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在平凡岗位上闪光——汤阴县人民检察院案管中心主任陈科
  • 在平凡岗位上闪光——汤阴县人民检察院案管中心主任陈科

    时间:2017-04-10 21:49:05  来源:大河网  作者:张龙


    工作中的陈科

    大河网讯 主管领导眼中的他:素质高、能力强;同事眼中的他:年轻的“老班长”、工作狂。他就是汤阴县人民检察院案管中心主任陈科。八年的敬业奉献收获了累累硕果,2010年获全省十佳侦查监督检察官,2011年获个人三等功,2012年安阳全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安阳全市案管业务能手,代表安阳市参加全省案管业务竞赛获得团体二等奖并入选全省案管业务人才库。

    谦虚谨慎,乐于进取

    2008年,从成都理工走出来的法律系高材生陈科被安排至汤阴县院侦查监督科工作。他服从安排,踏踏实实的从法律文书制作,起草科室总结,报表统计开始学起,在琐碎繁忙的内勤岗位上默默无闻为办案一线干警服务。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地向领导、同事们请教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进行着能力储备。

    2008年底,他被任命为助检员,开始一线办案,整个人都拧足了发条,2009年起每年办结的案件都占全部案件的40%左右。2010年他创下的8天审结42人的办案记录至今未被打破。他不但没有把工作当做负担,反而享受磨练的过程, 2010年10月,陈科在办案中的“厚积”得到了“薄发”,他代表安阳市参加全省侦查监督业务竞赛,并被表彰为全省十佳侦查监督检察官,实现了自己干一行专一行的追求。

    以诚相待,乐于奉献

    2012年,组织研究安排陈科到控申科任科长,成为被全院干警戏称为全院“最年轻”的业务部门负责人,上任之后就面临着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很多人都担心他能否应负维稳接访的沉重压力。但陈科用他的实际行动回报了组织的信任。到任之后,他团结带领更年轻的控申队伍把满腔热情倾注到了来访的群众身上。

    2012年冬天,五陵镇一个70多岁的李姓老人骑自行车近30公里路来到接待室,反映该村集体土地文革前被公社征收,要求检察机关监督政府将土地返还给村集体的问题,不给解决就要组织村民赴省进京信访,一定要讨个说法。面对跋涉而来的老人,他耐下心听着,直到中午下班,老人仍不肯离开。他就从食堂打来饭在办公室一起边吃边谈。吃完饭继续听,直到天色渐晚,老人满意而去。这种一个谈话就是半天甚至一天的生活让他愈加沉稳,抛开专业术语后学会的群众语言也让他更接地气。

    把问题解决在初信初访,把群众的来访当做对检察机关的信任,百般珍惜,两年的控申工作让他结下了无数接过访的“亲戚”,城里的有,乡下的也有,有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很多没有解决,但他真诚的态度和努力仍换来了群众对检察干警和检察机关更多的信任。2013年,汤阴县检察院接待室继省级文明接待室之后获得了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发的全国文明接待室荣誉。

    调整角色,乐于学习

    2013年底,陈科受命筹建案件管理部门,面对一项崭新的业务,他很快抛开惶恐。因为起步较晚,一开始就面临着落后的局面,从大厅建设,办公用房,到装备采购,案管队伍,千头万绪的工作让他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只用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全部解决。工作千头万绪,后台配置、人员培训、集中测试、统计衔接、信息公开,基础工作数不清有多少。单单案例流转测试就让他在办公室连续住了3晚。为了不影响全院整体工作,自学成才的陈科又开始作为老师给全院办案干警分批培训,两周的培训下来,嗓子基本说不出话来。

    案管工作琐碎繁杂,全新的部门有太多学新知识的机会,他和同事们一道不断学习,他们充分利用统一业务系统,重点做好内部监督,提升办案质量。在院党组的坚强支持下,开出了第一份流程监控通知书,率先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率先全面履行十项职能,实现了汤阴案管工作从落后到领先的弯道超越,2016年汤阴县院案管中心又被评为共青团汤阴县委“青年文明号”,让上级领导和同行们惊讶不已。

    八年的检察生涯放到整个人生中,无比短暂。勤恳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全国先进、全省十佳、个人三等功、维稳标兵、全市案管十佳业务能手、连年的先进工作者……这些荣誉代表了组织对他的认可,也见证了陈科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入党时对组织的承诺。(张攻关 司明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