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郑州中院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售假“华为”等手机配件涉案400余万元,入刑!
  • 郑州中院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售假“华为”等手机配件涉案400余万元,入刑!

    时间:2021-04-23 22:43:29  来源:大河网  作者: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段伟朵

    4月22日,郑州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0年度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并公布10起典型案例。

    案例1

    销售假“华为”等手机配件涉案400余万元,判刑!

    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期间,被告人韩某某、孟某某伙同被告人孟某、王某光、王某宽先后在郑州市管城区豫泰大厦内销售假冒“华为”“OPPO”“vivo”品牌注册商标的手机配件达667601个,销售金额共计4436088.30元。2019年3月25日,公安局民警查扣涉案假冒“华为”“OPPO”“vivo”品牌的手机配件41863个,货值达314810.90元。

    针对该案,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韩某某、孟某某等人的行为均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被告人韩某某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30万元;分别对其他被告人判处三年至八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及拘役,并处罚金共59.8万元,并对宣告缓刑的从犯适用禁止令。

    承办此案法官介绍,知名商标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利益,造假者为获得高额非法利益,销售假冒知名商标的产品,不仅构成民事侵权,销售数量达到一定金额时,其行为还构成刑事犯罪。

    本案中涉案的商标权人投入巨资进行产品研发和品牌宣传,韩某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置法律于不顾,销售假冒涉案注册商标的手机配件,涉案金额高达400余万元,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通过对主犯判处实刑并加大对其罚金刑的适用力度,以及对宣告缓刑的被告人适用禁止令等措施,不仅有效地震慑了犯罪分子,而且从经济上剥夺了犯罪分子的再犯罪能力,从而较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净化了市场销售环境。

    案例2

    不正当手段抢注“巴布豆”商标?判赔经济损失500万元

    提到巴布豆,不少“宝妈”比较熟悉。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儿童用品公司)是生产、销售童装童鞋的企业,其享有“巴布豆”等8项注册商标权利。“巴布豆”相关系列品牌已具有一定知名度,2003年至2012年连续九年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福建晋江某鞋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江某鞋服公司)的关联公司上海某公司取得涉案部分商标权利授权。授权结束后,晋江某鞋服公司和其另一关联公司某市巴布豆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某市巴布豆公司)先后注册了大量含有“BABUDOG”、“巴布狗”等元素的注册商标进行使用,后上述商标被认定系采用了不正当手段抢注商标。

    2019年6月~10月,原告某儿童用品公司在郑州市等多个地区公证购买了涉嫌侵权的童鞋后,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被告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判决某市巴布豆公司、晋江某鞋服公司赔偿经济损失500万元,并在企业名称中停止使用“巴布豆”字样,在企业网站上停止使用域名。宣判后,某市巴布豆公司提起上诉。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维持一审判决。

    承办此案法官介绍,本案是典型的“抢注商标”、“傍名牌”案件,涉及被诉商标被无效前使用行为是否认定为侵权的判定问题和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名称字号使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的注册商标,被宣告无效后,该注册商标专用权视为自始不存在。本案维护了商标权人的合法利益,对于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循环,遏制恶意抢注商标、傍名牌现象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数据3

    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2693件

    郑州知识产权综合审判庭庭长赵健良介绍,自2018年郑州知识产权法庭挂牌成立三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2693件(含港区、管城法院2019年5月后办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共审结案件12669件。当事人诉请保护的知识产权类型涵盖了玩具、衣服、食品、医药、通信、机械、农业等诸多与群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领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