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河南日报|2018河南两会特刊
  • 河南日报|2018河南两会特刊

    时间:2018-01-25 21:06:36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

    河南日报|2018河南两会特刊①新思想的光辉闪耀中原

    代表委员热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思想的光辉闪耀中原

    河南日报记者李晓玮陈小平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过去五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河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新征程承载新使命。省两会召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让新思想的光辉照亮前程,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持续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新思想创造新业绩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以来,我省发展极不平凡。全省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全面小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坚定‘四个自信’。”省政协委员、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韩斌说,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这一光辉思想,为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凝聚了磅礴力量,形成了成功实践,结出了丰硕成果,彰显了真理伟力。省委、省政府以坚定的“四个意识”,团结带领亿万中原儿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持续落实总书记调研指导时的重要讲话,使光辉思想成为中原大地的生动实践和全省人民的行动指南。

    “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兰考实现了‘率先脱贫’的目标。中原儿女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满信心、信赖和信任,对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充满期待、豪情和干劲。”省人大代表、兰考县县长李明俊说,兰考将以新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在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中探路示范。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做好新时代河南工作的最高遵循。我们要切实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省政协委员、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表示,全省社科界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开展系列主题理论研讨和调研活动。要在广泛宣传普及上下功夫,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自身实践中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高校要在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发挥优势,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省人大代表、新乡医学院党委书记陈建国表示,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院将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活动,实现学习对象全覆盖,让新思想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学术、进学科、进培训、进头脑”。

    新思想照亮新征程

    新时代激发自信,新使命催人奋进。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以及2018年重点工作。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省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河南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向兵说,在河南省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工作中,我们要积极作为,让新思想在行动中取得实效。

    省人大代表、林州市市长王宝玉说:“当好安阳排头兵、争当全省排头兵是林州市确立的阶段目标、站位目标。在新的一年里,林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不断从中汲取信念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奉献的力量,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立足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长远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河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作出林州应有的贡献。”

    省领导与代表委员共同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日报讯(记者刘勰)1月24日下午,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和出席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开始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省领导谢伏瞻、陈润儿、刘伟、翁杰明、孙守刚、赵素萍、任正晓、李亚、孔昌生、许甘露、马懿、穆为民、刘春良、刘满仓、蒋笃运、李文慧、赵建才、王保存、段喜中、徐济超、王铁、徐光、戴柏华、何金平、龚立群、梁静、张亚忠、高体健,及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宁、黄委会主任岳中明等分别参加审议讨论,并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

    郭庚茂、王全书、尹晋华、孔玉芳参加审议讨论。

    徐光春、任克礼、范钦臣等也参加了审议讨论。

    省人大代表分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日报讯(记者李点)1月24日下午,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分团审议省长陈润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代表们在审议中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对过去五年的成绩总结实事求是,对今后五年的工作谋划符合实际,政治站位高远,目标任务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符合中央精神、结合河南实际、顺应发展规律、回应群众关切的好报告。

    审议中,代表们踊跃发言,结合我省发展实际,说变化、提建议、谈打算。张忠民代表建议,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的环境。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白超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工作部署,以稳固基础、稳定目标、稳步推进为主调,制定了我省未来一个时期高质量平稳发展的路线图。报告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各地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因素,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

    代表们还就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动能、推进环境治理、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省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日报讯(记者冯芸)1月24日下午,出席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委员们认为,报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一个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实事求是、务实为民的好报告。

    李德才委员说,报告总结过去五年的成绩注重用数据说话,分析困难和问题时不回避、不遮掩,安排任务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思路正确,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报告饱含深情和真情,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报告,更是一份答卷。”王好君委员说,报告安排2018年工作的举措很实,谋划了10个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提出“压缩政府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财力用于民生改善”,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委员们纷纷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刘英锋委员建议,紧紧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创新引领型的企业、平台、人才和机构;刘保仓委员建议,持续推进绿色兴农,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梁红卫委员提出,要更加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利用网络教育等形式,使更多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杨卫兵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和基层标准化卫生室建设。

      刘伟在参加许昌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河南日报讯(记者刘亚辉李点)1月24日下午,省政协党组书记刘伟到他所在的许昌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审议中,王全书、武国定、胡五岳、范晓东、张忠民等代表一一发言,对政府工作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意见建议。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刘伟说,陈润儿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是一个高举旗帜、坚定看齐的报告,重点突出、开拓进取的报告,心系民生、增民福祉的报告,严格要求、廉政勤政的报告,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报告,我完全赞同和拥护。过去的五年,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改革创新、开拓奋进、埋头实干,全省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刘伟强调,落实好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两会的部署,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要保持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提升思想境界,不断开阔眼界,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扩大开放增活力,围绕打好“四张牌”和推进“三区一群”建设,打造“三个高地”,实现“三大提升”等重大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注意做好结合文章,找准抓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形成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要精准发力、突出重点,主动担当、狠抓落实,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部署,从严从实抓好班子、建好队伍、带好风气,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两会影像

    1月24日上午,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们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日报记者郭宇摄

    省纪委严查两会会风会纪

    河南日报讯(记者卢松)1月23日,省两会召开的关键时间节点,省纪委组织公安、税务、新闻媒体等部门,分成两个检查小组,对郑州市区多家高档酒店、会所和茶社等餐饮娱乐场所进行暗访检查,重点对公款吃喝、隐蔽聚餐、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进行“扫描”排查,进一步严肃会风会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请配合我们检查,出示一下最近两天的订餐信息。”1月23日晚7时30分,检查组首先来到两会代表和委员驻地附近、紫荆山立交桥下的某高档茶社,在查阅近日订餐信息以及餐饮茶类销售发票信息后,没有发现疑似公款吃喝线索。

    随后,检查组又来到经三路与金水路交叉口附近的某高档酒店,在300多条信息中发现了3条疑似公款消费的线索,检查组将这些线索认真记录,以做进一步调查核实。在查阅发票的同时,检查组还通过“警务通”对酒店、茶社附近停放的车辆进行检查,未发现公车私用现象。

    当晚9时25分,检查组来到郑东新区的一高档小区内,暗访检查了几处具有私人会所性质的“一桌席”“一桌餐”,其中大多已人去楼空,物业管理人员称,最近生意不好,很长时间都没有看见开门营业了。

    省纪委党风政纪监督室负责人表示,从暗访检查的情况看,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越来越强,纪律规矩这根弦绷得越来越紧,自我约束也越来越严,这说明“正能量”代替了“潜规则”,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下一步,将对检查中发现的疑似公款吃喝等顶风违纪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经查属实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省两会期间,省纪委还将不定期对郑州市区范围内的饭店、茶社、会所等各类餐饮娱乐场所,以及各地驻郑办事处进行检查,同时组织全省各地开展持续不断的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行为严肃处理,落实“一案双查”,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为营造正气充盈的两会氛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据了解,为严肃会风会纪,保障省两会顺利召开,省纪委日前专门制定出台了《省两会会风会纪监督检查方案》。方案要求,重点检查会议期间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组织隐秘聚会、相互宴请、违规接受宴请、收送礼品礼金、出入隐蔽场所等违纪违规现象,督促代表和委员严格遵守两会期间各项纪律。

    河南日报|2018河南两会特刊② 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两会聚焦

    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代表委员热议推动高质量发展

    河南日报记者栾姗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河南而言,无论是遵循经济发展一般规律,还是破解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省如何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河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成为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持续打好“四张牌”

    打好“四张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殷切期望和嘱托,把准了河南发展脉搏,切中了河南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关键问题。

    省政协委员、省发改委副主任王红说,“四张牌”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撑的有机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是核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牌”是根本动力,“基础能力建设牌”是重要基础,“新型城镇化牌”是最大潜力。只有真正打好“四张牌”,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河南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省政协委员、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何白鸥说,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提出打好“四张牌”的要求,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在“四张牌”的基础上,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三个方面纳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方略,是结合河南实际进行的创新。

    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打好“三大攻坚战”,增强河南经济质量优势。

    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说,当前,我省正处于历史发展的上升期和跨越关口的关键期,要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抓重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补短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弱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降成本、正面补短板、倒逼去产能,推动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省人大代表、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环境会带来高收入,我们合作社的草莓、西瓜不愁销路,靠的就是中牟“都市田园”的好环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水更清,将让老百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聚焦“三区一群”建设

    “三区一群”是构筑河南未来发展的改革开放创新新支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事关高质量发展长远性问题。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厅长张震宇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以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以培育壮大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人才、机构“四个引领”为着力点,以谋划实施生物育种、可见光通信、超级电容、工业CT等“四大项目”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自创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事关高质量发展根本性问题。省政协委员、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说,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要紧盯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工业、汽车工业和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等产业领域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高自贸试验区开放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两会影像

    1月24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日报记者董亮摄

    1月24日,出席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在仔细研究政府工作报告。河南日报记者史长来摄

    1月24日上午,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们认真阅读政府工作报告。河南日报记者郭宇摄

    热点关注

    河南制造加速迈向河南智造

    河南日报记者卢松

    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大省,我省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中后期加速迈进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比以往更加迫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万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化“三大改造”。如何加快推进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变,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进行了热议。

    “2017年,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部署,通过现场观摩、试点示范等方式,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有力促进了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省人大代表、省工信委主任王照平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必将加速推动河南制造迈向河南智造。”

    王照平表示:“今年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实施智能制造示范、机器人‘十百千’示范应用行动和‘企业上云’工程,推动500个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培育150个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和一批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构建‘产品+生产+模式+服务’智能制造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

    《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明确提出,河南制造业将以实施创新驱动、智能转型为主攻方向。省人大代表、友嘉(河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奕萱说:“我们公司在郑州航空港区投资的产业园一期工程即将投产,这是高端机床产业在国内的最大规模投资,将生产五轴五联动以上高精度数控机床,填补国内高端智能机床制造方面的短板,有力促进河南装备制造、汽车、航空等产业向智能化生产转型。”

    “我们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通过持续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创新管理和工艺方法,提升了公司竞争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去年科技创新给企业带来直接效益达7800万元。”省政协委员、河南金汇集团鑫金汇公司总经理刘明会说。

    在智造时代,更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客’精神,更需要‘工人创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省人大代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大工匠杨金安说:“当前,公司发展正加快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我将继续带领科研团队,发扬工匠精神,把高端产品做成精品,把世界品牌做成世界名牌,不负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好时代。”

    大雪牵动代表委员心

    扶贫专干陈大姐的心事

    河南日报记者李凤虎

    1月24日,气温骤降,我省部分地区迎来今冬第二场大雪。

    “送温暖的物品全部发放到贫困户手里了吗?”“贫困户关凤生老人家里的取暖咋样?”……正在郑州参加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安阳县永和镇关村扶贫专干陈春香急了,上午会议一结束,她立刻打电话询问情况。

    “陈大姐,按照任务分工,专人负责,这些工作两天内全部完成,请你在郑州安心开会。”得知驻村第一书记已将工作都安排到位,陈春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关村是省级贫困村,共有贫困户17户56人,现已脱贫3户11人,今年拟脱贫7户29人。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贫困户收入达到脱贫标准后依旧能享受帮扶政策,脱贫不脱钩,更不脱政策不脱帮扶。”陈春香满怀信心地说,“我们有信心实现全部脱贫目标,与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全面小康。”

    翻开陈春香的工作笔记,记者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全村贫困户的信息和她对未来工作的打算。

    产业扶贫就是“造血”工程。陈春香认为,由于贫困人口缺乏资金、技术,所以要通过产业带动、种养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种养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他们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为脱贫致富持续“造血”。

    近三年,关村变化非常大,村里道路全部硬化,还修建了文化广场。通过政策扶持,2017年6月,投资130多万元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在关村正式投产。

    “这次来省里开会,我还有一个小心愿,希望能在会上找到企业家,来我们村投资农产品加工企业,这样,村民就能在家门口就业啦。”陈春香透露了她的心事。

    两会“80后”新面孔

    刘晓东:挑起担子尽快成长

    河南日报记者尚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实体经济,释放出积极信号,让我感到很振奋。”1月24日上午,参加分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省人大代表刘晓东说。

    刘晓东手里拿着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凡是和“实体经济”相关的内容都被他重点标注。2018年重点工作部分“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他在旁边写道: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1984年出生的刘晓东,是汝州人。2006年,他大学毕业后,来到父亲创办的企业——河南巨龙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那时企业主要生产玉米淀粉,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生产1吨玉米淀粉要亏损几百元。

    从2008年开始,刘晓东和天津科技大学的教授、博士生一起进行科技攻关。经过4年多的努力,他们攻克了关键技术,生产的L-色氨酸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年产量近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L-色氨酸生产基地。

    有了新产品,企业的日子好过多了。刘晓东真切地感受到了企业创新和转型发展的迫切性。“如果民营企业不能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进行调整,很快就会被淘汰。”

    虽然是新当选的省人大代表,但刘晓东对这一角色并不陌生,他的父亲刘光曾连任两届省人大代表。刘晓东说:“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责任和担当,他最常说的是,办企业不能只为了赚钱,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刘晓东积极参加“光彩助学”、扶贫助困等活动。

    刘晓东说,作为一名年轻的新代表,眼下最重要的是向其他代表学习,尽快挑起肩上的担子,提高履职能力。

    两会漫议

    好作风成就好势头

    河南日报记者薛世君

    “全省生产总值先后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台阶,初步核算2017年达到4.5万亿元……”记者注意到,陈润儿省长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我省过去五年的工作时,一组组难能可贵的数字、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成就,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热烈的掌声。这掌声,透着对我省过去五年工作成就的一种自豪,也显出对我省蓬勃发展势头的一种自信。

    生产总值多年位居全国第五、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制造业五大主导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近10个百分点、“三区一群”等国家战略叠加效应凸显、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等构建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我省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发展的本源总是归结于人的因素,人的面貌和精气神,往往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态势。近些年,我省矢志不渝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不遗余力,形成了干实事、下实劲、见实效的工作风气,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抓机遇、谈项目、谋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正是因为好的作风,我省各地的发展才呈现出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郑州成为城市“新星”,有了很多类似“郑中心”“国际郑”“新一线城市”的标签;洛阳2017年GDP达到4343.1亿元,三产规模首次超过二产;许昌为大力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率先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所谓风正一帆悬,作风正、干劲足,自然会发展势头好。

    精彩提案议案

    让更多优秀剧目和大学生见面

    河南日报记者逯彦萃

    “我们民营剧团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既是传承民族文化之作,也是弘扬正气之作,却不能参与‘戏曲进校园’活动,感到很可惜!”省政协委员、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团长王红丽说,自己带来的提案,是渴望民营剧团能够和公办剧团一样有资格参加“舞台艺术送农民”“戏曲进校园”等活动。

    1月24日,王红丽在政协委员驻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有“豫剧小皇后”雅称的王红丽是第三次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参会,她还是民营剧团的代表人物。她说自己能够参会,在某种意义上是肩负着全省1300多个民营剧团、近10万名民间戏曲工作者的重托而来。

    “我们民营剧团扎根基层,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老百姓喜欢,还得过省级、国家级大奖。”王红丽期待民营剧团能在“舞台艺术送农民”和“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服务队伍内,让更多的优秀剧目能和大学生见面。

    河南日报|2018河南两会特刊③ 按国际标准建设“郑中心”

    【热点关注】

    按国际标准建设“郑中心

    □本报记者刘一宁

    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如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建言献策。

    “郑州一定要抓住这个重大历史机遇,瞄准国际标准,高起点、高要求、高效率规划建设‘郑中心’。”省人大代表、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东方说,郑州市委托两家咨询管理公司用了半年时间,从战略研究、财务分析等层面完成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前期咨询规划工作。结合城市发展现状,郑州市明确提出以国际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国家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为定位,把十个方面的重大任务作为主攻方向,推进九大支撑性工程,做实六大基础性工作,逐步实现发展目标。

    省人大代表、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认为,郑州要实现到2030年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还需要多方面持续发力,包括集聚创新要素,吸引高端研究机构落户;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形成高端制造业集聚中心;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口岸建设力度等。

    “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覆盖、辐射和影响的范围应该是全国。”耿明斋说,郑州不仅要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还应该成为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具有部分国家大区域行政与司法管理功能。

    “聚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沃土,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根本保障。”省政协委员、中原工学院党委书记崔世忠表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高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为加快推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人才支撑。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必将对周边县市的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省人大代表、荥阳市市长王效光表示,荥阳以“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为定位,以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为引领,全力推动理念融入、规划融入、交通融入、功能融入、产业融入,致力将荥阳打造成为郑西经济增长极、和美宜居地、生态西花园。

    【两会影像】

    1月24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郑州召开。代表们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记者董亮 摄

    1月24日,会议间隙,出席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交换意见,研究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史长来 摄

    【代表委员视点】

    运用信息化手段弥补农村教育短板

    □本报记者曹萍

    教育是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要优先发展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长期关注农村教育发展的省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教授梁红卫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农村教育资源短缺等建议。

    “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一些名校、名师的网络课程,让农村孩子免费使用,同步享受最好的教育。”1月24日,梁红卫说,首先要在硬件上加大投入,比如在学校统一安装投影仪、网络宽带等,通过这些设备,运用信息化手段,弥补农村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

    针对我省留守儿童众多的问题,他建议,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和安全,应该大力发展寄宿教育,完善乡村的寄宿学校,“让孩子们集中在一起,便于老师更好地管理,更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也解决了在外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关于资金来源,他建议,除了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提高财政投入的精准度,还可以动员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共同来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让中原城市群的西南部大放光彩

    □本报记者逯彦萃

    “南阳位于中原城市群的西南部,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今后可以借助郑万高铁开通,让这个区域大放光彩。”1月23日,省政协委员、南阳市宛城区科技局局长陈增喜说。

    陈增喜是全省科技领域的标杆式人物。去年,河南日报重磅推出了关于陈增喜的报道,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陈增喜”的热潮。今年是陈增喜首次履行省政协委员的职责,参加全省两会。

    在陈增喜看来,南阳坐拥丰富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但是由于之前缺乏交通区位优势,显得有些受“冷落”。“郑万高铁将开通,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资源,不能让它仅仅发挥运输功能。”他认为,郑万高铁开通后,南阳和周边城市可以联动发力。“许昌禹州有大宋官窑,平顶山叶县有县衙,南阳有府衙,内乡也有县衙,这些地方可以抱团发展观光旅游带;鄢陵、驻马店、南阳都有丰富的驿站遗址,可以抱团发展驿站文化带;许昌、南阳、西南川渝地区都有着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可以一起打造三国观光旅游文化带……”陈增喜说起沿线的文化资源如数家珍。

    在陈增喜看来,郑万铁路沿线的城市如同一个个珍珠,铁路开通则把它们穿成了串,南阳要争取和沿线城市抱团发展,叠加出新精彩。

    【会场内外】

    两会地图“解密”新河南

    代表用放大镜研究两会地图 记者 陈更生 摄

    □本报记者刘一宁陈小平

    “看,豫西这一大片绿色,多赏心悦目。我们村就位于这一片绿色的中心地带,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熊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中间。”1月24日,省人大代表、栾川县三川镇三川村党支部书记段新宽拿到“2018河南省两会用图”,立即被其中的一幅生态地图所吸引。

    和段新宽一样,今年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都领到了一套两会地图。鲜红的封皮里整齐地排放着8张地图,河南概览、战略地位、中原城市群、重点工程(交通)、生态、科技、历史文化、地理国情等,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眼前。

    两会地图的首次公开亮相,得到了代表委员的一致好评。对照报告看地图、对照地图学报告,已经成为今年省两会的“新风景”。

    米字形高速铁路网、井字形综合运输侧通道究竟是啥样?中原城市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如何?“战略规划通过地图展现出来一目了然。地图清晰地显示出每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盛意律师事务所主任曹新成是一名新当选的省人大代表,他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天。

    “在中原城市群这张地图上,南阳和商丘、安阳一样,被用红底黄字突出出来。与此同时,多色线条共同勾勒出的已建铁路及正在建设的高铁线路,也让更多人认识到南阳的区位优势。”省政协委员、南阳市工商联主席李敬铎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明确提出支持南阳构建区域中心城市,还提出要推进周口至南阳高速公路、郑万高铁建设,这让我们对南阳的明天充满期待。

    “在省人大、省政协和省发改委的支持下,我们编制了两会地图,并提前印制3500份,在驻地、会场免费发放。每套地图里还配备有放大镜、小尺子,方便大家阅读。”省地图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希望代表委员们通过地图,更全面和深刻地了解我省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未来的宏伟蓝图,进而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智慧力量。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产品导读

    更多内容请扫一扫

      河南日报│【视频】

    “小薇跑两会”“端”出最精彩

    1月24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标志着2018河南省两会正式步入高潮。河南日报客户端继续发力,为你带来重磅策划——“小薇跑两会”系列产品,并同步推出预告视频。小薇闪亮登场,帮你划重点,带你360°全方位聚焦本次两会。2018年河南两会,小薇开跑,为你代言!扫描右方二维码,立即观看两会预告视频。(本报记者)

    【两会会客厅】

    科技创新助企业转型升级

    1月24日,省人大代表、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云峰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融媒问政”会客厅接受采访。杨致文摄

    时间:1月24日

    地点: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两会“融媒问政”会客厅

    嘉宾:省人大代表、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云峰

    近年来河南的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我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身处其中,感受颇深,尤其感受到河南的发展有后劲有前景。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夯实发展战略支撑,推动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特别是提出要在大数据及网络安全、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领域,实施一批产业集群专项和重大科技专项。这些都令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我所在的企业多氟多,从传统的氟化工行业起步,正是通过不断地研发创新,挑战困难,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才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道路。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创新,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制造全产业链,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纯电动汽车的完整生产体系,为全省的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我们的一份贡献。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不断壮大,前景光明。但也受配套设施不完备等因素的制约,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让群众能更多享受到新能源汽车的便利,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更多人。(记者 刘勰 整理)

    河南日报|2018河南两会特刊④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领导下,全省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加快推进“三区一群”建设,坚决打响“四大攻坚战”,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扩需求与促转型、抓改革与防风险、谋发展与惠民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4.5万亿元

    全省生产总值初步核算2017年达到4.5万亿元,年均增长8.4%

    90.4%

    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0.4%,服务业占比提高9个百分点

    ▼25%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左右

    5238.3亿元

    财政总收入达到5238.3亿元,年均增长9.8%

    50%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城乡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62微克/立方米

    PM10、PM2.5浓度分别降至106微克/立方米、6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明显增多,超额完成大气质量国家大考目标

    6万亿元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6万亿元和4万亿元

    近10个百分点

    制造业五大主导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近10个百分点

    2万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万元提高到2万元

    150亿斤

    粮食产能新增150亿斤,达到1250亿斤

    5233亿元

    进出口总值5233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居中西部首位

    1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全省生产总值初步核算2017年达到4.5万亿元,年均增长8.4%。

    ●财政总收入达到5238.3亿元,年均增长9.8%。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6万亿元和4万亿元。

    ●粮食产能新增150亿斤,达到1250亿斤。

    ●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0.4%,服务业占比提高9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城乡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板块地位更加突出。

    2

    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改革开放创新持续深入,制造业五大主导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近10个百分点,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成为万亿级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17.3个百分点。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8个百分点左右,进出口总值5233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居中西部首位。

    3

    基础能力不断加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一批国家战略规划和平台获批实施。

    ●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连通所有县城,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

    ●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确立。

    ●“疆电入豫”、西气东输二线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

    4

    环境治理初显成效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左右。

    ●PM10、PM2.5浓度分别降至106微克/立方米、6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明显增多,超额完成大气质量国家大考目标。

    5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财政民生支出累计2.6万亿元,年均增长12%。

    ●新增城镇就业72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9万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万元提高到2万元。

    ●577.7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社会保险实现法定人群制度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39.4%,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分别提高33.3%和61%,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65%和114%。

    五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

    抓关键稳运行,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

    2017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3万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

    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790万人次

    扩大有效需求

    ●启动养老健康家政等六大消费工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

    ●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2017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3万亿元。

    发展实体经济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

    ●年均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6.6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4.7万家。

    强化要素保障

    ●深入实施职教攻坚工程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790万人次;开展“圆梦中原”人才招聘活动,开工建设青年人才公寓。

    ●创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累计供地213.4万亩。

    防范化解风险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推进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超过1300亿元。

    2

    调结构促转型,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累计退出煤炭产能4400万吨

    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获批

    PM10浓度比2014年下降22.1%

    PM2.5浓度比2014年下降24.4%

    坚决化解过剩产能

    ●2016年以来,统筹推进火电、水泥、玻璃、电解铝等行业过剩产能退出,累计退出煤炭产能4400万吨。

    ●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缩短至7个月。

    深入实施转型攻坚

    ●推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等12个重点产业转型发展。

    ●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获批,装备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和11.2个百分点。

    ●“四优四化”建设成效初显,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2.5万亿元、占全国的11.6%。

    ●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社会物流总额突破10万亿元,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4.2%。

    强力推动环境攻坚

    ●重拳治理大气污染,PM10、PM2.5浓度比2014年分别下降22.1%、24.4%。

    ●强化水污染防治,推行五级河长制,地表水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3

    抓改革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24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3万吨

    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超过1000班,实现每周“去八回八”高频次运营

    全面深化改革

    ●打响国企改革攻坚战,涉及100多万职工家属的省属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半完成;启动千家“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深化“放管服”改革,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精简56.3%,省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精简77.4%,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取消,在全国率先实行“三十五证合一”,日均新登记企业数量是改革前的3.5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

    ●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域综合医改试点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试点启动实施。

    持续扩大开放

    ●全面启动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五大服务体系初步构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三期、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一期封关运行,郑州经开综合保税区通过预验收,建成水果、冰鲜水产品、进境粮食等8个功能性口岸,数量居

    内陆省份之首。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实现每周18班全货机满负荷运行,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24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3万吨;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超过1000班,实现每周“去八回八”高频次运营。累计实际吸收外资786.9亿美元。

    大力推进创新

    ●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达到14家,新建院士工作站163家、达到292家,新增国家高新区2家、达到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6万

    家。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龙子湖智慧岛入驻大数据相关企业超过100家。

    4

    强功能提品质,城乡建设加力推进

    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启动郑州大都市区规划建设

    新增9个全国文明城市、8个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1万个行政村电网改造升级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4万公里,改造危桥23.6万延米

    深入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

    ●科学编制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启动郑州大都市区规划建设,支持洛阳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增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和主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重点产业带、城际轨道交通、生态走廊等加快建设。

    启动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持续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扩容提质。

    ●首批45个市县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在建和竣工项目4317个,新增9个全国文明城市、8个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探索建立有利于农业人口有序转移的户籍、土地、财税、社保等体制机制,出台促进农民进城八项措施,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2694.8万农村居民和在校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效解决,2.1万个行政村电网改造升级,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4万公里,改造危桥23.6万延米。

    5

    惠民生增福祉,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全省贫困发生率从9.28%下降到2.57%

    37.3万贫困群众搬出深石山区

    551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乡统一、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实施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扎实开展驻村帮扶,推广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强化教育、交通、医疗、水利、电力等专项扶贫,全省贫困发生率从9.28%下降到2.57%,兰考、滑县脱贫摘帽,沈丘等4县有望脱贫摘帽,551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37.3万贫困群众搬出深石山区。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启动实施。

    稳定扩大社会就业

    ●持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左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和省级统筹,在全国率先建立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开通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乡统一、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全面推进。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全面建立。

    577.7万

    577.7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加快发展公共事业

    ●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明显增加,“全面改薄”任务超额完成,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职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实施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挂牌开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正式运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7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文艺创作持续繁荣,10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开工建设。

    ●全面二孩政策平稳实施。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取得良好成绩。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深化平安河南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加快完善。

    ●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连年双下降。

    ●启动食品安全省建设。

    ●依法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和暴恐活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提升“三区一群”建设水平,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河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岀彩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个高地”,实现“三大提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全面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提升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合实力更加雄厚

    ●经济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经济体系更加优化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基本确立,高效市场体系更加完善,良好生态体系初步建立,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平衡性、适应性、灵活性显著增强。

    环境质量更加向好

    ●大气污染治理取得决定性成效,水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逐步好转,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社会事业更加发展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城乡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全面改善。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

    ●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彰显公平正义、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

    ●四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五是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六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

    文字整理/李凤虎周青莎王绿扬图/王伟宾

    河南日报|2018河南两会特刊⑤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开启新征程中原更出彩

    201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

    7.5%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5%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以上

    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

    70%以上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以上

    新增城镇就业

    100万人以上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5%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1.5个百分点以上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进一步提高

    空气优良天数

    210天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

    3%左右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5%以上

    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指标

    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取得实质性进展

    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1

    推动质量提升

    ●深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

    ●继续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

    ●弘扬工匠精神,以标准提升引领和倒逼质量变革。

    2

    调整优化结构

    ●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淘汰落后煤电机组100万千瓦。

    ●建立淘汰落后产能“清零行动”长效机制,确保应退尽退。

    ●深入推进种养业、制造业、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加快发展高效种养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实施“万家企业上云”,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加快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抓好数据资源集中整合、开放共享,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3

    深化转型攻坚

    ●持续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深入实施12个重点产业转型发展专项方案,重点实施600个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和10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

    ●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提质发展。

    2

    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1

    扩大有效投资

    ●聚焦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百城提质、工业转型、生态环保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滚动实施“5818”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力争完成投资1.8万亿元。

    ●开展万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化“三大改造”。

    ●启动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完成郑万、郑阜高铁河南段铺轨工程,加快郑州南站和太焦、商合杭高铁及蒙华铁路河南段建设,争取郑济高铁濮阳至济南段开工建设;推进周口至南阳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及沙颍河等内河航运建设,支持发展临港经济;加快出山店、前坪水库建设,推进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推动实施“青电入豫”工程;实现所有自然村4G和所有贫困自然村光纤接入全覆盖。

    2

    培育消费热点

    ●充分挖掘健康、养老、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潜力,加快健身休闲产业发展,鼓励引导绿色产品消费,大力发展共享经济。

    3

    壮大实体经济

    ●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鼓励、保护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开展营商环境示范创建,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

    ●盘活做优国资国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制度。

    ●持续实施“百千万助力企业成长计划”,着力破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用工等制约。

    4

    防范风险隐患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稳妥化解企业风险,积极防控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打击非法集资、金融犯罪、网络传销。

    3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1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持续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全面完成1055家“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行政权力事项在线办理,打造“一次办妥”政务服务品牌;完善信用监管体系,推进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共享。

    ●继续深化行政执法、医药卫生、供销社、投融资、财税、教育、文化等体制改革。

    2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160项改革试点任务,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积极申建自由贸易港。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推进“陆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升中欧班列(郑州)运营水平;推进“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规划建设电子世界贸易组织核心功能集聚区。

    ●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拓展口岸功能,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机制,引进大型物流集成商,推动飞机租赁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功能。

    ●深化制造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合作;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办好第十二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等活动。

    4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夯实发展战略支撑

    1

    抓好“四个一批”

    ●深化自创区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改革,抓好辐射区建设,构建“3+N”空间发展格局。

    ●突出发展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建设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引进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加快生物育种、通信技术、超级电容、工业CT等创新引领型项目产业化,在大数据及网络安全、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领域,实施一批产业集群专项和重大科技专项。

    ●完善吸引、留住、激活人才的政策措施,创新柔性招才引智机制,深入实施“中原千人计划”“名校英才入豫计划”“海外引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

    2

    促进“三个融合”

    ●协同推进科技、制度、业态和工艺创新,促进科技与金融、军工与民用、“地方”与“国家”融合。

    ●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科技贷”规模,设立自创区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重点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加快实施可见光通信、北斗综合服务云平台等军民融合重大示范项目,推动洛阳等地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支持中央驻豫各类科研院所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成果就地转化,积极对接中科院、“双一流”高校、央企研究机构等大院名校,鼓励其在豫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新型高端研发平台,加快郑洛新·中关村双创基地和自创区硅谷创新中心建设。

    5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1

    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

    ●落实中原城市群建设实施方案。

    ●继续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郑汴、郑许一体化和郑新、郑焦深度融合,加快大都市区建设。

    ●支持洛阳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商丘、南阳、安阳等构建区域中心城市,漯河、济源等壮大城市规模和综合实力,平顶山、鹤壁、濮阳、三门峡等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农业比重大的市跨越发展。

    ●以“三山一滩”和省际边缘地区为重点,完善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路网,促进中原城市群网络化、开放式、一体化发展。

    2

    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

    ●把百城建设提质与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双修”结合起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

    ●坚持规划引领,启动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修编,推进城市设计工作。

    ●积极稳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3

    积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要素下乡障碍。

    ●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住房保障等纳入居住证基本公共服务范围,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

    深入推进精准脱贫

    ●重点推进卢氏等4个深度贫困县和1235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实现11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9个国定贫困县和14个省定贫困县脱贫摘帽,完成6.29万人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任务。

    2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稳步推进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探索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3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高标准粮田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0万亩。

    ●以“四优四化”为重点,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林果分别达到1200万亩、2200万亩、1300万亩以上,优质草畜新增肉牛20万头、奶牛5万头。

    ●大力发展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

    4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创新生产经营机制、社会服务体系、产业组织模式、乡村管理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5

    加强乡村有效治理

    ●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农村诚信建设,淳朴农村文明风尚。●完善乡村矛盾调解和便民服务机制,深度推广“四议两公开”。●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改造6万户农村危房。

    7

    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1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坚持长短结合、铁腕治污,全面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着力控制污染源头,狠抓末端排放治理,突出重点区域、行业、环节、时段,强化“六控”措施落实,健全绿色环保调度和差别化管理制度,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稳步推进清洁取暖,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多蓝天白云。

    2

    持续实施水污染防治

    ●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强化重点流域和城市河流治理、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确保四大流域I~III类水质比例总体达到53%以上,省辖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实施百城建设提质的县市城区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截污纳管工作。

    3

    启动土壤污染防治攻坚

    ●聚焦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减排,严格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加强生活污染源管控,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快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4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监测体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推进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实施。

    ●实施新一轮生态省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完成营造林600万亩。

    8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持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持续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落实乡村教师激励政策。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

    加快健康中原建设

    ●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基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提升远程医疗信息服务,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建设。

    ●启动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筹办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办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

    3

    推进文化高地建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持续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

    ●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市民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守法、文明风尚提升行动。

    ●加快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省科技馆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设,启动大运河文化带发展规划,支持太极拳等项目申遗。

    ●加强网络建设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9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1

    办好群众急需、普遍受益民生实事

    ●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基础养老金、特困人员生活费标准,巩固完善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大力推进青年人才公寓建设,开工建设5万套以上。

    ●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以上。

    ●扎实推进环境污染治理,优良天数达到210天以上。

    ●新改建县城及以上城市建成区、乡镇建成区(中心村)、旅游景区公厕5000座以上,基本完成省辖市中心城区公厕新建改建任务,推动农村“厕所革命”。

    ●继续免费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完成140万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

    ●实施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完成全部贫困县和深度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

    ●抓好农村垃圾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每个省辖市三分之一的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到省级标准。

    ●巩固提升全部深度贫困县和2018年计划退出的33个贫困县233个村的饮水质量安全。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以上。

    ●加快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

    ●加快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2

    持续增加居民收入

    ●努力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着力扩大社会就业

    ●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妥善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工作。

    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继续调整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和门诊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490元。

    ●启动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加强残疾康复服务。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5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支持郑州开展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

    ●强化公租房保障。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力争新开工50万套;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4万套。

    6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扎实做好第九届村民委员会和第六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

    10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

    保持廉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

    文字整理/陈小平卢松孙欣刘一宁图/王伟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