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老司机”回村记
  • “老司机”回村记

    时间:2018-08-23 20:57:23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李相瑞 冯刘克

    空山新雨后,满山青翠欲滴,幽幽山林泉鸣鸟啭。

    一条山路,宛若一条玉带舞动山间。道路两旁,一排排太阳能灯杆笔直矗立,灯杆上悬挂的党旗鲜艳醒目。

    改革开放大潮涌动,鼓荡着每一个人,向着大势所趋奋力前行。南岭新村,这个巩义市小关镇的贫困山村也不例外。

    曾几何时,带着梦想,山外的世界吸引着村民的脚步,走出去,闯一片天地。

    春秋几度,循着乡情,村庄的发展牵绊着游子的心绪,回家乡,干一番事业。

    李国振和张海建,南岭新村两代人的代表。他们从出南岭新村到回南岭新村,用个人的辗转打拼、求索登攀,描摹出充满时代印记的人生轨迹,也映射出整个村庄的变迁生息。

    外出打拼寻出路

    车窗摇下。“大娘,去哪呀?走,上车,送您一程。”这样的专车服务,不知有多少村民都享用过。“大家看到这辆黑色越野车,都说是‘老司机来了’。”8月19日,搭上顺风车的王大娘对记者说。

    村民亲切称呼的“老司机”就是南岭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国振。南岭新村山路崎岖,弯道颇多,道路窄处只有两米多,有的道路旁边就是山涧或峭壁。李国振驾着一辆手动挡越野车,右转打小圈,左转打大圈,指向准确,往往是贴着路肩飞驰而过。

    李国振的驾驶技术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这事得从1979年说起。这一年,李国振光荣参军,走出了大山。到了部队,干练的李国振成了一名汽车兵,部队严苛的训练让他成了一名驾驶技术过硬的老司机。

    1982年,李国振退伍后进入小关镇政府工作。此时虽然实行了包产到户,但仅靠几分薄田挣不了多少钱,村民住的是旧石窑,吃的是雨水,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响应“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许多村民踏上弯弯曲曲的蚰蜒路,外出打拼寻找出路。

    怀揣“先富起来”的梦想,李国振辞去镇里的工作,到了巩义市矾土粉加工厂,历任车间主任、生产厂长、经营厂长。1998年,房地产业兴起,李国振加盟巩义市建筑公司谋求更大发展。“不管在哪干,咱都不想混日子,总想折腾出点业绩来。”2000年,李国振在郑州开了一家水暖建材公司,收入相当可观。“干了半年后,我有个感受,郑州的钱真好挣。”他笑着对记者说。

    李国振成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

    铺设脱贫致富路

    能人大都外出挣钱,南岭新村成了“空心村”,人心涣散,日益凋敝。在小关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几次三番的诚意邀约之下,2002年,李国振毅然抛下郑州的生意,返村担任党总支书记。

    “你憨啊?别人都是扎着翅膀往外飞,你咋偏要往这穷山窝里钻。”母亲对李国振说。

    “当初真不想回来,山里手机没信号,一进村跟外面的联系就中断了。”李国振软磨硬缠让移动公司在山上架起了信号塔。

    东方风来,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李国振眼前的山村贫穷依旧。很多村民依然住在石窑里,吃水依然困难,村里的路依然难行,遇到急病人救护车进不来,得几个人用罗圈椅抬到山口处。村民张海建买了一辆自行车,但由于坡陡路险,下次山就得换一对闸皮,他经常对趁车的小伙伴开玩笑:“你得给我5毛闸皮钱。”

    “过去一直是农业支持工业,十六大首次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给了我信心和希望。我当时谋划了三件事:修路、通水、发展经济,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心。”李国振说,“不是说我有多高明,而是我要干的事正是党和政府想干的事,也是村民们想干的事。”

    “让大家相信你能干成事,大家才会跟着你干。”李国振说,“不拿出点奉献精神,咋能踢出前三脚?”村里建设饮水工程没有启动资金,他自家贷款10万元先垫付;修双龙塘坝时需要爆破,请爆破员的费用是每月5000元,村里掏不起,李国振自己跑到巩义市公安局参加培训,考了一个民用爆破技术员的资格证。

    如今,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南岭新村的水泥道路基本实现户户通,修起了蓄水总量35万立方米的7个塘坝,蓄水7000立方米的11个蓄水池,全村的吃水问题得到解决。核桃种植面积达3400亩,仅此一项村民就增收160万元。依托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村里的农家乐和民宿酒店目前已开设17家,南岭新村呈现出勃勃生机。

    李国振成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老司机”。

      共筑乡村振兴路

    7月10日,南岭新村的精准扶贫项目绿康源食品加工厂正式开业。这家食品加工厂不是凭空而生。13年前,李国振开办了绿源农副产品加工厂,生意做得风声水起。去年,李国振将工厂设备和产品商标等有形无形资产全部无偿捐给村集体,村委整合有关政策资金,建起了这家规格更高的食品加工厂。

    把自家“金娃娃”捐给村集体,李国振究竟有着怎样的初衷?

    “一人富不算富,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犹如一盏明灯照得我心里亮堂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李国振说。

    今年35岁的张海建,在郑州有着体面的工作,年薪10万多元。在李国振的感召下,返乡接任绿康源食品加工厂厂长。李国振、张海建两代南岭人为了共同的梦想把手握在一起。

    “我读小学二年级那一年,郑州市互助路小学的师生来村里慰问捐助,拉了整整一车的学习用品,双层的文具盒、带图案的皮革书包、五颜六色的铅笔、各种各样的图书,很多东西压根儿就没见过,真是震撼了我。当时暗下决心,一定要走出去,见识见识城里的生活。”张海建说,他当年分到一个漂亮的书包,一直用到小学五年级。“这件事啥时候想起来都历历在目,但是现在我的看法却跟当年不一样了。现在全社会都在精准扶贫,毫不相干的人都能到俺村里播撒希望,为啥作为一个本村人不能给村里带来更多希望?”

    “受到乡村振兴战略鼓舞,村里许多走出去的村民纷纷返乡投身家乡建设,许多外地人也到村里投资,来自台湾的武小夏在村里筹备开设的一家高档民宿正在规划设计当中。”省编办驻南岭新村第一书记赵晓红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