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 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时间:2017-04-10 21:52:22  来源:安阳日报  作者:何小千

    本报讯 “谢谢区领导给俺修建房屋、修下水道、让俺儿子能够上学,以前俺家一到下雨天房屋漏得不成样子,如今政策好,往后,俺也不用发愁了。”9月25日,笔者去看望贫困户刘大哥时,他激动地说。据了解,69岁的刘大哥家在殷都区北蒙街道办事处皇甫屯村,家里有4口人,本人无劳动能力,妻子智障,孩子还在上学,房屋年久失修,砖墙风化严重,房顶漏雨,糊了又糊,居住困难一直是大问题。家庭收入全靠家里的4亩地,年景好的话每年还能收入4000元。

    殷都区启动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中,了解到刘大哥家里的情况,首先把刘大哥纳入贫困户,并实施了三项帮扶工程,即危房改造帮扶、教育帮扶、政府兜底帮扶工程。在给刘大哥改造危房前,已向住建部门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考虑到其房屋无法居住,准备给其盖间新的房屋。目前,资金正在筹备中,预计年底盖好。在教育帮扶过程中,与学校协调好给其儿子申请了助学资金。在政府兜底帮扶过程中,把刘大哥的妻子和儿子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畴,每人每月发放低保金139元。

    该区相关领导表示,殷都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当前,殷都区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全区采取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举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一是精准识别。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推行“一进二算三看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一进,即包村干部、村级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对全村农户逐家进户调查走访,摸清底数。二算,即按照标准体系逐户测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纯收入,对穷富情况有本明白账。三看,即看房子、家具等基本生活设施状况。四比,即和全村左邻右舍比较生活质量。五议,即对照标准,逐户评议。拟正式推荐为扶贫对象的,必须获得绝大多数村民同意,必须向村民公示、公告。六定,即正式确定为扶贫对象的,在农户本人申请的基础上,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由村推荐确定进行第一次公示,无异议后报乡(街道)审核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区扶贫办复审后在各行政村内发布公告。最后,经“六签字”上报确定,即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乡长(主任)、乡(街道)书记签字。通过精准识别,共识别出67户贫困户132人。二是精准扶贫。殷都区建立了完善的帮扶工作机制,该区所有县级领导、区直单位干部、乡(街道)干部、村级干部组成了67个帮扶小分队,实行了一对一分包贫困户,确保每个贫困户如期脱贫。三是精准脱贫。根据分包情况,区直单位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强化责任落实,深入分包贫困户了解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实行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因贫困原因和贫困类型施策,制订出了67套帮扶计划、方案,为下一步落实帮扶措施、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实现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孙瑞兰 成 行 王志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