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天罗地网擒霾源
  • 天罗地网擒霾源

    时间:2017-04-10 21:49:15  来源:安阳日报  作者:何小千

    □ 本报记者 刘云丽

    十几米高的防风抑尘墙蜿蜒曲折,沿着广阔的料场拉起了一道警戒线;环顾四周,料堆堆放整齐划一,密密麻麻的防尘网从上到下将料堆覆盖得严严实实;料场周围的道路冲洗一新,本色依旧……11月30日,记者行走在安钢运输部原料场,即便偶尔起风,车辆往来,也未见扬尘。

    安钢运输部原料场是安钢铁前工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原料进场、储存、混匀、配料、输送以及尾矿、除尘灰等废弃料回收再利用等任务,是安钢扬尘污染的重灾区,也是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最为关注的重点区域。为积极响应省、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安钢秉持环保优先、清洁生产的理念,针对原料场这一难点区域,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制定了全围挡、全覆盖、湿法作业三项针对性措施,在原料场布下天罗地网,坚决向扬尘污染说“不”。

    为了防止扬尘外逸,安钢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沿着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料场外围,建起十几米高的防风抑尘墙,有效减少了矿粉微粒扩散,将扬尘牢牢锁定在原料场区域;购置防尘网,对料堆进行全面覆盖,有效抑制了矿粉微粒从料堆表层起飞,低空弥漫。同时,投入170多万元购置雾泡车等设备,从点到面到线,立体式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在安钢运输部原料场,一堆堆的原料堆积如山,每天原料进场、使用频次30余次。每张防尘网的面积足有半个篮球场大,每完成一次整体覆盖需要30分钟,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在人员紧张、生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原料场不分工种界限,打破层级区分,在安排专门队伍负责防尘网掀起和覆盖的同时,发动车间职工全员上阵,其他车间也抽调精干力量前来支援。在保障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情况下,确保了原料场料堆24小时“零裸露”,避免了扬尘污染。

    与此同时,安钢运输部还鼓励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在不增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广泛开展小技改、小革新,使环保治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覆盖料堆时,原有连接防尘网的装置太贵,原料场职工巧动心思,用废旧铁丝做成卡扣,固定和连接防尘网。湿法作业中,职工们自主设计、自主安装,利用一些废旧材料,根据料堆宽度和高度,每隔20米安装一个新型自动回转喷水枪,对料堆进行360°无死角喷洒,低成本建成了覆盖整个原料场的喷淋系统,实现了全湿法作业;设置了无线感应器,根据天气状况和料堆转换状态及时进行遥控、定时喷淋,使湿法作业更加省时、省力、高效。同时,为了减少车辆扬尘,安钢运输部在料场进出口设置了洗车台,对运输车辆车体、轮胎进行冲洗。

    “当前,安钢运输部已经将环保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管控体系,建立了环境治理值班制度和监督巡查制度,实现了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常态化。”安钢运输部党委书记姚东波表示,下一步,安钢运输部将努力把各项环保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持之以恒推进原料场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