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总部人去楼空,高管辞职,董事长难觅,河南这家新三板公司咋了?
  • 总部人去楼空,高管辞职,董事长难觅,河南这家新三板公司咋了?

    时间:2018-03-24 15:16:36  来源:大河网  作者:

    半年收入6万出头,高管出走凑不齐董事会与监事会人数,总部人去楼空,券商找不到董事长,巨额账款讨要无门,转型遭遇滑铁卢,这一幕幕串联起来,就是桂祥电力在挂牌新三板之后的两年内,上演的神剧情。

    董事长失联、高管离职、企业失信,桂祥电力一大堆说不清的麻烦事

    3月20日,河南桂祥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祥电力)的一则公告令人瞩目。

    该公告系其主办券商申万宏源发布的提示性公告,宣布3月20日已经到了桂祥电力的预约年报披露日期,但因暂时联系不到相关人员,公司的年报编制工作无法进展,故将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的披露时间变更为4月27日,并郑重提示,若桂祥电力在2018年6月30日前(含)无法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股转系统将终止该公司股票挂牌。

    连券商都联系不上公司人员,这家公司究竟发生了什么?经过梳理,不难发现,桂祥电力可谓麻烦一箩筐。

    2017年9月19日,桂祥电力董事、财务总监及信息披露负责人苏红霞,监事会主席陈伟递交辞呈,且辞职后不再在公司担任职务。两人的辞职导致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均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但是桂祥电力并未对董事、监事进行补选,引起了券商的注意。

    随着券商督导进程的推进,更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如今桂祥电力的办公室竟然已是人去楼空。根据申万宏源之前所发布的风险提示性公告显示,其于2017年12月27日对桂祥电力进行现场检查时,就发现该公司办公场所暂无人员在岗,生产经营活动停顿,公司董事长吴家银对此解释为公司正在转型,所以办公场所暂无施工人员。2018年2月,申万宏源通过电话与吴家银进行沟通,了解到公司经营情况仍未得到明显的改善。3月份,申万宏源再次对桂祥电力进行现场核查,发现其办公场所厂门上锁,已经全无经营迹象,其再多次联系吴家银时,已经无法取得联系。

    除了董事长与员工的集体失联,桂祥电力还因欠款无力偿还,被纳为失信被执行人。据了解,桂祥电力分别于2017年11月17日、2017年12月18日被纳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执行法院为新乡市牧野区人民法院,但桂祥电力并未披露该事项,也没有及时告知主办券商。查询信用中国网站不难发现,2018年1月11日、1月16日、2月28日桂祥电力再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执行人全部未履行法律文书义务。

    而讽刺的是,2015年10月份,桂祥电力还作为担保方,为新乡市润冠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冠商贸)向中国银行新乡分行的400万借款进行担保,期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信用中国网站显示,润冠商贸并不存在失信情况,其担保方却已经连续5次登上信用黑名单了。

    挂牌当年就亏损,两年后几乎零业务,去年上半年收入仅6万

    从挂牌时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失魂落魄,这家登陆新三板不过两年出头的企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还要从业绩说起。

    资料显示,桂祥电力是一家以送变电工程施工,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主要向政府、各电力公司、大型企业、大型房地产公司及研究机构提供电力设备的承装、承修、承试等业务。

    2016年1月5日,该公司股票以协议转让方式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转让。根据公转书及2015年年报显示,2013年至2015年间桂祥电力营业收入节节攀升,分别为163.76万、606.70万、1512.31万元,净利润也从-89.80万增至69.64万再至154.81万,实现了扭负为正核对。

    然而挂牌后,资本市场上常见的变脸剧情就毫无征兆地上演了。2016年,桂祥电力营业收入672.62万元,净利润16.94万元,分别同比减少55.52%、89.06%。事实上,16.94万的净利润,也是在收到了地方政府150万新三板挂牌补贴基础上才实现的,其实,其当年营业利润已经是负数,为-110.90万元,降幅达到152.07%。

    2017年上半年,这种直线下滑的趋势不但未能得到扭转,反而愈演愈烈,其业务几乎全部瘫痪,半年营业收入只有6.37万元,亏损金额达到196.12万。

    对于糟糕的业绩,桂祥电力在2016年年报中称,主要原因是公司制定的各项经营计划未能如期完成,业务及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小分包商的血泪史:大客户难依赖,工程款拖欠成为夺命利器

    不过两年时间,业绩为何下滑如此剧烈?

    据了解,桂祥电力主营业务为电力工程施工、电力设备安装等领域,主要向各用电单位以及总分包方提供部分劳务分包业务。

    根据公转书显示,2015年底该公司员工共47人,其中劳务派遣人员16人,占员工总数的34.04%,主要解决桂祥电力临时性、可替代性的用工情况,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33人,占比70.21%。该公司所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三相五线、插接箱、变压器等,通过投标获得业务后,便签约、施工、验收、结算及用后服务等,业务流程比较简单。

    综上可以看出,桂祥电力仅仅为电力工程的一个分包商,公司员工较少、流动性大,其业务范畴并无多大的科技含量,且具有明显的可替代性。

    因此,桂祥电力的业务对总分包方有极高的依赖性,并且施工项目往往账期较长,总分包商经常拖欠工程款,成为其主营业务凋零的主要原因。

    新乡华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源电力)曾在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居桂祥电力客户排名首位。在此时间段内,桂祥电力对其销售金额分别为334.76万元、362.04万,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5.18%、79.19%。但是,2016年桂祥电力的前五名客户中已经没有了华源电力的影踪。正如桂祥电力在2016年年报中表述的那样,承接华源电力工程减少,导致了公司收入的降低。

    除了居于桂祥电力的销售客户首位,华源电力还常年居于其应收账款客户首位。如果说减少业务量让桂祥电力少了一条输血渠道,那么拖欠账款导致的大量资金占用、新项目无力承接,更是直接扼住了桂祥电力的咽喉。

    数据显示,2015年5月31日,桂祥电力对华源电力应收账款为280万元,占比67.08%,账龄1年以内。2016年对华源电力的应收账款额增长为730.20万,账龄1至2年,此时桂祥电力对其计提了73.02万的坏账准备。到2017年6月30日,对华源电力的应收账款仍然还有657.75万元,账龄为2至3年,坏账准备131.55万元。

    查询华源电力工商信息可以发现,其控股股东为新乡市电力实业总公司,而该控股股东又是新乡市电业局的全资子公司。

    当然,除了华源电力,其他客户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工程款拖欠情况,2016年底,桂祥电力应收账款总额1093.27万元,占据资产总额的34.07%。同时,公司原材料采购也产生了大量的预付账款,新项目无法落地也会造成该预付账款沉淀。这都直接影响了桂祥电力的发展。

    简言之,活干了要不来钱,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转型受阻,面临摘牌风险,桂祥电力难言苦涩

    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高企,原主营业务几乎无法推进的情况下,桂祥电力也曾设法自救,光伏发电工程就是其找到的突破口。

    根据桂祥电力相关公告的表述,“公司管理层结合当前国家形势及公司情况,积极调整转变经营思路,2016 年下半年起,公司开始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光伏发电工程方向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公司已成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的合作分包单位,开启了迈向全国的进程。”

    对此,桂祥电力进行了近一年的市场调研、分析,并与多家光伏发电专业公司进行了电站件事核对、运营管理合作意向,还参与了部分地区“光伏扶贫”的前期调研、考察等工作。

    2016年该公司销售费用较上年增加59.71%,其主要原因便为到外省进行光伏业务市场调研考察造成的差旅费增多。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2017年上半年,其工程安装收入只有6.37万元,意味着其花大力气调研的光伏发电业务并未产生实际收益,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的合作也止步于2016年44.10万的合同额,走出河南迈向全国停留在了口号阶段。

    2017年上半年,虽然应收账款总额较去年有所减少,但仍有997.83万元,坏账准备计提数额明显增多,达到179.18万元,超过了该公司2013年至2016年利润总和(151.59万元)。

    转型受阻,坏账压身,这也就不难解释桂祥电力为何会出现董监高相继辞职,董事长失联,公司总部大门紧锁的窘态了。

    3月17日,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桂祥电力股票即日起暂停转让。而对于下一步因年报披露所面临的摘牌风险,桂祥电力能否化险为夷,一切还是未知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