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不只是扫墓 看古人清明这样过
  • 不只是扫墓 看古人清明这样过

    时间:2017-04-10 21:05:13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作者:张黎光

    不只是扫墓 看古人清明这样过

    不只是扫墓 看古人清明这样过

    不只是扫墓 看古人清明这样过

    本组图选自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不只是扫墓 看古人清明这样过

    老树为《时间之书》配的清明节插图

    不只是扫墓 看古人清明这样过

    不只是扫墓 看古人清明这样过

    每年开封府都会举行清明颁新火大典受访者供图

    不只是扫墓 看古人清明这样过

    河南农大每年都会举行清明传统文化礼仪活动白周峰摄影

    不只是扫墓 看古人清明这样过

    宋天亨教孩子们制作风筝受访者供图

    □策划文体新闻部执行记者张丛博

    清明假日将至,你打算过个怎样的清明节?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不少人对清明节的丰富含义并不了解,往往把清明节简单理解为祭拜扫墓。事实上,清明节来自于农耕文化,是古人经过对自然长期观察后形成的节日,体现出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习俗。不仅有心怀对先人、亲人的思念,也有感受美好春天的内容。自古以来,清明节广泛流传着蹴鞠、放风筝、拔河、插柳等活动。

    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哀而不伤的节日,“清明不止雨纷纷”。

    清明之源

    先有“风”后有“节”,唐代起寒食、清明融合

    在清明演变成节气名称之前,“清明”本为“八风”之一的东南风。

    所谓“八风”,是古人按照八个不同的方位,给这八个方位所吹来的风起了不同的名字。《左传·隐公五年》有云:“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后来,古人利用观星象、测日晷的方法确定出“清明日”及二十四节气。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载:“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康保成向大河报记者介绍说,二十四节气最初来自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或解释,而对于不同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的对应仪式和生活方式,这就是节令。节令最初并不是民俗,也不是针对农事而发的,为的是约束、规范帝王行为,后来上行下效,才逐渐形成为民俗。

    最为人熟知的清明祭祀习俗便是如此演变而来。康保成举出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作例证,“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按汉官仪曰: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墓侧,汉因不改,四时上饭。后汉光武纪云:建武十年八月幸长安,有事十一陵,盖躬祭于墓也。即今上坟拜扫,盖起于此。”由此不难看出,寒食上墓习俗是从帝王逐步浸染到寻常百姓家。

    不过,在唐代以前,清明节并无扫墓习俗,而仅有与季节相关的农事习俗。今天的扫墓习俗是因为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的元素。康保成说:“从南北朝至唐,寒食节的影响要远大于清明节,唐代的寒食习俗包括了清明;唐代的寒食扫墓习俗,到宋代逐渐演变成为清明习俗。随着寒食节的淡化,清明习俗后来居上,沿袭至今。”

    从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大麦粥。按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便可发现,寒食与清明只有一两日之隔,寒食的习俗在时间上可以延续到清明。因而至唐之后,两者渐渐混为一谈。故唐代诗人沈佺期在《岭表逢寒食》中写到:“岭外逢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将寒食、清明并提。

    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介子推随晋国公子重耳(晋文公)流亡国外十九年,回国之后,介子推避入深山,重耳放火希望逼出介子推,反把他烧死。后人为纪念他,便有禁火之举,形成寒食节。这一天,民间要禁火扫墓。

    清明之乐

    秋千、蹴鞠、赠柳等“玩法”多已消逝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过法”,是饮食、服饰、信仰、交往、娱乐等活动及象征物、传说、主体情感体验等诸多要素在内的有机体。

    北京联合大学张勃教授带领的团队,此前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清明》项目。她发现,如今,清明传统节俗活动多样性明显减弱,清明节几成扫墓节。

    “作为一个在节气上发展起来的人文节日,历史上的清明节习俗活动十分丰富。”张勃说,比如唐代清明节的习俗活动主要有上坟扫墓,改火,还有斗鸡、蹴鞠、拔河、秋千、宴饮、踏青出游等娱乐活动,治蚕室等农事活动,如今有些习俗已难觅踪迹。据《东京梦华录》对清明节的相关记载,北宋时期清明时节不但要祭扫亡灵,还要举行盛大的郊游活动。

    以秋千为例,张勃的团队采访过的一位69岁老太太回忆,小时候清明前两三天,人们便开始缚秋千,几乎每个村每条巷里都有一个秋千,荡秋千的花样也有单秋、对秋、带秋等,连老人孩子也要坐上去荡一荡,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培养了小孩胆量。但如今,十里八村都难觅秋千影子。

    4月1日至10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将在八朝古都开封举行。文化节聚集4大类、63项活动,将在这座宋韵流淌的千年古城里,绘就一幅会动的“清明上河”长卷,为现代人提供了体验古人过清明的机会。

    在4月1日上午的清明文化踏春巡游中,开封府饰演包大人的张长坤将向游客“赠柳”,将柳帽向人群发放。张长坤说,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因此,清明插柳戴柳,有辟邪的含义。同时,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还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眼下,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激战正酣,但若梦回千年,中原大地经常能看到的是“球终日不坠”的情景。这个球不是足球是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杜甫在《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说明这一活动的普及。而到了宋代,更是盛行,古画《宋太祖蹴鞠图》中便能体现。

    到了21世纪的中国,玩蹴鞠的人屈指可数,开封清明上河园里的蹴鞠队队长张秉志便是其中的一位。9年前,景区提出要复原蹴鞠运动时,连蹴鞠球都得大家琢磨着缝做。刚开始根据文献记载用猪尿泡填充鸡毛来做,结果做出来的不是方形就是鸡蛋形状,踢起球来更是满场鸡毛乱飞。最终经过反复尝试,敲定出由14块牛皮拼接然后填充羊毛的蹴鞠球。

    如今,张秉志带领16名队员每天坚持训练半小时,具体蹴鞠的技巧没有人教,便上网看一些花样足球移植过来。“和足球的弹性大不同,蹴鞠球是实心,肩、肘、膝、头等部位都要灵活运动。蹴鞠不只是进球那么简单,而是很注重动作技巧带来的乐趣,特别锻炼人的耐性。”

    清明之新

    除旧布新,“且将新火试新茶”

    先秦史籍《逸周书·时训解》说“清明之日,萍始生”。清明时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清明中,“新”的意味浓厚。

    杜甫在《清明》中描述:“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古人生火不易,只好长保火种。到了清明,万物复苏,一年的生活正式开始,一定要启用新火。所以在清明节,中国有“改火”的习俗。“颁新火”是古时清明节的重要仪式。据《辇下岁时记》所记,长安每年“至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疋、金椀一口”,得火之后由百官逐一点燃廊下的火炬,接着由皇帝赐新火。唐代韩翃《寒食》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是对这一景象的描述。

    从2010年以来,每逢清明,开封府门前广场举行的“大宋开封府清明颁布新火大典”便是对上述场景的再现。仪式中,“开封府尹包拯”行使官府职能,用道具呈现出传统的钻燧取火,然后点亮各方百姓提的灯笼,向京城内外十厢128坊的百姓“颁布新火”。

    “新火象征新生,将火种发给百姓,取‘除旧布新’之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坤太是这项“颁新火”仪式的学术顾问,他发现,在《全宋词》《全宋诗》中,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的诗词均有对颁新火的描述。皇帝取火种后会颁发给文武大臣和一些州府,州府也会举行仪式分发新火,邻里乡亲会去取到新火的人家“借火”,分享这份吉祥。后来随着取火方式变得方便,颁新火仪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宋代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有名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饮上一杯今年的新茶,可能才是这一年真正的开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以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当时汴河两岸茶坊生意兴隆的内容。开封清明文化节中,龙亭盆景园将上演“斗茶”表演,再现北宋时期民间流行的饮茶活动斗茶盛况。“在宋朝,清明节前采到的第一纲新茶皇帝也不能喝,而是要用于皇家祭祀,祭祀后将一部分贡茶赐给有功之臣。”开封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东表示,据史料记载,北宋时的北苑贡茶一年分十余纲(次),唯“白茶”和“龙团胜雪”,惊蛰前即行采制,十日完工,造出第一批新茶,号曰“头纲”,以快马运抵京师,保证新茶在清明前送到。欧阳修有诗云:“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清明之风

    春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

    “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而西之。”和清明风作伴的是清明风筝。可以说,放风筝是除了祭祀的习俗之外,至今依然广为流行的清明习俗。风筝古书中称“风鸢”,南方叫“鹞子”,北方为“纸鸢”。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3月28日上午,68岁的宋天亨带着自己手工制作的双头鹦鹉、蝴蝶、天牛风筝来到开封龙亭公园南门口的广场上,精致漂亮的风筝迎着春风很快便飞向天空,吸引游客围观。由于放飞得太高,肉眼几乎已分辨不出风筝在天上的位置,游客问:“你的风筝在哪儿呢?”他笑答:“在天上呢!”

    制作风筝是家传手艺,宋天亨是“宋室风筝”第五代传承人,他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制作售卖风筝,忙活一年制作数百只风筝,只为利用清明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售卖。在开封市北郊私访院村一处小院内,金鱼、蝴蝶、瓢虫、知了……家中的墙壁上挂满了大小不一、栩栩如生的风筝。风筝骨架的竹篾都要经过粗刮和精刮,被划伤是常事,而塑形则要握着竹篾用酒精炉烤,大拇指头是厚厚的茧子。近些年因为眼疾,制作风筝的数量少了,他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教授手工风筝工艺上。前两天,一所学校的孩子们还特意来到家里学做风筝。

    “宋室风筝”的特点既有对鸟、兽、虫、鱼观察的细致入微,亦有创作起来的无拘无束。当年为了创作蝙蝠风筝,宋天亨爬到房檐,趁着夜色观察飞出洞穴的蝙蝠。他拿出一个天牛风筝向大河报记者展示,翅膀可以拆卸掉便于携带,身躯部分保持着昆虫特有的弧度,腹节都历历在目,似放大版的天牛标本。说着,他拆下一幅翅膀递过来,“你摸摸,这风筝的骨架是不是像飞禽走兽的翅膀一样,从粗到细,从厚到薄?”

    “开封人管风筝叫毫,我小时候,常会老百姓在一起放毫、斗毫。”宋天亨说,有时候他们会在风筝上绑一个小铁钩,放高以后去钩别人的风筝,直到把别人的风筝钩坏,失去平衡掉下来。放龙风筝时,人们会在龙的口中放硫黄或者呲花炮,等到风筝飞到一定高度时,龙嘴里就会冒出黄烟或火光,“特别有意思”。

    人放风筝,除了娱乐之外,还有祛除晦气之意。宋天亨在小时候听爸爸说,人和动物一样,冬天处于休眠状态,变得懒惰不想动,开春万物复苏,人也要跟着舒展一下,伸伸懒腰,放放风筝,冬天积攒下来的不开心的秽气,写在风筝上,放到天空将线剪断,压力也跟着抛掉,轻轻松松开始新的一年。《红楼梦》中也有类似记载,李纨劝黛玉“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

    清明之思

    在“我”与“我们”中寻找生命的力量

    对清明节传统习俗梳理来看,除祭祖扫墓之外,禁火、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有很多已经消失。

    “清明节原来是一部生活交响乐,有很多声部,既有对先人亲人的缅怀祭奠,还有对大自然的亲近,是对幸福快乐生活追求的愿望表达。清明节是清明和寒食的融合,现实中我们更多实践的是寒食扫墓,而把清明节对大自然的亲近的原始含义淡化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高有鹏对大河报记者说,文化的魅力在于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所以清明节扫墓与踏青、放风筝、咏诗都是并融的。尤其是庞大的低头族、网虫群体,他们无一例外是对大自然的疏离,所以趁着清明节日亲近大自然更为需要,应该走到户外,放飞心情,让身心更加健康快乐。

    扫墓时的伤感、离别和愁苦,踏青时的快乐、团聚,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看来,这两种不同清明节的生活展现了“我”在不同关系中的生活记忆。无论哪一种关系,均在于关怀生命。清明节记忆内在驱动力是生命,是感念先祖赐予的生命,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寻找生命的力量,在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命的力量,在“我”与“我们”中寻找生命的力量。

    尽管清明节有着丰富习俗,但不能寄望于所有都能保留继承。“在传承中变迁是传统节日生命史的常态,人们在多种力量交织中的坚守与调适,在对一些习俗传统坚守的同时,也抛弃、拓展一些习俗,甚至重新发现和复兴一些已经衰亡了的习俗。通过这些,清明节较为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换,并借此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张勃表示,如今清明节依然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弦和脚步,为“孤独”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充满温情和敬意的人际关系。

    除了清明节习俗之外,学者余世存还从自我心灵对话的层面进行了思考。他表示,孔子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就是说,祭祀行为本身就是让人明白人应该有所节制,有所敬畏。其实,祭祖也是向祖先交答卷的时候,自己的礼数、德行、功业如何?面对祖先能否无愧于心?与此同时,清明节有极为深刻的时间规定及其意义,“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而人生或日常生活能否清明,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干净的人?就像清明节名称本身提示的境界,在清明节期间,值得我们扪心自问。

    本周刊部分内容将由《河南手机报·文化生活周刊》同步发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