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帕金森病已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 智能机器人可为患者“精准治疗”
  • 帕金森病已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 智能机器人可为患者“精准治疗”

    时间:2017-04-12 00:09:00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新华社武汉4月11日电(记者徐海波)2017年是帕金森病发现200周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的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常见的是手抖,进而累及对侧肢体,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第三杀手”,帕金森病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且有年轻化趋势。

        “手抖听起来没那么致命,但全球数以千万计帕金森患者每天都面临着煎熬,手部震颤使得基本的身体机能丧失,连简单的正常用餐都成为奢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孙圣刚说,据业内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近300万帕金森患者。

        更令帕金森患者担心的是,目前还没有方法可根本上治疗帕金森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毛善平表示,导致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补充多巴胺等药物治疗方式成为当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手段。

        随着机器人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借助智能辅助机械直接矫正抖动姿态成为新的治疗思路。2016年,由华中科技大学、日本神户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生产的睿餐智能防抖勺,成为继谷歌之后全球第二家涉及此领域的产品。

        “这把餐勺通过传感器捕捉运动姿态,其实就是一个小型机器人。”长期从事控制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赵金教授全程参与了睿餐的研发,他介绍说,睿餐智能防抖勺通过智能识别和主动抵消手部颤抖,帮助震颤病人进食的防抖。不管帕金森病患者手怎么抖动,餐勺内高速伺服控制系统都能实时矫正,让勺面始终水平,辅助患者正常进食。

        这把餐勺还是一个数据采集器。其内置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可供临床使用,医生据此分析患者用药前后上肢的可量化反应数据,实现精准医疗。

    (责任编辑:陈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新华社。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