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聚焦河南自贸实验区一周年 郑州海关25项制度落地
  • 聚焦河南自贸实验区一周年 郑州海关25项制度落地

    时间:2018-03-31 15:40:21  来源:大河网  作者: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 贺志泉)货物秒通关、制度落地、物流时效提高40%,河南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郑州海关立足河南自贸试验区战略布局和功能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积极落实海关总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水平。

    自主创新“网购保税+线下提货”模式,河南跨境发展领先全国

    最近,郑州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里的跨境O2O自提馆生意格外红火。市民刘女士刚在这里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不少婴儿用品,“之前来中大门买东西就是先付完帐,把东西放在这儿,然后过两天再过来取,或者通过邮寄的方式再寄过去。现在就是付完帐等几分钟就可以把东西拿走了,非常方便。”

    这种良好的消费体验得益于郑州海关创新推出的“网购保税+线下提货”业务模式,试点电商企业可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在区外特定实体店铺进行展示展销,消费者到店体验并完成线上下单,海关放行后即可当场提走。

    郑州海关驻经济技术开发区办事处科员陈怡文介绍道“通过海关监管系统、电商企业销售系统、仓储企业库存管理系统的联网对接,优化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系统,设立020专用电子账册,能够实时记录商品的进、出、转、存,实现海关精准监管,同时我们还针对020申报清单设置合理系统参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通关效率,现在基本上能够做到秒通关。”

    自2017年10月20日“网购保税+线下提货”模式首单测试以来,郑州海关累计验放该模式跨境清单突破2万单,日均单量120余票,消费者平均线下等待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市场反映良好。

    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助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除了不断创新监管制度,郑州海关还积极复制推广多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先行先试”,目前,25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已在河南落地。

    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正是其中一项,该项制度允许非保税货物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储存,与保税货物一同参与集拼、分拨,根据国内外采购订单最终确定货物实际离境出口或返回境内区外。2017年9月13日,郑州海关完成首票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业务测试,实现非保税货物入区自动记账,与保税货物拼装出区,省去测试企业6700余项商品备案手续。海关根据国内外采购订单确定货物实际离境出口或返回境内区外,采取“国内货物企业自管”与“保税货物海关监管”相结合的精细化分类监管制度,提高企业仓储利用率。同时,郑州海关发挥综保区临空区位优势,利用机场多库区系统,促进机场口岸与综保区口岸作业区协同作用,口岸运抵、保税入区合二为一,对综保区卡口通道实行类别风险控制,设置绿色通道,加快通关和物流速度。

    “海关复制推广的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减少了通关前置审批环节,让我们从西班牙进口的服装可以快速进入综保区仓储、分拣、出区,物流时效提升了40%。”郑州丽服仓储有限公司负责人朱青说,“这项制度带来的最直接优势就是,我们的从国外进口入区的保税服装和从国内生产进区的非保税服装存放在区内同一个仓库,可以实现集约化管理,仓储利用率提升了50%,每月节约运营成本6万元。”

    该项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新郑综合保税区内进口服装业务的快速发展,自2017年3月23日首批进口ZARA服饰进入新郑综保区以来,郑州海关累计监管新郑综保区进口服装货运量已突破4000吨,货值突破7亿元。(线索提供:程菲)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