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刘克清走了,陈庄村村民念着他
  • 刘克清走了,陈庄村村民念着他

    时间:2017-04-10 21:44:55  来源:平顶山日报  作者:何小千

    挽歌如潮,一片呜咽。

    1月13日上午,新华区矿工路派出所陈庄村警务室民警刘克清的遗体告别仪在市殡仪馆举行,厅内厅外挤满了前来吊唁的人。

    “鞠躬——”随着喊声,站在厅外的新华区矿工路街道陈庄村村民雒顺,也深深地鞠了躬。

    60多岁的雒顺是自发来吊唁刘克清的,“这么好的人,咋就走了!刘警官是群众的贴心人,说啥也得送他一程。”

    告别仪式已经结束了,雒顺迟迟不挪步。

    雒顺回忆说,他的本家雒新政患有先天性智障,考虑到雒新政没什么机会出远门,也就一直没有给他办身份证。2010年12月,刘克清到陈庄村警务室工作,当月他在上门挨家挨户熟悉村情时了解到了雒新政的事儿。刘警官说以后新政看病,没有身份证医保没法报,第二天就主动拿块红布、相机,来家里给新政拍了证件照,办了身份证。

    “一个智障人的事儿,刘警官都很牵挂。因为新政这事儿,刘警官专门普查了村里类似的情况,一一都给办了。大大小小的事儿,只要关系群众,刘警官没有不操心的。他不在了,心里可不是味儿。”雒顺说。

    “我心里更不是味儿!他们好歹还能去送送,我连送都没送成呀。今儿他们回来提起这事儿,我才知道刘警官走了!咋没有人早点儿给我说!”13日傍晚,在陈庄村,说着说着,77岁的村民陈旺成就要掉眼泪。

    见状,陈庄村党支部书记魏国发赶快安慰陈旺成:“老陈你也别怪俺,俺不是有意不给你说的,村里很多人听说刘警官走了,都找我争着要去送他。殡仪馆的厅就那么大,人太多挤不下,也就只‘同意’了十几个人代表一下。今天殡仪馆厅外站的咱村人,都是自己去的,我可没通知。”

    刘克清走了,这消息如同一块儿石头一样压在了陈旺成心里,晚饭他都没吃下去。他念着刘克清的好……

    “作为村里的老人,刘警官来这儿之前,村里治安啥情况,我可是知道。今儿俺家丢头猪,明儿恁家丢只羊,有一次我早晨起来衣服找不到了,小偷从窗户那儿把我衣服都偷走了……”陈旺成说。但是,刘克清来陈庄村仅半年多的时间,陈庄村就实现了月零发案记录,且此后长达30个月持续保持零发案。

    “老陈说的不假,以前俺家就丢过羊。现在村里的治安情况,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这其中,刘警官付出的心血可不是一般的多!”陈庄村的村民、该村清洁工雒献宝说。在村里打扫卫生,他每天早早见到的就是刘克清,这几年每天早晨6点,刘克清准时到陈庄村巡逻一圈,“刘警官来得早,走得晚,村里人人皆知,你可以随便到村里去问。”

    越回忆,陈旺成的心里越难受,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2012年夏,陈旺成家隔壁的一个小区建房,时常有石灰浆、小石子溅进陈旺成家的院子里。“本来不想麻烦刘警官,我知道那段时间他的脑梗又严重了。但我几次找施工方理论,都没用。无奈,还是找了他。”

    3天后,施工方主动来到陈旺成家登门道歉,并解决了问题。“后来问刘警官这事儿他是咋解决的,我要感谢他,他嘿嘿一笑,说‘别管了,叔,你年纪大了,遇事别动气,别的你都别操心问了,以后有事还找我就中了’。”

    去年12月28日,刘克清第三次脑梗病发,今年1月8日,抢救无效,不足57岁的刘克清去世。陈旺成再也无从得知刘克清当年到底是如何帮他解决了问题。刘克清就是这样,在陈庄村,老老少少的很多事儿,他只负责解决,不言辛苦,不计回报。

    自2012年春节至今,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开始,正月里陈庄村陆续会给群众请戏看,看戏人群集中,刘克清不放心,次次坚守现场维持秩序,人散完了,他才离开。

    一心为民的刘克清,先后成为河南省中原卫士、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月13日晚上7点多,在陈庄村金建·悦和园小区北门,村民李二榜要出门买烟。问到刘克清的事儿,他说:“刘警官走得可惜啊,有他守着陈庄村,是陈庄村的福气。往往夜里很晚了还能瞅见村里有个红灯一闪一闪的,一准就是刘警官骑着他的电动巡逻车在村里转悠。”

    刘克清走了,陈庄村村民念着他……

    (本报记者 毛玺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