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刘瑞芳:醉心藜麦研究无怨无悔
  • 刘瑞芳:醉心藜麦研究无怨无悔

    时间:2017-04-10 21:49:23  来源:安阳日报  作者:何小千

    图为刘瑞芳在查看藜麦生长情况。(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姜蕴真

    【人物名片】

    姓名:刘瑞芳

    年龄:41岁

    职务:市农业科学院项目办主任

    工龄:18年

    特长:藜麦育种及技术推广

    藜麦原产南美洲印第安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的高海拔山区,被古代印加人称为“粮食之母”。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国家鼓励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藜麦引种方面的工作,项目办主任刘瑞芳和她的课题组承担了这项棘手的工作。”11月25日,市农业科学院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我国历经30年才将藜麦从海拔4000米的西藏引种到海拔1700米的山西省静乐县。用两年时间把藜麦进一步引种到平均海拔不足1000米的林州山区谈何容易。

    藜麦原产地是海拔3000米以上高海拔冷凉地区,绝大部分品种花期无法在最高气温超过35℃的地方完成授粉,即使是在林州海拔1000米的山区最高气温也会超过35℃。刘瑞芳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引进42份耐热的藜麦种子,做不同品种试验对比,观察不同品种在安阳地区的适应性,寻找更耐高温的品种。另一方面,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在不同的播期播种,避开伏天的高温,尽量选取高海拔的试验地。“一定要找到适合种植藜麦的区域!”课题组按不同海拔把藜麦试验从平原一直种到林州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大垴村。大垴村山高路远,坡陡弯急,陡峭狭窄的路旁就是万丈悬崖。为了掌握第一手试验结果,刘瑞芳不知道去了多少次。通过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和不同海拔的种植试验,最终确定在安阳地区海拔670米以上地方可以种植安藜3号和安藜4号。

    安阳地区降雨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藜麦的成熟期在8月下旬。问题就出在这:藜麦容易穗发芽,只要连续2天的小雨,成熟藜麦会在穗上发芽,严重降低藜麦产量和品质。2014年,林州市原康镇重兴店村20多亩试验田就遭到了这样的自然灾害。刘瑞芳心急如焚,不停查阅相关资料,终于有了重大发现:通过对比观察历年每天降雨概率,发现通常情况下,每年10月20日后天气逐渐凉爽干燥,降雨概率只有8月下旬的1/3,而此时的气温还可以让藜麦正常成熟。刘瑞芳看到了希望,通过延后播期和种植晚熟品种,让藜麦在11月10号左右成熟,成功解决了藜麦穗发芽的问题。

    还没来得及庆贺藜麦成功种植,新的问题又来了。藜麦是新型粮食作物,形状不规则,市场上没有合适的加工机械,专业化加工机械动辄上百万元,不适合本地情况。刘瑞芳与加工机械师傅反复探讨、试验、改装,终于加工出藜麦成品。至此,藜麦品种的筛选、示范推广与开发应用全部完成。刘瑞芳和她所在的课题组成为省内首家完成藜麦产业化的团队。

    由于林州藜麦基地的建设和市农业科学院的推广示范,林州引进了全省首家专业经营藜麦产品的公司——林州太行藜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6个月就投资1000余万元,后续投资持续跟进,一个全新的藜麦产业链条正在林州形成。

    “作为公益性单位的科研人员,我们长期从事研究,经济上得不到什么收益,但能将科技成果用于帮助安阳及周边山区农民增收,又能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品质,感觉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我想在退休前把藜麦这个课题做得更好一些。”刘瑞芳心怀希望,继续在藜麦研究的路上前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