。夫妻同时加入中华骨髓库,2014年2月成功为杭州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两人从大学开始一直到现在,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两人一起义务献血10多次,献血的总量达到3000多毫升。2017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33、信阳市杨光家庭。杨光夫妇在兄弟4人中带头尽心尽力孝顺父母,帮助哥弟。先后将家中遭遇变故的三弟、四弟家的子女接到自己家抚养,视如己出,悉心教育,时常用杨家家训“四知慎修身,五要贵践行。清白振家声,智勇忠国魂”教育子侄。27年来照顾了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8个孩子,培养了6个大学生。大哥因事故丧生,杨光便把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嫂接到了身边共同生活。曾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

    34、信阳市张树国家庭。张树国夫妇,当家中25岁的独子意外身亡时,化大恸为大爱,将儿子的器官无偿捐献,让3个濒临绝望的家庭得以“重生”,他们拒绝巨额捐款,把钱送给最需要的人,尽管家庭非常贫困,用自己朴实的行动展现了仁爱奉献的家风。如今,张树国在外打零工,妻子在家悉心照料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孙子张鹏程,孙子在这个大爱的家庭中茁壮成长。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

    35、周口市王梅荣家庭。家庭以“以孝为先、传承家风”为家训,构建和谐,传播和善。王梅荣34岁守寡,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养育5个子女和5个未成年的婆家弟妹,悉心伺候公婆,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婆婆95岁高龄行动不便,75岁的她总是亲自给婆婆洗脸、洗脚,并自学给婆婆理发。与邻里关系和睦。每逢村里村外红白事,她再忙也会主动去帮忙。她有一双巧手,村里很多孩子都穿过她做的棉衣。两个儿子在城里做生意,坚守诚信经营的理念。晚辈在她影响下自强自立,先后出了1名博士、5名硕士和9名本科生。王梅荣荣获河南乡村好媳妇,中国好人、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等荣誉称号。

    36、周口市郭云堂家庭。家庭共有45人,“感好恩、教好子、务好本”是郭家家训。孝敬父母,制定“孝疗+药疗+食疗”方案,照顾母亲直到101岁无疾辞世。郭云堂不识字的母亲为孩子们立下了“只要饿不死,就要好好上学”的规矩,要求子孙们好好读书。组织郭家成员成立了“孟母助学基金会”,每年拿出20万元,创办了“四儿”(即孤儿、单亲儿、残疾儿、特困儿)救助学校——沈丘县付井镇东方学校,先后招收91名学生。现在全家45人中大学及以上学历30人。组建了郭氏捧钰(母亲的名字)族理事会,每年春节召开治家兴家恳谈会,进行家庭巡视,编写了《郭氏捧钰族家谱》《郭氏三铭》《郭氏50年发展纲要(2017-2067)》,出版了青少年教育丛书《论孝道》《论家道》等。先后荣获“河南最美家庭”“河南五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37、驻马店市赵小参家庭。赵小参来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克服食道癌病痛的折磨,照顾公婆去世撇下的5个弟弟妹妹,其中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6岁,直到如今她把两个婆妹风风光光地送到了婆家;又帮助二弟、三弟、四弟盖了新房、办了喜事,让他们都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她还收养了两个侄子,被弟妹们亲切地称作“嫂娘”。弟弟妹妹们多次提出要分摊偿还一些债务,都被她拒绝了。她说:“在公婆面前,我是大儿媳;在平辈面前,我是大嫂;在晚辈面前,我是大娘。这三个‘大’字就是我的全部责任,只要你们各自过好你们的日子就行了,所有账不用你们管。”荣获驻马店市第一届文明家庭荣誉称号。2014年9月,赵小参荣登“中国好人榜”。

    38、驻马店市刘久毅家庭。制定家规家风:(1)走正路勤俭持家(2)孝为先尊老爱幼(3)齐协力和睦相处(4)不忘本知恩图报。三十年如一日照顾岳母,直到九十岁去世。四十年来每年都去看望恩师,陪他检查身体,沟通聊天。二女儿刘子睿组织动员捐款十三万元,帮助在外地打工摔成植物人,老板避而不给治疗的河南老乡,并自己捐款三万元,利用法律讨回治疗费三十万元。被评为2014年河南省最美家庭、2017年河南省最美家庭、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

    39、济源市史传武家庭。“孝老爱亲,真爱永恒”是史传武家的家风传承。史传武妻子患病成为植物人,母亲患病导致下肢瘫痪。全家人真情悉心照顾亲人日常起居,分工合作,10余年的坚守,“孝、爱”在父、子、孙辈传承。“家庭、事业两不误”是史传武对自己和孩子定下的最基本标准,史传武连年获公司先进个人,儿子是北控水务业务骨干,女儿在环卫处能按时足额完成年收费任务。乐于助人,他们将看护经验耐心讲解、示范给同病患家属,用爱心和关怀为同样苦难的家庭点亮生命的希望。2015年获河南省“最美家庭”,史传武入选2015年“河南好人榜”。

    40、巩义市叶顺利家庭。家里长辈关爱晚辈,晚辈孝顺长辈,四代同堂,三代婆媳关系融洽,家庭和睦。母亲崇德向善,注重德孝礼仪教育,形成了好家风。将年迈孤居住的叔父接至家中,一养就是十二年。母亲主动照顾3个孤寡老人,叶顺利夫妇长年对村里家庭有困难的村民进行帮扶。在村里修路、建村民小区、村庄绿化亮化、文化大院升级等项目中,拿出自己大部分积蓄。带领叶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叶顺利入选中国好人。

    41、兰考县代玉建家庭。回村任职三年来,先后从家里拿出了100多万元为代庄村修建村室,协调为村里修路十五千米,协调兴建标准幼儿园,成立“怡心”合作社,流转土地1600亩发展高效农业……全村31个贫困户119人全部脱贫。积极倡导乡村文明建设。开放村文化站,联系村小学教师在文化广场教大伙儿学唱《慈孝曲》、《爱国歌》等孝义和爱国歌曲,妻子和孩子主动编排广场舞,一起回村讲解孝文化,用文明思想教化村民行为高尚、爱家爱国。代玉建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河南省十大三农新闻人物。

    42、汝州市张玉梅家庭。家道和睦,家教严谨,勤于学习,文明谦和、乐善好施的优良家风,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张玉梅悉心照顾公公20年多年。创办的乐达交电公司始终坚持“立德、诚信”,向社会捐助粗略计算已在300万元以上。村委会重建、修建长善游园、为全市抗战老战士赠送洗衣机、为敬老院孤寡老人赠送电取暖桌、积极参加“光彩助学”,帮助30多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想,处处都有张玉梅家庭的爱心。曾被评为“河南省最美家庭”。

    43、滑县王淑香家庭。成立了滑县第一家公益组织“仁和书院”,使无数民众受到了正能量的熏陶。移风易俗,摒弃传统婚礼,两个女儿全都是新事新办,摒弃“三要”。悉心照顾双方父母。把无人抚养的侄子接到家中一起生活,直到今天已是16周岁的高中生了。救助滑县大寨乡两名家庭贫困的孩子,从初一初三直至考上了高中。2017年获得“河南省最美家庭”称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44、长垣县王雨田家庭。家庭和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王雨田夫妇工作认真,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退休后,不断学习,撰写正能量体会文章和诗词,编写出版《不忘初心,从历史走向未来》,《信仰之歌》等书集,得到好评。儿子王大海,牵头成立了“长垣县爱心助学会”,在扶贫济困助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儿媳工作能力强,孝敬公婆。孙子好学上进,乐于助人。王雨田多次被评为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被省委老干部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45、邓州市薛志根家庭。薛志根家庭四世同堂,是拥有20多人的大家庭。薛家一直遵循“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良好家训。薛志根长年在外工作,全家十几口人全靠妻子一人操持,还把五保大伯大娘接来共同生活。坚持召开家庭会议,使良好家风得以代代传承!薛志根一辈子在金融部门工作,认真谨慎,清正廉洁。时刻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做人,认真做事,淡泊名利。五个子女全部成才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较好成绩。热心帮助亲戚邻居,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46、永城市王峰家庭。家庭和睦,注重子女教育,无私帮助残疾人。王峰从电梯跌落,导致双下肢残疾,妻子不离不弃让王峰重燃生活的斗志。成立永城市“三峰”残疾人爱心服务站,对待残疾人和贫困人总是有求必应。常年坚持爱心慈善事业,对残疾人、困难户进行免费培训、扶助;对寒门学子进行爱心帮扶;给孤寡老人及贫困户送钱送物等一系列爱心活动,已帮扶残疾人3千余人,捐助1千余万。帮扶贫困大学生200余人,捐助8百余万。孝敬父母,每个星期都要去看望长辈,成了一条雷打不动的家规。王峰同志更是受到了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和原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的亲切接见。王峰同志曾荣获“慈善之星”、“全省助残先进个人”、“自强模范”,受到省委书记和省长的亲切接见;2017年9月,被中国文明网评为2017年“中国好人”。

    47、固始县罗海涛家庭。工作上,罗海涛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从不因照顾家庭而影响工作,生活上他是个好儿子好丈夫。他家四世同堂,爷爷奶奶均已88岁高龄,行动不便,母亲积劳成疾患上多种慢性病,常年需服药治疗,父亲做了心脏支架术,妻子不幸被确诊为乳腺癌,因术后影响右手部功能,生活不能自理,他默默承担起所有家务,通常早晨四点多钟起床,晚上十二钟休息。孝敬老人、养育孩子,夫妻互敬互爱,成为人人称道模范夫妻。

    48、鹿邑县宋冬梅家庭。十几年照顾偏瘫在床的婆婆,从不攀比哥嫂弟妹。丈夫带病去打工挣钱,宋冬梅在伺候好婆婆的同时,做两份保洁工作,还承担村里的妇女工作。全家人都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村里修路,垫路,挖下水道,打扫公共卫生,他们都积极参与,而且发动全家为美丽乡村建设捐款一万多元,积极参与为灾区同胞送温暖活动。从1997年到2013年,接济照顾着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的姐妹俩,和一个父母离异,跟生活拮据的爷爷一起生活的几个月大的孩子。荣获河南省“最美家庭”提名奖、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49、新蔡县魏金山家庭。这是一个具有中华美德传承的六口之家,爷爷九十八岁高龄,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母亲善良,与邻友善;父亲生前是当地家喻户晓的长期免费给乡亲看病的“赤脚医生”。自幼好学的魏金山在老家创办一所留守儿童学校,每年拿出微薄的办学收入,长期救助周边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先后免费抚养孤儿14名,照顾减免贫困学生学费、生活费1826人次,金额达50多万元。主动照顾家中老人,从不攀比其他四位兄弟。十多年来,坚持给校园周边的五个乡镇敬老院257位孤寡老人送去爱的温暖,并给农村孤寡老人和贫困户党员献爱心。妻子贤惠体贴,无微不至地赡养老人。魏金山本人荣获2013年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总工会十四大代表、2015年度河南省民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

    50、省直周书文家庭。在父亲母亲岳父长期患病到病故,妻子患脊椎管囊肿治疗和康复期间,夫妻一起赡养老人、培养孩子,与病魔作斗争。以勤俭为家风代代相传,对社会和他人无私奉献。为老家希望小学捐赠6万元,为桐柏贫困学生捐助5000元,携儿子救援汶川灾区2000元,孩子悄悄帮助农村上大学孩子买鞋送温暖。敬业奉献,正确处理工作和家庭矛盾,在全省多项重大项目审计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多项荣誉,收到了审计署、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多次表彰。周书文获2011年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援建四川灾后重建先进个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